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巷里》049期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主管:宿迁市宿城区文联      主办:宿迁市宿城区作家协会

总第0049期      梧桐巷里   



作者简介

  王晓风,男, 1966年2月出生于宿迁,大专学历。现在职业为农民。业余时间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和文学创作,在省内外报刊和网络媒体上发表文学作品和历史研究文章达数十万字。为宿迁市湖滨新区晓风文化咨询工作室负责人。先后曾经担任《敕建安澜龙王庙》副总编,《古韵皂河》特聘编委。作品先后入编各大出版社的成书范围,获得国内数次不同奖项。河南省《大河报》、江苏省《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商报》《宿迁晚报》、《梧桐巷》杂志、报刊公开报道。

                     古代的宿迁到底有多大?

近年来,宿迁周边的一些研究文化历史的专家,经常在纠结宿迁古代的行政区域,大部分的论调是说宿迁一直是个县的建制,怎么可以划成一个地级市,一些自我感觉祖上也曾阔过的临县有关人士,更是抓住这一点冷嘲热讽,出现不少奇谈怪论。在市内,下属县城也有人嘲笑现在是宿迁有史以来最好的光景,历史上宿迁不过就是个县城,而临近的某个县级市有一位喜大言者,更是习惯于把宿迁视为他们的属地,甚至不顾历史常识,网上文章中经常出现“邳州府宿迁县”的说法。呵呵!能够有胆量提出邳州府的概念,其历史文化常识已经基本到了归零阶段,实在令人佩服其大胆设想的勇气。

实际上,邳州和宿迁一样,在清朝初年以前,都属于淮安府管辖,不同的是宿迁是县,邳州是一个散州;所谓散州,等同于今天的县级市,不可以领导任何县。跟府的级别相差甚远,那时府的管辖范围比今天的地级市的要高得多,因为清代全国只有十三省,各省的幅员十分辽阔,故而,府的设置至关重要,。邳州在历史上一直徘徊在散州和直隶州之间,兴废参半,但从来就不曾设过府,它最后一次被设为直隶州是在雍正二年九月,江苏布政使鄂尔泰奏告朝廷,经户部议准:将淮安府之邳州、海州,扬州府之通州俱改为直隶州,宿迁、睢宁二县隶邳州;赣榆、沭阳二县隶海州;如皋、泰兴二县隶通州。(摘自《江南通志》)

但好景不长,只是到了雍正十一年,其他的直隶州都还保留,但惟独邳州又重新降为散州,并从此以后都再也没有领县。而原为直隶州的徐州却被升格为府,历史记载:雍正十一年三月癸巳,吏部议准:前署两江总督尹继善奏改设府县事宜:一、江苏直隶徐州改为徐州府,设知府一。附郭增置一县,设知县一,与原辖之丰、沛、萧、砀四县及邳州、睢宁、宿迁三州县俱归府辖(同上)。自此,徐州府宿、睢、邳、铜、丰、沛、萧、砀八县之设一直稳定到清朝末年和民国。可见,邳州在雍正十一年以后,和其他七县一样,都属于县级的行政区域。而宿迁属于邳州管辖的时间不过是区区九年,然后便是平级关系。

那么,邳州在历史上有没有比县级市更加辉煌的阶段?有!而且很厉害,所谓的下邳国、下邳郡,其历史地位有时甚至超过徐州,但这些辉煌归根结底却只是属于今天的睢宁县古邳镇,因为邳州最为辉煌灿烂的历史时期都诞生在古邳,和现在的邳州城扯不上一丝关系,清代康熙年间,邳州大地震以后,朝廷降旨,将邳州北迁九十里,迁到今天的邳州北部邳城镇,后来几经辗转,才迁到今天的邳州新城,屈指算来,不过就是短短的近百年的历史而已。

至于徐州,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尚书·禹贡》中便有“海岱及淮徐惟徐州》的说法,但这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行政区划,这只是个自然地理的概念,相当于现在说淮海地区的意思。战国时期的地区划分主要是辨别各个诸侯王国,如楚国的范围,秦国的范围,然后是各个城池,现在的徐州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只是彭城(县、郡的设置),那时的徐地,现在多以我市的泗洪县的徐城为中心。而徐州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始于西汉武帝元丰五年,是十三州刺史郡之一,由官位并不高的“奉诏条”巡视。没有固定的治所。东汉以后,刺史才开始有固定治所,徐州刺史最初治所在郯城,三国后,梁惠王迁邳于薛,遂将薛地改为徐州城,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徐州命名的城池。而徐州作为刺史治所还是没有固定,西晋惠元帝改徐州治所为下邳,以后,徐州治所又分别驻过广陵(今扬州)彭城(今徐州)、黄巾固(今山东章丘)、黎阳(今河南浚县)、到了南朝宋武帝永初年间,南徐州和徐州并存,南徐州治所驻宿豫(今宿迁),徐州驻彭城。随后宋明帝泰始三年,彭城被北魏占领,徐州刺史又迁到钟离(安徽凤阳),到了梁朝,又设东徐州,州城依然在宿豫,西徐州驻在涡阳,北徐州驻钟离、南徐州驻京口。东魏和北齐时期,延续原有设置,到了北周时期,将北徐州改为沂州,东徐州改为邳州(驻地宿豫),隋唐时期,徐州治所基本在彭城,唐设徐州都督府,辖徐州、邳州、泗州、沂州等六州。北宋以后,徐州管辖区域逐渐缩小,到了元代至元初年,徐州只是管辖一县。属归德府所辖。元朝末年,才又重新升格为徐州路,领滕、峄、邳、宿(今宿州)四洲。明代至清初,基本处于直隶州,领四县。直到雍正十一年,又升格为徐州府。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数千年间,沧海桑田,地域变迁,反反复复,哪个地方没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就拿宿迁来说,和周边的徐州、邳州、淮安一样,历史上也几经沉浮,升降频繁。春秋战国时期,宿迁大地上便有钟吾、厹犹两个诸侯子国(这里指的是老宿迁县),秦汉时期,在这里钟吾县、下相县并立,东晋义熙元年(467年)开始设立宿预郡;七年,改隶东徐州,其治所在宿豫;北魏皇兴元年,重设宿预郡;四年后,设立东徐州,治所设在宿豫;南齐永元元年,改东徐州为北徐州,治所仍然在宿豫。直到梁天监八年(509年),重新设立东徐州,治所还在宿豫。魏孝昌三年(550年),设立盱眙郡,治所在区域内下相城。陈太建七年(575年)宿豫地入陈,陈改梁东徐州为安州,州城在宿豫。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除宿预郡,设宿豫县,隶于泗州,泗州州城在宿豫。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泗州为下邳郡,郡治所在宿豫。

唐代武德四年,改隋下邳郡为泗州,泗州治所在宿豫。直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因黄水泛滥,宿豫县城被冲毁,县城迁至今天的宿迁城南郊,泗州迁移治所于临淮县。从此,宿迁结束了长达近三百年的州城以上的历史。

但即使是在以后的宋金时期,宿迁仅仅作为一个县,也被称为淮上第一名城,其管辖的范围绝不是普通的县邑所能相提并论的。宋代太平兴国七年以后,宿迁的属地比现在地级宿迁市所管辖的区域范围还要大得多。宋金战争以前,宿迁的属地甚至包括今天的泗阳县和睢宁县和新沂市全境,以及今天泗洪县和淮阴区、涟水县的一部分。

太平兴国七年,宿迁从武宁军划归淮阳军,此时的宿迁所管辖的范围,南至今天的淮阴王营镇,囊括今天的泗阳县全境和淮阴县大部,北抵郯城,东至海州,西面包括睢宁全境(见宋金历史地图)。《宋史·志》、《地理志》、《元史·志》、《续文献通考》等历史志书都明确记载:桃园县(即今泗阳县),本属宿迁之桃园镇,元初置县,后讹园为源。

《江南通志》载:泗州又有淮滨县,兴定二年四月以宿迁之桃园置,元光二年四月废。据此,桃园县即旧淮滨县,金废县为镇,而元复以其地置桃园县也。

在宋金战争时期,由于南北割据,金兵便将宿迁的桃园镇单独划出来设置了淮滨县、元代改为桃园县,明清以后又改为桃源县和泗阳县。

由于宿迁和泗阳原本同属一县,故而,元代以后,两县界址长期模糊不清,纠纷不断,最为出名的是明代有关下古城的隶属,据清代康熙年间张忭私修的县志记载,古城山一带自古以来一直属于宿迁,但由于元明时期黄河泛滥,冲毁界址标记,造成两县之间数百年争斗,明代有位知府仅凭古城山上有一座纪念刘关张结义的三义庙,而桃源一词又与刘关张三结义有关,便将古城一带断给泗阳,引起宿迁境内当时群情愤愤。

第二个界址纠纷是洋河镇,《元史·志》上记载:白洋河治西六十里,上通汴河,下达黄河,人烟聚集成镇,东属桃源,西属宿迁。

上面这个记载明确说洋河镇是属于宿迁和桃源两县共管,康熙年间《宿迁县志·乡镇卷》记载:白洋河镇,东南长街一道,街之中有古沟板桥分界,桥西系本县孝义乡二图,桥东属桃源县陆城乡二图,上有立石为界,万历间,桃源奸民夏文、夏显代等,将石盗弃钱家庄草莽中,宿民苏应科等舆事本府知府宋祖舜刊示曰:白洋河乃宿桃二县交界处,二县居民告争地界,五十余年不决,夫莫非王土,奚以争为?但土有分疆,胡可混也!民有口,胡可掩也!本末之界限,明而一定之,是非出矣!······

上面这段古文翻译成现在的语言,系酱紫的:,有一道作为两县划界的古沟,古沟桥上还立有一块石碑,是宿迁和桃源的分界证据,但在万历年间,桃源县有名叫夏文和夏显代的两个人,偷偷将这块石碑扔到钱家庄的草丛中,于是,属于宿迁的洋河人苏应科便到淮安府衙里去告状,淮安府的宋祖舜同志便贴出告示说: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想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有什么好争的?可话说回来,虽说都是国有土地,但使用权还是有区别滴!怎么好糊里糊涂呢?就这一点破事,,闹了五十多年都没有搞清爽,我要是不管你们这些散事吧,你们又会说老爷我无能,老爷我不能让你们看笑话,经府衙三套班子研究决定,我们要在白洋河这座桥的跟前,开个现场会,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解决!

于是,宋老爷在大明天启五年四月十六日驾临白洋河,进行了广泛的深入调研,他亲自来到洋河镇古沟桥上,勘察现场,访问百姓,仔细推敲地形地貌和文献记载,始知当以中沟板桥分界为是,板桥以东属桃源县管,以西属宿迁县管。

陪同宋书记一起调研的有:淮安府推官周京,他所勘察的结论和宋大书记的调研结果完全吻合。现场会结束后,周京同志拿出了处理意见,上报给府衙三套班子,经批准做出最终决议,并通报各院、道,决议指出:此次勘验结果为最终判决,桃源、宿迁两地民众要永远遵循,以后不准再就此事提起诉讼。如有违者,将以变乱祖制重处。

为落实府衙指示精神,山清(山阳、清河)同知张元弼(四品)于当年五月一日开始,亲临现场组织民工施工,在宿迁、桃源交界处树立一道牌坊,以申明两地分界,在牌坊的两面石柱上铭刻此次纠纷缘由和处理结果,并要求今后两县和淮安府的志书上一定要将此事记载明确。永诏后世。

看了明代处理洋河镇的界址纠纷,大家或许会想起现在声名鹊起的窑湾古镇,窑湾镇也是属于这样情况,古镇的四分之三是属于宿迁的,其余部分是属于邳州管辖,因此今天还可以看到在窑湾的古街上有一道宿邳交界的牌楼,这里和洋河一样都是古代宿迁的边陲重镇,由于经济发达,利益使然,于是就会被相邻的州县看重,据新沂的文史研究学者索增仓所著的《窑湾旧事》一书中介绍,旧社会的窑湾也经常出现宿、邳两地因界址不清闹出的纠纷。

窑湾现在的宣传资料上往往说窑湾是从唐代开始兴盛的,其实这是胡说八道,即使是窑湾的前身隅头镇在唐宋元明的史料上也没有出现任何记载。窑湾因运河而兴盛,京杭大运河虽说滥觞于隋唐,但彼时的运河并不经过邳州和宿迁,宋代以后,黄河、泗水作为航线也只是经过睢宁的旧邳州而达于宿迁,和窑湾扯不上任何关系。直到后来康熙年以后,靳辅开凿中运河,又历经雍正乾隆多次改道,运河河道才开始经过窑湾。所以,窑湾尽管属于清代末年宿迁四大镇之一(皂河、窑湾、洋河、新安),但在乾隆以前的宿迁县志上找不到任何记载,而乾隆年以前的《邳州志》也同样没有窑湾的记载。但我们却可以确信窑湾镇的确是起源于乾隆年间,因为乾隆皇帝南巡回銮时曾有一首五言律诗《运河》,此诗头两句为:“厹犹经古县,窑口溯新湾。”从行程上分析,此诗正是写于乾隆由水路回銮时经过现在的皂河窑湾一带所作,此时的窑湾还被称为“新湾”,就是新开的河道经过的河湾。由于这里有烧制砖瓦的窑口,于是便有了“窑湾”之称。县志上记载窑湾也是从清代中后期开始。

睢宁从字面上分析是和睢水紧密相连的,但其实现在的睢宁和古代的睢水已经关系不大了,古睢水和项羽的老家下相有关,故有地理学家称,睢水、相水、小河其实是一条河的上中下游的关系。源于汴水,也有人认为睢水和小河是属于淮河支系。从境内的小河口镇历史推测,古睢水在清初便已湮灭。睢宁的历史资料称,汉代曾设睢陵县,但其区位和行政关系和现在的睢宁并无重合迹象。《水经注》记载:睢陵故县在虹县东境。宋为济阴郡治。南齐末,其地入魏,移济阴郡于淮南钟离东界,仍置睢陵县,当即是城也。今为旧县巡司。可见,这个睢陵县的两处位置和现在的睢宁县相去甚远。

睢宁定位于今天的地址,在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的地理专著《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二·邳州》中有很清晰的记载睢宁县州南六十里。西北至徐州二百里,西至宿州二百四十里,东南至泗州二百里。本宿迁县地。金兴定三年,以宿迁县之古城置睢宁县,属泗州。元改属邳州。今土城周三里余,编户二十六里。

研究地方历史的都知道,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在历史地理研究界,是具有十分权威的经典之作,迄今为止,对这本书吐槽的极少,他所做出的结论大都可以当做确凿证据。此处明确记载说睢宁本宿迁县地,并以宿迁县古城置睢宁县。可见,在那场号称中国南北战争的宋金战争中,睢宁和泗阳一样,都是以宿迁的属地设立县城,元朝统一中国以后,对于前期战争导致的混乱不堪的地域划分重新布局和确定,可以说,江淮一带很多的县邑和乡镇的格局,都是在元代逐渐走向稳定,明清两代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明清之际的宿迁幅员依然很是辽阔,南抵泗州草堰社,北至山东郯城红花铺,西到睢宁周家庄,东达沭阳高沙社。东西长190里,南北宽170里。

,又将原属本县的新安镇以及周边的几十个乡镇从宿迁本土划出去,成立了新安县(后改为新沂县、新沂市)。

综上所述,宿迁的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在宋、金、辽、元战争期间逐渐缩小,而尤以解放后至1996年这几十年间,境域面积最小。纵观唐宋时期的宿迁属地,基本上囊括了今天的泗阳县、睢宁县、和新沂市,以及泗洪县的归仁集和涟水(安东)县的北部地区部分乡镇,虽然宿迁在那时仅仅只是个县级设置,但其管辖的范围比今天的地级宿迁市还要大得多。





梧桐巷里

「分享优质诗文,传播风土民情 」


国学经典 | 古典文学 诗词歌赋 | 历史趣闻 | 风俗礼仪

梧桐巷里投稿邮箱:wutongxiangli@163.com

版权声明:《梧桐巷里》所发布的诗文均为作者原创作品,受法律保护。未经作者本人及《梧桐巷里》同意严禁复制转载。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侵权者负全部责任。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