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没点血海深仇,你都不好意思当主角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今天萌君来跟你聊一个万年老梗——复仇


这个梗在各类小说电影电视剧里出现的频率,可能仅次于咳嗽必见血和车祸必失忆。身为一个主角,你必须有点血海深仇,要么全家被杀,要么祖国被灭,要么蒙受不白之冤……


当然,有的时候复仇的动机也会莫名其妙,比如“我不信我不听,我爸就是你害死的”“要不是因为你不爱她,她就不会”“如果不是你使坏,我怎么可能这么多年都得不到晋升”。

 

Anyway,动机什么的不重要。只要把“复仇”这张牌打出来,后面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剧情就都能说通了。

 

以下萌君随手举几个栗子,保证你个个都熟。


《琅琊榜》

 赫赫帅府惨遭灭门,运筹帷幄沉冤昭雪


《重生之名流巨星》

三流明星遭人设计,整容归来完美逆袭


《锦绣未央》

亡国公主颠沛流离,爱情滋养变身贤后


《妻子的诱惑》

丈夫闺蜜残酷背叛,


《人鱼小姐》

狠心父亲抛妻弃女,女儿长大步步为营


《杀死比尔》

,冷艳杀手重出江湖


哦对了,还一个组团来的。

《复仇者联盟》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各类故事中看到复仇的桥段,然而很少思考复仇这个老梗背后的东西。比如,为什么这个梗老成这样,大家还是愿意写愿意看。

 

让我们先来看看专业理论版本的论述。


乔治·波尔蒂是一位19世纪法国作家,他根据歌德定义的列表(歌德主张这份列表起源于意大利人卡洛·戈齐,1720-1806)描述了36种常现于大量故事中的场景。“复仇”这一主题高居第三位。以下是具体描述:


对罪行的复仇

描述

要素:复仇者、罪犯


概要:复仇者向罪犯曾经的罪行实施报复。


变体

A

向弑杀双亲或先祖者复仇
 向弑杀子嗣或后辈者复仇
 为子嗣受辱而复仇
 向弑杀丈夫或妻子者复仇
 为妻子受辱或险些受辱而复仇
 为被杀害的情人复仇
 为受害的友人复仇
 为被诱骗的姐妹复仇


B

为故意伤害或毁坏而复仇
 向离开期间的掠夺复仇
 为诬告而复仇
 因违背协议而复仇
 为被抢走的私有物而复仇
 为整体中某个人的欺骗而复仇


C

对罪犯的专业追捕


论述

报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见话题,不过对预防犯罪再度发生这个目的而言,其影响在大多时候微乎其微。“复仇”,甚至更甚于与其及其相似的“报复”,为了使已经在某些方面受到伤害的人获得补偿,并可能是于盛怒之下做出行动,有时极具争议地比原本的犯罪更加恶劣。


在一个故事中看见复仇,给我们提供了间接的发泄,允许我们无害地抒发在其他方面可能给我们造成麻烦的怨气。看到反派被惩处给我们公义感的满足并确认正义将永远得到伸张。


复仇为什么好用?简言之就是:它满足了一个好故事需要的所有要素。


首先,复仇所具有的冲突矛盾是最绝对的、最极致的。好故事得有冲突吧,有冲突才有戏。试想,还有什么冲突能比复仇更激烈、更彻底、更有感染力?

 

其次,复仇主题的兼容性很好。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主题并行,还可以被嵌套进其他主题作背景,。

 

再次,复仇主题下,无论是构建情节还是塑造人物,都有很大的便利。所谓“非常之事当行非常之法”。有了“复仇”的加持,情节曲折离奇一些、人物性格极端甚至变态一些,都能说通。

 

最后,复仇能给观众以强大的心灵冲击。一方面是共鸣。往大里说,惩恶扬善、伸张正义,观众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得到教育。往小里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符合大众审美,观众或许没想到什么正义、公平之类的问题,但起码看了痛快解气。另一方面是思考。复仇背后往往有着道德、伦理、价值等等有争议性的问题。复仇本身是不是一种暴力?复仇在多大程度上有合理性?等等等等。


戏剧史上关于复仇的经典之作太多太多。

萌君按照中、外、古、今选了四部,简单验证一下上述分析。


《赵氏孤儿》

复仇原因:全家遭灭门、奸臣当道


元杂剧,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作者纪君祥。

 

复仇之外,这部剧还有中国古代戏曲里另一个常见主题:忠奸斗争。复仇在这里有着鲜明的道德倾向,在国家社会层面上邪不压正的寓意,甚至要胜于个人层面的血债血偿。复仇始于赵氏全家惨遭灭门,最终由赵氏遗孤完成。然而实际上复仇的主体是一个群体,包括所有为保护孤儿而牺牲的人。人物性格上,屠岸贾歹毒之至,程婴忠义之至,晋灵公昏庸之至,忠、奸两面被处理得泾渭分明。


《哈姆雷特》

复仇原因:杀父之仇、篡位


,又名《王子复仇记》,创作时间在1599-1602年间。

 

这部剧的内涵太多,亲情、爱情、命运、正义、疯狂……种种思考有时会让你忘记复仇这个核心。关于复仇,很少有故事主人公像哈姆雷特这样迟疑反复,他是一位王子、一个复仇者,更是一位哲人。单纯当作一个宫闱风云、,《哈姆雷特》很精彩,复仇的过程复杂曲折。而如果对那些台词想得更多,你还能看出“人”这个字背后的大悲剧。


《美狄亚》

复仇原因:丈夫移情别恋


古希腊三大悲剧之一,约作于公元前413年,作者是欧里庇得斯。

 

这部剧的主题是爱情叠加复仇。美狄亚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最经典形象,性格和行事都堪称极端之至。剧情一波三折,由爱生恨。因为对伊阿宋的深爱,美狄亚不仅大施法术,而且不惜和自己的父亲反目成仇、杀害自己的弟弟。而一旦得知伊阿宋移情别恋,美狄亚随即展开了疯狂而决绝的报复:毒死丈夫的新欢,用宝剑亲手杀死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


《萨琳娜——最后的脊梁》

复仇原因:所嫁非人、遭驱逐流放


2015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首演,作者是法国作家洛朗·高岱。

 

古老非洲大地上,复仇的故事,女人的史诗。剧情是这样的:

主人公萨琳娜同家族酋长西索科的小儿子卡诺相爱,但却被迫嫁给了野蛮粗暴的大儿子萨罗。部落之间征战不断,萨罗终战死沙场,按照部落习俗,萨琳娜将嫁给萨罗的弟弟卡诺。她以为自己向往的生活终于近了,但在新婚前夜,部落酋长下令将萨琳娜驱逐,永远流放。悲痛欲绝的她最终以自己的儿子为复仇武器,选择了与命运对抗。


故事跨越了三十余年,激情、战争、仇恨、复仇欲望、牺牲等在非洲大地上共同交织出一部希腊史诗般的传奇。



说点儿题外话。据说《萨琳娜-最后的脊梁》在扬州首演后,观众起立鼓掌,不少人都落了泪。这让我想到自己最近一次哭,是在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那天。影片最后,比利·林恩最终选择回到险恶无常的战场,在回程的车上,死去的老班长对他说:“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只管去做就好了。”一瞬间觉得那就是导演李安和自己的对话,经过众多摸爬滚打,伤痕累累却还是要劝自己回到电影的世界里去。联想到李安受过的所有赞许和非议,我居然没忍住哭了很久。

 

所以我想,戏剧,尤其是复仇主题的戏剧,也是同理,我们被感动也许并不仅仅是因为看到正义被伸张,坏人被惩治,而在于舞台上短短的几小时结束,我们却在之后联想到了主人公背后的真实人物,他漫长而伤痛的一生。


《萨琳娜——最后的脊梁》

演出时间:2017年1月11日19:30

演出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

在售价位:50,80,120,180

取票方式:现场取票

购票方式:淘宝搜索店铺“剧萌文化”或戳“阅读原文”


《萨琳娜-最后的脊梁》图片由演出方提供

其余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买票戳我~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