“鹊华烟雨”今何在 大明湖畔柳依依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山东省滨州市最具社会责任感微信公众号句点论策作品

济南大明湖扩建,重修了鹊华桥。站在桥上,但见湖畔绿柳拂水,湖中石桥座座,画舫穿梭,超然楼倒映湖中,如梦如幻。可许多游人不知道,以前在鹊华桥上可观济南著名的八景之一“鹊华烟雨”。现在的高楼大厦,飞速发展,已将“鹊华烟雨”胜景永远定格在遥远的记忆中,我们只能通过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和乾隆皇帝与鹊华桥的感人故事来遥想她山水相宜、迷濛叆叇的美丽动人了……

鹊华烟雨


北宋时期,今济南大明湖公园南门口有一桥,此桥连接起大明湖和百花洲,名百花桥,也叫白雪桥,元朝改名为鹊华桥。桥为单孔石拱桥,高约3米。明代重建,清嘉庆二年(1797)及道光五年(1825)又重修。当时,游人如在烟波缥缈、细雨迷濛之时,站在桥顶向北眺望,近处明湖荷柳争辉,画舫往来;远处青山披翠,西有鹊山侧卧,东有华山耸立,二山遥遥相对。田野平畴,房屋茅舍,朦胧隐现于烟雨之中,景色异常美丽。古人称此为“鹊华烟雨”。旧时游大明湖者,大都要到桥上浏览一番。

鹊华桥


华山,又名华不注,位于济南东北郊。它北接黄河,南望泰山,海拔197米。跟其他山不同,它从黄河岸边的平原上平地突起,旁无附依,葱茏孤高,一柱擎天,异常雄奇壮观。伏琛《三齐记》上说:“言此山孤秀,如花跗之注入水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对它作了精彩描述:“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唐代大诗人李白第一次到济南时,也登过华不注山,并挥笔写下“兹山何俊秀,绿翠如芙蓉”的赞美诗句。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对华不注更是情有独钟,他曾在《新济南记》中写道:

南京钟山紫金峰,北京翠微山、煤山,扬州的七星山,苏州的横山……然山水之美皆不如华不注也。

华不注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文化底蕴丰厚,有很多历史故事。春秋时期,齐顷公为逗母亲开心,羞辱各国使节,因而与晋、鲁、卫、曹四国发生争战。战斗在济南北郊的北马鞍山一带展开,齐军不抵,节节败退,一直退到华不注山脚下。乘战车奔逃的齐顷公狼狈不堪,被晋兵追得绕华不注山转了三圈。眼看就要被追上了,同车陪侍的齐大夫迅速与他交换了衣服和位子,齐顷公借取水之机逃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顷公“三周华不注”,鹊山位于济南北郊的黄河北岸,与峻伟孤高的华山相比,它偏重于朴诚守拙,不事张扬,但它同样有奇特之处。

一奇,鹊多。每到七八月间,四面八方的喜鹊,纷纷飞来鹊山,翔集于林枝,欢唱于山谷,形成一道景观,此山因此得名。这么多喜鹊钟情此山,古人很是好奇。明代诗人王象春写诗道:“万岫千岩济水蟠,如屏孤逗出河于。秋高乌鹊集何事,霄汉空疑斗女寒”。

二奇,石怪。古书上说:“鹊山无主峰,远望如翠屏”。山上各种形状的大石罗列横陈,嶙峋斑驳。有的突兀矗立,有的凌空对峙,有的摇摇欲坠,有的悬空欲飞……山下原有钟、鼓二石,以石击之,会发出清越的钟鼓之声,远扬数里,“樵夫牧儿争往击之”。 明代诗人刘敕在诗中赞美说:“西北开青嶂,无峰山自奇”。用“无峰山自奇”来概括鹊山的特点,可谓一语中的。

鹊华烟雨(赵孟頫)


元朝大书法家、画家赵孟頫根据“鹊华烟雨”景观,描绘成传世杰作《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早年以父荫补官,任真州司参军。宋灭亡后,回家闲居,“益自力于学”,声闻乡里。元二十三年被引荐进京,历任同知济南总管府事,江浙行省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封魏国公,能诗文、擅丹青、工书法。元贞元年,赵孟頫回到故乡浙江后,常与著名诗人周密交往。周密祖籍济南,靖康之变后,其曾祖随高宗南渡。周密生于吴兴,从未到过济南,但他牢记父亲的训导,居吴思齐。在其著作《齐东野语》中,他署名“历山周密公谨”,又自号“华不注山人”,可见对祖地的思念。当他听赵孟頫谈及济南山水之胜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赵孟頫绘制《鹊华秋色图》相赠。

画中呈现一片辽阔的沼泽地,极目远眺,一望平阔,矗立着两座山,右方尖峰突起,高峭的是华不注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两山之间各种树木错落有致,远处一排杉树,郁郁葱葱中稍见叶子渐红渐黄,秋的脚步正悄然而来。岸上茅屋数间,山羊啮食。湖中扁舟数叶,渔翁撑篙,敲水赶鱼,正待撒网。远山近水,色彩交融,可谓“青山隐隐水迢迢,故乡迷濛入梦来”。

《鹊华秋色图》凭借高超的画技、奇特的构思,慰藉了多少像周密一样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因而成为传世杰作。

鹊华烟雨(木刻)


《鹊华秋色图》在元、明两朝一直收藏于民间,到了清朝,这幅古画被收入皇宫,成了乾隆皇帝的心爱之宝,乾隆亲笔“鹊华秋色”题写于引首,并题跋九则,钤印众多。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东巡至济,曾游览大明湖。他登上鹊华桥,观赏眼前如画景色,忽然又想起宫中珍藏的《鹊华秋色图》,便立马派人去取。画幅取来后,他对画观景,看景品画,兴致大发,写下了《题鹊华桥三首》:

长笛数里亘双湖,

夹镜波光入画图。

望见鹊华山色好,

石桥名亦与凡殊。

大明岂是银河畔,

何事居然架鹊桥?

秋月春风初较量,

白榆应让柳千条。

榆烟杏火接空丁,

稳度芳堤饮练虹。

李杜诗情天水画,

都教神会片帆中。

乾隆站在桥头之上,面对着鹊华烟雨的美景,浮想联翩,由鹊华桥联想到传说中的银河、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发出了“还是人间大明湖更美好”的感叹。他写完此诗不久皇后去世,乾隆自认为是写此诗招来的不祥,应了牛郎、织女相分离的传说。三年后,他又驾临济南时,再也不肯登鹊华桥了,并写下一首悲切凄婉的诗:

大明湖已是银河,

鹊架桥成不再过。

付尔东风两行泪,

为添北渚几分波。

大明湖畔柳依依


但那只是事有凑巧,不仅没有使鹊华烟雨的美丽减色,倒是更为她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感人色彩,让人更加怀念和向往。如今,大明湖扩建后,鹊华桥凌波而起,河畔垂柳依依,画舫穿梭,可人工无论如何雕琢,也不能再现鹊华烟雨的人间仙境了,今人只有通过画幅、木雕等想象她的绝世美丽了。   

(除古画来自网络外,其余均由作者拍摄)

作者:李迎春,笔名琳一、田雨,。、诗歌、散文多篇。

李迎春女士作品欣赏

  石榴花下的爱情

欢迎关注

山东省滨州市最具社会责任感微信公众号

——句点论策——

(jdlc2016)

投稿信箱:lgm5161@163.com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