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姑娘辞去高大上工作回乡卖"多肉"!这个"淘宝村"里故事真是多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摘要: 自从江苏现代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一批批优秀典型案例涌现出来,农民运用“互联网+”致富在全省各市遍地开花,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互联网、信息进村入户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近日,交汇点记者赴宿迁、泰州、扬州、苏州、无锡五地,寻找我省“互联网+”农业优秀实践案例和新农民创业成果。9月22日,交汇点记者首先来到宿迁市沭阳县颜集镇的“淘宝村”,考察沭阳县花木特色产业,感受农产品电子商务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9月22日上午,在颜集镇堰下村,胡道诸正在仓库打包多肉植物准备发货。2年前,胡道诸看到家乡的花木产业蒸蒸日上,身边不少认识的人都开起了网店,也赚了不少钱,于是胡道诸放弃在上海经营的绿化和苗木生意,专心致志回到老家颜集镇开始做京东网店。

由于学历不高,胡道诸遇到很多困难,照片不会拍,宝贝图片不会处理,销路打不开,开店整整一个月都没什么生意,心急的胡道诸便开始虚心向身边的人学习如何制作网店和销售。

目前,胡道诸的“陆地绿植官方旗舰店”已经做出了规模,主要经营多肉类和绿萝等绿色植物,每天平均订单达到200多单,旺季时能达到300多单,以一株销售价5元的多肉植物为例,除去种植和人工成本能赚2元左右,截至今年9月,胡道诸店铺的总收入已超过40万元。

“在家种绿植,不仅时间上自由,生活也很惬意,收入也高,比在上海打工不知要好多少倍!”胡道诸开心地说。未来,胡道诸打算把经营重点放在高端绿植系列,准备重新设计绿植说明书和包装壳,让客户在买东西时感到享受。交汇点记者了解到,胡道诸的妻子在淘宝上也开了一个店,专营干花类产品,一天也有七、八百的收入,夫妻俩一人一个店铺,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在颜集镇,开网店致富的家庭数不胜数,有的家庭更是父女齐上阵,共同经营。94年出生的堰下村村民姜玲高中毕业后在南京的高尔夫球场当球童,身在高大上的场所上班,拿着每月5000元的薪水,姜玲觉得家乡的花卉种植很土,赚不到大钱。
今年3月,姜玲看到同龄小伙伴都开起了网店,有的甚至还做起了微商,每天都在朋友圈晒收款的截图。这时的姜玲坐不住了,决定回家帮助父亲一同开网店。由于父亲年龄大了很多电脑操作都不懂,所以姜玲一人全揽拍照、存宝贝、客服、打包快递,现在每天的平均订单在200多个,短短6个月收入达到15万元,比当高尔夫球童时要多得多,姜玲也成为了一名94后老板娘,让她以前的同学都羡慕不已。
交汇点记者在村里探访时遇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少村民房子旁的电线杆上挂着喇叭,有的电线杆上还挂了7、8个喇叭。沭阳县宣传部部务委员乔德素告诉记者,堰下村里每家接到订单需求苗木其实都是大喇叭直接播出,村民即时收听,十分方便。数百个大喇叭随处可见,也是村里花乡大地的独特风景,堰下村里的村民曾这样描述“喇叭一响,黄金万两”!
交汇点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堰下村多次获得“全国淘宝村”荣誉称号,互联网的发展让堰下村的花木卖到全国各地,堰下村的人们发家致富了,口袋变鼓了。其实,堰下村的繁荣只是沭阳县20多个“淘宝村”历年发展的缩影,借势“互联网+”,沭阳人以花卉产业致富也赋予了“花开富贵”这个成语新时代的意义。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记者:张宣

编辑:王梦然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