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华的《平安》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蒲华的《平安》

苏高宇丨文




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很多大画家的生涯都是落寞的,如元四家中的吴镇、明朝的徐渭、清初的八大山人、清中期扬州八怪里的金农等等。这些人的殊众处是一例地“画格高寒不入时”(黄秋园诗句),而且连一点“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心意也没有,耻于从众、忌惮随俗,只想专一地护持一种遗世独立的精神,结果,就真的被当时的那个世界给静悄悄地“遗”了,“相忘于江湖”。——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蒲华,晚清海派的重要画家,就是这样一位让人思量起来感喟不尽的“遗”子。



蒲华(1830~1911),原名成,字作英,又字竹英,号胥山外史、种竹道人等,浙江嘉兴人。与吴镇、徐渭等人比较,蒲华的生世似乎更零丁一些。他的不幸,乃是与身俱来的,出生即在“龌龊”的阴影里,就像曹雪芹说的 “生来下贱”。原来蒲华的祖上编籍“堕民”,是在明朝委身“丐户”、人间数百年来被斥为“贱民”的一族。其“贱”若何?“贱”到不能侧身于科举,不能与平民通婚,祖祖辈辈只允许干一点杂活的份上。因为这样,蒲华的作品,便与历史上不幸的天才画家的作品同调,惟其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时代、人群、风尚留给自己心灵的无处言喧的伤痛,较于一般饱食之士的遣兴之作实在就更其真切、冷峭,在冷峭中激荡着热情的潜流,所以深刻,像悲剧文学一样的历久而弥新。


请一起来读蒲华的《平安》。



《平安》,取“竹报平安”之意。据志怪小说《神异经》记载:古代西方的深山里有一种名叫山臊的独脚鬼,模样古怪,常常袭人,撞上它就害寒热病;但是山臊怕见亮光,怕火、怕激烈的响动,闻声就遁,百姓随即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烧竹筒,故意弄出噼啪的声音,山臊藏匿了起来。北宋王安石有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却把新桃换旧符。” 意思也是爆竹一响,邪恶尽除,一年将过,欢歌平安。不过蒲华的一生却实在是不得安宁的,他无端遭遇了很多城市里活生生的“山臊”,所以他一再地画同名的《平安》,默祷泰夷。真让人难过。




这一帧《平安》,为四条屏之一,是蒲华62岁时(壬辰,1892年)的一件归于平淡之作。蒲华的墨竹风格是独特的。独特在哪里呢?“风格即人”。蒲竹不仅画出了竹气、竹韵、竹神、竹魂,也画出他自己的精、气、神。首先,从竹与 石的搭配、穿扦关系看,尽管在章法上我们尚可隐隐地探出元朝的吴镇、明朝的夏昶这些人的竹石图躲闪在《平安》里的影子,但是一涉及用笔,就不一般了:元明人谨慎,像读书人表面的言谈那么规矩;蒲华呢,放纵。打一眼过去,活脱脱一个狂狷之士拔于纸上,桀骜不屈,兀自独立,那就是他自己。



蒲华画竹的笔调,早先受石涛的启示最深。石涛之竹极重风致,专意于枝叶间顾盼的情味、偃仰的姿态,而且力避元明人图典式的画谱气,敢于八面出枝,率性自由,一派生机,逼于目前。这种经验的得来,应该是:大自然。蒲华是完整地继承了石涛的一套衣钵的。更加以他自己无可奈何的落拓生涯而磨成的放浪的性情,最终,他笔下的墨竹就不期然地出现了前人不曾梦见的一种景象:放逸、豪荡、在看似狼藉的点划间汩没着一种切肤的痛伤!拿他自己的诗来说:“消得尘氛医得俗,从知吾道入精微。”他身份卑贱,志干云霄,可惜,生前除了长着一双识珠的眼睛又还心地温厚的吴昌硕而外,几无人能够从他放浪的形骸里看出他灵魂的清洁,并且和他孤凄的心灵亲密地拥抱。



从技术的层面讲,蒲华的竹有这么几个重要特征:


1)节长。蒲华的竹看起来既比前人的更加神畅,又比真的竹子更加昂扬,都是因为节长。而且他的竹节勾得也很别致。古人的竹谱早就明确规定了勾节的一套方法:“八”字形或“乙”字形,像家族一辈里的称呼那么复杂而严谨。蒲华不以为然,他用浓墨(前人用漆黑的焦墨)只轻描淡写的简单地“横”那么一下子,再稍稍提一笔,若不经意,已经神气十足,韵味悠长。



2)灵巧。蒲华的竹叶是摇曳的,静听疑有声。前人竹叶大都按照一个套路去画,或“个”字,或“介”字,蒲华丢掉了这些机械的东西。他的竹叶组织得自自然然,无迹可寻,达到了“合于天造,厌于人意”(苏东坡语)的妙谛。如果一定要按前人的眼光去找出一点什么“字”出来,强以“父”字作譬,庶几近之。



3)绵里藏针。蒲华的用笔是很带韧性的。他用的都是长锋羊毫。羊毫笔性软,运起来就必须慢,慢才入纸;长锋含水(墨)多,笔在运的时候可以少蘸墨,但是又必须洒脱,否则笔滞纸上,洇得不行,变成“墨猪”(前人论书法语,意谓用笔有肉无骨)。那么,笔要走得快,又要留得住,疾徐相参,巧拙互用,靠得真正是工夫。



《平安》具备了上述的这几个特征。较于前人,从工具(羊毫)、形象(节长)、手法(灵巧)等方面都有了些侧重点与一己的突出之处,结果又不狂怪,完好地保留了中国画的强调用笔、注重生机、讲究神韵、远离尘埃(蒲华曾自题其画:“潇洒作出尘之想。”)这样一些能够愉悦观者身心的文雅、健康的法则,这是蒲华百年后必有知者的原因。



完了顺带说一句,蒲华的死是因为醉后昏睡,假牙落喉,气塞而亡。这真像是有种“打落牙往肚里吞”的苦闷的悲怆,又如吴昌硕书 其墓志铭所哀叹的那样:“富于笔墨穷于命”啊!



作者简介


苏高宇男,土家族,1966年出生湘西吉首市,系中国当代颇有影响的青年大写意花鸟画家、文艺评论家、作家

2006年被中国画市场白皮书·中国画市场年度研究报告》评选为“中国画最受尊敬的100名当代画家之一2012年获新华网主办的“年度最受藏界关注奖”。名录入编2008收入两位画家,即黄永玉苏高宇)。

画余写作,《花城》、《美文》、《散文选刊》等文学大刊均刊登其散文专题,自具风格。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有散文集《恍惚》。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本文编者微信公众号“民国文艺”介绍:那是一个大时代,那是一个胡适、林语堂、沈从文、鲁迅、齐白石、徐悲鸿、张爱玲、徐志摩、林徽因等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的时代!让我们跟随着大师的足迹,一起领略那个伴随着清新壮阔的文艺复兴的民国大时代吧!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