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微生物农药应用研究独特领域的辉煌空间——为仙去的黄湘云老师而写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黄湘云老师是江苏省农科院系统著名研究员戴承镛先生工作与生活上的忠贞伴侣,他俩同为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微生物应用研究的创始人。作为他们的追随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基于植物保护技术拓展的眼光,也是对他俩的崇敬,我由植物保护研究室转入微生物研究室,直到20094月退休。20161210日晚,扬州的邻居发短信来,说黄老师已不幸去世并已火化,我大为震惊。因我远在昆山(20125月起已从扬州迁居至止),不知实情,第二天上午,我打电话给现任生物农药研究室主任徐健,才得知黄老是128日晚6时许,不幸死于肾衰竭。这明明是长期劳累过度呀!黄老师是上海人,戴老师是浙江温州人,他俩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农科所,一直忙于微生物应用事业,而完全顾及不到子女的读书求学与工作。退休后戴老师仍一直进行着他挚爱的微生物应用事业,还请扬州大学的老师协助研究,前几年就获得了一项用于猪、牛等大型养殖场的微生物除臭剂专利。今年“五一”和“十一”我和老伴回扬州看望二老时,84岁已身患脑中风残疾的戴老师还在为已通过中试的这项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无着落而发愁。那时,黄老师虽然自已身体也已不佳,作为八十多岁的老人,她仍旧日夜照应自已的老伴,以及操持全家的日常生活。如今黄老师不幸撒手人寰,丢下了她心爱的病体缠身的先生和无固定工作的二儿子,呜呼哀哉!相信有关单位和部门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另外,戴老师,我想对你说,黄老师没有死!她仍在你的身边,你要继续坚強起来,像克服工作中的困难那样,保养好身体,战胜疾病,坚信明天会更好!

 

黄老师的逝世,果真象征着一代人的谢幕吗?这让我深深地陷入沉思。


一、追忆


199110月我从植保研究室来到戴、黄二老的微生物应用研究室。记得没多久,199111,我就和黄老师一道去武汉,参加国家Bt制剂八五重大攻关项目协作组会议,还留下了一幅诊贵的照片(图1)。


1  国家Bt制剂八五重大攻关项目会议人员合影(右起第六人为黄湘云老师)

 

我们的生物农药研究,除了必要的实验室外,还建有扬州生物实验厂可供从事研究工作,戴老师既是室主任也是厂长。扬州生物实验厂前身是土肥厂。这个土肥厂有着不平凡的来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扬州地区农业上的重头戏是里下河地区的沤田改旱地,如果单纯的沤改旱,倒也不难,难就难在沤改旱之后能让粮食丰产增收。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经调査研究后,戴、黄二人决定从改良土壤开始。受江南农田有种植紫云英等绿肥习掼的启发,就引种紫云英到里下河沤改旱地区,开始时引种过来的紫云英长势并不理想。通过研究,他们发现问题出在与紫云英共生的根瘤菌上,是根瘤菌不适应当地的地理和小气候环境。于是,黄老师重点负责进行根瘤菌菌种的筛选与培育工作,一举成功后,戴老师立刻在兴化进行了大面积应用示范。后来,扬州地区领导亲临示范现场, 发现凡用新根瘤菌接种的紫云英, 不但紫云英绿肥长得好, 而且稻、麦两季的作物产量都比原先的明显提高。地区领导十分高兴,决定由戴老师挂帅,让紫云英的种植在高邮、宝应、兴化的里下河腹地沤改旱地区全面推广。为了满足根瘤菌菌种的供应,而兴办了土肥厂。因此,这土肥厂的历史也是戴、黄二老最初的创业史。


再看扬州生物实验厂,它的来历也不简单。我国的农业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期是属于比较薄弱的时期,无论是在农作物布局结构上,还是农业生产设施,包括农田水利建设方面,都属于较简单、粗放型的,既不能满足农业增产增收发展的需要,也极不利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生态制约的形成。譬如,当时扬州地区还很少种植双季稻,农作物多以稻、麦两熟为主,造成水稻三化螟等害虫几乎每年发生;加上在它发生为害期间,由于田间水利排灌条件限制,不能及时让灌溉水即灌即排,使多余的水大量滞留田间,农田小气候中湿度增大;再加上有时氮素肥料施用不当,极有利于三化螟的加重发生为害。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扬州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是比较严重的,造成防治工作十分棘手,防治难以奏效。其主要原因:一是农药来源不多;二是农药产品剂型不理想,效果差,人员易中毒,农民使用有顾虑。针对这些情况,戴、黄二老及时翻阅国内外资料,寻找对策,并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最后选定从死虫体內分离培养“青虫菌”杀虫剂的方案。因其在生产实践中使用有效,可以缓解当时防治局面,所以开始在“土肥厂”又批量生产出“青虫菌”生物杀虫剂。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逐步好转,以及不断对外开放,我国农业的技术经济已经渐入佳境。戴、黄二老本来就有过人的经济技术头脑,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他俩辛勤工作的步伐愈发不可收,又先后研发成功了用于卫生灭蚊的菌种选育和剂型,并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研制出了用于防治蔬菜等农作物害虫的“青虫灵”Bt生物杀虫剂,在此基础上,“扬州生物实验厂”应运而生。在戴、黄二老的主持下,主要生产两个主推产品:“灭蚊幼”H14 Bt卫生生物灭蚊剂和“青虫灵”Bt农业生物杀虫剂。当时,两产品均以销往深圳为主,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当时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外客商来往密集,;二是因为运往香港的蔬菜基地在深圳,保证这些蔬菜的绿色无公害亦是当务之急。戴、黄俩人,抓住商机,保质保量地生产供应青虫灵,既满足了当地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这两个产品后来向内地推广应用打下了重要基础。“青虫灵”Bt农业生物杀虫剂产品曾经被来访的美国孟山都公司的Bt专家赞叹为“从一堆破铜烂铁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精品”。该公司派专家来原本是想收购扬州生物实验厂的,一看我们的条件太差,结果没谈成,但临走拿了一小袋“青虫灵”粉剂产品,回国进行产品貭量检测,不久来信说了上述那句话。(扬州生物实验厂现已演变为扬州生物化学实验厂)


通过以上所述,不难看出两位前辈在智力、心力和体力上的过人的付出。其中,作为女性的黄老师,既主持实验室菌种选育等工作,同时也是产品研发的主要人员,还负责实验厂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关,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二、追随

 

作为我个人,之所以会成为戴、黄二老的追随者,也不是偶然的,那是因为在我们之间有许多共通之处。比如在处世态度上,我从来不喜欢平平庸庸。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扬州地区行署农业局植保科,但我特别喜欢下乡蹲点,接触实际问题。结婚后,我主动要求改调到爱人的单位扬州地区农科所。到农科所后,我特别喜欢做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来没有想要做官发财的思想,脑子里只有一根筋——多做实事。开始时,植保研究室主任兼昆虫组组长褚柏要我跟着他搞了一段时间的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后来植病组组长李志正劝我去植病组,说他们参加了江苏省水稻白叶枯病攻关组的项目,事情多,人手不够用,结果我被他说动了,就跟着他到了植病组,在植病组一干就是10年。回首这10年,感觉时间飞逝,在这10年里我开展了许多感兴趣的工作,如进行水稻白叶枯的发生发展规律与水稻品种抗白叶枯病方面研究,还有大、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品种抗病性方面的课题研究,而且还进行过杀菌剂的复配筛选,植保研究室在生产销售中,多年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产品就跟我当年筛选的配方有关。每年植物病理学学会召开年会,征集论文,除了集体署名的外,我都要有1~3篇个人排名在首的论文(摘要)。在植病组里我总是争分夺秒,不放弃每个有意义兴趣点的研究。在植保研究室的10年,我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和扬州市及省农科院的科技奖项3个。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绿色农业概念的提出, 我的心又自然飞到了微生物应用研究室。在这里我作为学生和戴、黄二老共同工作了约5~6年。通过现在的回想和总结发现,在微生物应用研究室与在植保研究室工作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后者是以单项技术的研究为主,而前者则是以多种技术的整合研究为主。我有幸能够在二老的研究室内,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这种在国内地区级农科所少见的工作和研究方法。这段时期的学习,通过耳濡目染以及大量的室內和田间的实践,为我在1995年申请和1996~2000年主持研究江苏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由我主持研究的成果“Bt与氟铃脲复配剂研制与应用”,2000年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的鉴定,所研制的新产品后来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负责转让给了扬州一农药厂。


2001年,我开始协助年轻的研究室主任完成“十五”和“十一五”时期的科研工作,直至20094月退休。这段时间对于我的职业生涯更加宝贵,开始了一些新课题的研究和项关。我曾经与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沈晋良教授联系,想把一个项目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但没成功。但我并未放弃,又把这项研究内容作了重新思考,并将浓缩后的研究内容付诸实施,与当时所从事的科研任务交叉进行。可喜的是这项在我心目中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已于2007年通过论文的形式在农药学学报第9卷第4期发表,论文题目为“Bt与乙酰甲胺磷混配药效之时间动力強度”。


三、畅想


工作了一辈子,接触过的事情和兴趣点特别多,但我觉得感情最深,且永远忘却不掉的还是微生物农药应用,戴、黄二老的那种为国、为民、为社会的执著之情,已经让我的工作,并将继续让我今后的生活受益。

 

大千世界,各行各业各种科学领域,都存在着无数的次生领域,不同的人、不同的乃至不同的国家都可选择属于自己的独特(次生)领域,只要有一颗为国、为民、为社会的奉献之心,定能取得成功。戴、黄二老就是这样的成功范例,造就了微生物农业应用研究独特领域的辉煌空间。

 

, 文艺创新、行政创新、科技创新等,,如军事工作创新就是他的大手笔之一。提到创新,也许有人并不知道究竟怎样才能创新?就我理解,所有创新,都是整合的结果,多种知识的整合、多种技术的整合、多种信息的整合,等等。已故歌唱家王洛宾的现代民歌创新方法,就可以归纳为以下模式:“国外科学唱法+当地经典民歌词曲,通过整合,最后成为经典的现代民歌,如”达坂城的姑娘“和”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由此可知,要想创新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扩大知识面,了解相关的各种技术,了解并掌握有关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等等。创新必须要有学习的习惯、学习的头脑、和学习的钻劲。如果不俱备这些素养,要想创新是比登天还难的。比如,阅读我上述发表的论文时,如果不是有心人,一定会看得云里雾里,或者并不能从试验结果中进一步解读到其它隐含的更多信息,也更不会知道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哪些更有价值的工作,使其成为自身工作的参考。

 

黄老师、戴老师,他们所创造的辉煌业绩都是创新的结果,整合的结果,都是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的结果。

 

以上通过共同祭悼黄老师和追忆她和她的爱人共创的辉煌业绩,以及通过她们的追随者——本人亲身经历的回忆和总结,我想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更好地去追寻中国梦,使我们国家尽快实现全面小康,让人民更加幸福,让国家更加富强,从而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告慰黄老师的在天之灵。


作者为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农药市场信息》杂志第3期)

更多新闻






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longguomami

让沟通更便捷!

更可以索取《农药市场信息》杂志一睹为快!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