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谚语大道理 |不是近震甭着急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不是近震甭着急

大道理

地震断层的构造是线状延伸的。当断层的某点释放掉积蓄的能量,降低了高应力背景值之后,构造应力的集中点便会迅即转移到断层两端,继续激发出一些小的破裂,直到完成最终的整体平衡。




对地震,社会有种普遍的恐惧感:不管大小,一旦有震感就要跑。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严重的误解。

实际上,地震的应急处理,只适用于近震,不应该泛用于远震。跑不跑的关键在于地震的远近,并不取决于人员震感的大小强弱。

地震完全不同于泥石流、火山、台风、洪水等等地点局部的自然灾害,它的独特性在于:破坏的是极震区,波及的是整个地球。其原因在于地震有地震波,地震波能够传播,传播的距离又能够很远很远。于是,远在他乡的与危险毫不沾边的人也会有震感,有一些甚至会相当强烈和广泛。受到波及影响的居民显然不需要采取任何地震应急措施。因此地震时刻需不需要躲避,不取决于地震的大小,而在于远近。近者属于危险区,即使地震小,也要应急和防范,因为后边可能还有更大的;远者属于影响区,即使地震大,也不用管。这是一个基本的地震常识。

1984 年5 月21 日23 时58 分长江口外南黄海发生6.2 级地震,距陆地最近处20 公里,只有如东县沿海的一个约2 公里×5 公里的很小地段可划为Ⅵ度烈度区,当地只有少数几个房间掉砖、开裂和掉瓦,6 根6 米高的靠石灰做简单粘结的砖砌烟囱折断,没有造成任何人畜的直接伤亡,属于一次破坏性很轻的地震。地震虽然在海里,但低频的面波传播到大陆上,在北至山东临沂、南至浙江温州、西至安徽合肥的大约500 公里的范围内群众普遍有感。这种震感是以非常缓慢的摇晃为主,既无地声的轰鸣,又无急促的颤抖颠动,也没有伴随而至的动物惊恐狂叫……,震感的强烈程度也不严重,具有典型的远震特征。上海的震中距已经在135 公里之外,当地的震感强度还抵不上2008 年汶川地震时的重庆。遗憾的是,地震科普教育不够,公众缺乏地震经验,发震时刻恰值子夜。在上海、南通、南京、扬州、无锡、镇江等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有500 多人惊慌跳楼,上海18 起,南通70 多起,受伤人数263 人,重伤54人。扬州师范、苏州大学、常州铁路机械学校等的学生集体跳楼,仅同济大学就有125 名学生因跳楼致伤。慌乱中有近10 人因惊恐和紧张而猝死,其中有一名高血压妇女和4 名心脑血管病人。还出现了人口密集场所的拥挤践踏、碰伤和跌伤。震后的谣传又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恐慌的人们开始外逃,个别地方的警车声、楼板响动也都引起了意外事故的发生……。这种“一遇地震就要跑,错把远震当近震”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2008 年5 月12 日的汶川特大8级地震,人员有感的距离已经达到3000 公里左右,十几亿的人口有震感(图44-1)。如此广大地域的人员难道都需要奔逃户外吗?显然不需要。因为有破坏和危险的区域只限于300 ~ 400 余公里的极震区内,广大波及区域的人员即使有感、哪怕强烈也不应混同震中区。



图44-1 汶川地震的有震感的粗估分布图



总之,遇有震感,先作判断,搞清远近是关键。

远震以“缓慢摇晃,没有声响”为基本特征。或者说只要符合“震感舒缓、头眩目晕、吊灯慢摇、高层明显、一楼无察觉”当中的一两个特征,必为远震(图44-2a)。震中距大体在二三百公里以外,原地待着不必跑。




图44-2 合理地判断地震的远近

(a)远震特点; ( b)近震特点



近震则以“震感急促、上下颤抖、伴有声音、门窗哆嗦、动物乱叫”等为

特征(图44-2b),有时也会同时出现持续的摇晃和破裂响声等,即使震感轻微,但高频为主,多数属于百公里内的近震。只能取“先到户外,再去理论”的态度。如果来不及,应该“就近躲避”。“就近”的含义一般指3 米之内的范围,剧烈的震摇不会给任何人以再多的余地,想跑远也做不到。近震的应急问题比较复杂,以下各节会集中讨论这个专题。


(本文来源:中国地震信息网网站、 《小谚语 大道理》武玉霞著)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