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相信吗?王安石年轻的时候竟然是……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上游教育

「知识新概念 快乐学文科 」

一周时政 | 历史常青 | 文学趣谈 | 日曝成语 | 教育资讯


文学趣谈——王安石(一)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国古代最具争议的改革家,可能没有之一。


(一)倔强青年

公元1021年,也就是当时的宋真宗天禧五年,。

这个不大不小的官员怎么也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个七分之一,居然在几十年后,让整个北宋王朝都感受到了震动。

长在北宋的官宦之家,王安石的童年时光过得一直很不错,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而且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深受长辈的喜爱。

对于这个少年来说,唯一比较不稳定的,就是要跟着宦游各地的父亲,隔几年就换个居住地,不过也是因为如此,少年王安石才有机会接触到了和上层官宦社会不同的民间现状。

也许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想要成为一个要改变天下的人。

公元1037年,十六岁的王安石跟着父亲来到了北宋首都汴梁,在京师遇到了一样随父入京,只比自己大两岁的曾巩。这两个出身相近,而且都富有才情的人玩在一起,很快就结成了好朋友。

曾巩在父亲的引荐下,来到了当时还在汴京城内的欧阳修家里,后者很欣赏前者的谈吐。这个时候,这个年轻人没有忘记自己刚认识的朋友,就向前辈推荐了王安石的诗文。欧阳修看了之后大加赞赏,而王安石这个名字,也在他的心里面留下了位置。

北宋的文人墨客,但凡有点进取心的,基本上都参加了科举考试,而作为官多代的王安石也免不了这场考验。

公元1042年,二十岁出头的王安石通过了科举考试,还差点当上了状元,可是因为一句话,他错失了这个荣誉。

在主考官的初审中,王安石位列第一,但这只是一个暂时的排名,最后的结果还需要皇上定夺。

但事情就坏在这里了,王安石的考卷里面用到了《尚书》里面的一个典故,叫做“孺子其朋”。这个典故说的是周公辅佐周成王的时候,曾经教导侄子要把大臣当做朋友,诚心诚意地和他们相处。

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看了这个典故之后,心里面就不是太开心,觉得这个考生确实有才华的人,但是口气太大,不适合当状元。而初审的第二、第三名又是规定不能成为状元的在职考生,主考官就把王安石的位置和原来第四名的杨寘换了一下,这样王安石只能屈居第四。

但是对于王安石来说,这第四名和第一名的区别,并没有我们看得那么大,反正都是进士了,总是能当官的,起码养家糊口是没什么问题了。

而这种不计较个人名誉的心态,也让他在后来的人生里面经历了各种言语诽谤,都没有想过要退缩。

考中了进士的王安石很快被委任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官职:签书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公事。

这个官职很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扬州市政府办公厅的文字秘书,基本上就是一个辅助长官办事的小科员。

本来这个官职也就是给北宋的新任公务员们设定的,目的是为了让新人们跟着前辈锻炼锻炼,认识一下政府行政部门究竟是怎么运行的,一般相安无事几年也就过去了。

但是王安石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不修边幅,甚至是有点不讲卫生。偏偏这样一个人又非常喜欢学习,下了班回到自己的住所,吃完晚饭没事干就在那里看书,经常一看就是到半夜,困了倒头就睡。但是宋代可没有这么方便的闹钟,王安石经常睡到忘了时间,到醒来就冲冲忙忙去上班了,也顾不上换个衣服洗个脸什么的,经常邋里邋遢的样子出现在官府里面。

当时扬州知府是韩琦,这是一个在当时和范仲淹齐名的名臣,他比较注重仪表,看着属下这个样子,以为这小年轻晚上光顾着瞎寻欢作乐,连仪态都不顾上了。偏偏王安石这人倔强而不在乎名声,也不愿意好好解释,只是说“韩公不能知我”。直到后来,韩琦才通过王安石的文章,知道这人是刻苦读书,有真才实学的。

另一方面,王安石二十岁出头,对刚参加的工作充满热情,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很喜欢引经据典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韩琦觉得,这人虽然有才华,但是真的要为官做事却远远不足,就一直没有给这个部下太多重要的工作。

工作上没有太大的成绩,这个时候的王安石却写出了一篇充满了教育意义的文章——《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金溪这个地方有个人叫做方仲永,他们家世代都是农民。方仲永五岁的时候,还没有见过书写用的工具,忽然有一天就哭着说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但是自己家里也没有这些,就找旁边的邻居借了过来给儿子。方仲永当即就写了四句诗,而且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这首诗的意思大致是讲赡养父母,团结宗族,家里人把它传给了整个乡的秀才看。

从此以后,指着东西让方仲永作诗,他都能立刻作出来,无论是文采还是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县里面的人感到很惊奇,慢慢地都以对他父亲像宾客一样,甚至有人用钱来求他写诗。他的父亲觉得这是一笔不错的生意,就带着儿子到处去拜谒,却没有让他好好上学。

我(王安石)听说了这件事一段时间了,在明道年间,我跟着先父回家,在舅舅家里面看到了方仲永,那个时候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让他作首诗来看看,那就已经不像是之前说的那么厉害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去舅舅家里作客,问起这个人,得到的回答是:“他已经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

王子(王安石自称)说:方仲永的聪慧,是从上天得来的。这样的天赋要比一般的人要高得多。他最后和普通人差不多,是因为后天受到的教育不够。天赋这么好的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成为了普通的人。那些没有天赋,又不好好学习的人,难道还能成为普通人吗?

这是一篇很多人在初中的时候就学过的文章,那个时候老师告诉大家的,应该就是要好好学习,不然就算是天才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而这个时候的王安石,写下这篇文章,估计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自己哪怕已经进士及第,也要继续坚持学习,否则自己的人生也就止步于此了。

更何况,现在在工作上,他还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东西。

就这样,在这个基层岗位上工作了几年之后,王安石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宋朝有个规矩,进士考试中获得靠前名次的甲科进士,在地方任满一届之后就可以参加一个选拨考试,入围者可以进入馆阁。馆阁这个地方的工作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工资待遇也不必比的地方优厚,但是确实历来出丞相枢密使这种高官的地方,大有高级人才训练营的作用。对于为官之人来说,这是梦寐以求的地方,所以说,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但王安石不要。

他不是没抓住,是直接就不想要。

朝廷一看,以为王安石大概是觉得自己太年轻,还想要在基层多磨练磨练,没关系,下次再来呗,于是就任命他为鄞县县令,让他尝尝基层一把手的滋味。

王安石收拾收拾就到了浙江鄞县,刚来到这里,他就着手建设县里面的水利建设。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工作,这个县令亲自上阵,在十来天的时间里面走了十四个乡,一为考察当地的地势,二为劝说老百姓一起动手挖水渠。

水渠挖好了,大家就好好种地吧。可是这个时候王安石发现,有些收成不好的年岁里面,农民只能借高利贷度日,一年又一年,日子越过越苦,最后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他就用官府的名义将粮仓里面的粮食借给农民度过难关,保证他们在明年可以继续耕作,改善生活。

可以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面,这个年轻人没有辜负老百姓的期盼,交出了一份让人大致满意的答卷。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几年时间过去,一个任期又完结了。

下期预告:朝廷究竟用什么办法,把王安石的心给留在了京城。



(笔者案:本文为漫话作品,并非完全历史事件还原,有戏说夸张成分,欢迎大家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提供意见与建议。) 


唔~上游君组了微信群和QQ群,听说群里在讨论题目,你还不赶快进来围观?

学生党来这里

请各位童鞋先加MISS S微信,备注好“地区-年级-昵称”(如“深圳-高二-小明”),待MISS S通过后拉你进群



家长们来这里

请各位家长先加MISS S微信,备注好“地区-昵称”(如“深圳-小明妈妈”),待MISS S通过后拉你进群



❤各位同学们,有任何问题(关于情绪的、学习的、开心的、迷茫的)可以在上游学文科公众号留言,或者在微博@上游教育 问上游君,上游君乐意给你解答❤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