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的那个片断——读《平和县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触摸历史的那个片断

——读《平和县志》

黄荣才

方志是区域的历史,不同时段的方志读下来,就有了触摸某个区域历史之感,宛如欣赏一幅轴画,慢慢打开,目光定格在不同的画面,有了宛转承接之感,其“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闪烁其间。平和县自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置县至今,《平和县志》曾经修过六次,为嘉靖、崇祯、康熙二十一年、五十八年、道光、1994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二次的平和县志编撰工作从2006年11月开始启动,目前正在编撰之中。

 《平和县志》现存四个版本:一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平和县志》 ,为(清)金镛修,游瀛洲纂,有首一卷,正文九卷分九门三十六目,约五万字。目前该县志孤本藏北京图书馆。二是康熙五十八年《平和县志》,[(清)王相修, 昌天锦, 蓝三祝, 游宗亨等纂,目前藏福建省图书馆。三是道光十三年(1833)《平和县志》,为(清)黄许桂主修,曾泮水纂辑。道光十三年《平和县志》为手抄孤本,2007年省方志委在平和洪氏迁台后世乡贤洪安加先生捐资支持下重印了该版本的县志。四是1994年由平和县志编委会编撰,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平和县志》。

笔者能看到实物的只有道光十三年版和1994年版的《平和县志》,披阅这两个版本的县志,滋生了走进平和的前世今生的感觉。平和县的脉络和历史那个片断的林林总总就在眼前闪现。

道光十三年版《平和县志》全志由三十三分志组成,约二十四万字。该版本的县志记载明晰,、经济、军事、文化等地方史料。对户口、赋税的增减、城池、关隘、津梁、公署、学校的变迁,记述都非常详细。最后还附录有杂记记载轶事。体例完善,内容宏富,每卷前有序、后有论,章法脉络,缜密贯通体例较为完备。卷首冠为小序,卷下设目,纲目清楚;距今近,补材多,内容较丰富。

1994年版《平和县志》是在道光十三年版《平和县志》之后的再次修志,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以及附录组成。概述综述县情,大事记采用编年体兼记事本末体,记述全县历史发展脉络。专志设35卷,以章、节、目体横排门类,纵写史实。人物卷分传、录、表,入传人物以本籍为主。本志记述平和的历史和现状,详今略古。

阅读县志,平和的历史从远处走来。道光版《平和县志》“沿革独编一志,引据史、志三十二部,溯源至夏代,原委分明。多方引证,在原有平和县置县于明正德十二年、十三年和十四年的说法中,明确建县时间是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首次点明只划出南靖县清宁、新安二里置平和县,矫正其他旧志载有析漳浦县二、三都之误,指出《漳州府志》、《福建通志》和《明史》亦有以讹传讹之嫌,让后人对平和县的建县有了完整的认识。1994年版《平和县志》记载:平和古为扬州之域,周为七闽之地。晋至六朝,属绥安县。隋属龙溪县。唐垂拱二年(686年),“开漳圣王”陈元光建置漳州府后,平和属漳浦县。元至治年间(1321——1323)平和属南胜县,县治在今平和县南胜镇,至元三年(1337)迁至小溪镇旧县村。至正十六年(1356),南胜县改名南靖县,县治移到今南靖县靖城镇,辖今平和、南靖两县域。明正德十三年,始置平和县。在笔者看到的两种《平和县志》收录了明、清时期平和修志的序以及王阳明建议设立平和县的“疏”,还原了过往的历史片段。

阅读县志,有关平和的细节在历史深处闪现自己的光芒。在道光版《平和县志》的《物产志》之《菓之属》有关琯溪蜜柚的记载只有一句“有红、白二种。出小溪者佳。”就这一句话,已经说明最迟在清朝道光十三年,平和的琯溪蜜柚就有红肉和白肉两种,而不是近年来才培育出红肉蜜柚。而在小溪镇新桥村的土楼延安楼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是平和迄今发现的最早生土楼。县志里的几行字,扫去了历史遮盖的烟云,让许多的争议都不复存在。县志就不仅仅是一种记载,更是一种裁判和一锤定音。还有黄道周的继室蔡玉卿是个博览书籍,著作颇多的女子,她在黄道周获罪之时住平和的南胜龙潭以及陈元光的墓葬曾迁移大峰山(今灵通山)等等,就在《平和县志》可以找到只言片语的记载。

阅读县志,各类英豪的身影在历史的时空穿梭。两个不同的版本,各类人物,文人墨客或者名臣宦绩,还是贞女烈女。县志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翻阅县志,李志甫、林爽文、吴凤、黄梧、万利、陈扬美、朱积垒等等的故事就从不同阶段的过去中走了出来,汇集成平和的名人堂,让他们的身影不至于被遗忘或者忽略。

阅读县志,文化的芬芳逶迤而来。 王阳明、李文察、李赞元、黄道周、林釬、林语堂等等,他们在县志里留下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词条,更是他们带来的文化芬芳,黄道周的《王文成祠碑记》、王阳明的《再议平和县治疏》、林语堂的《我的家乡》等等。他们印证了只有文字是不朽的说法,他们也因为文字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自己的身影。

阅读县志,就像在阅读一个区域的综合百科全书,人物、风俗、物产、区域等等,无不纳入视线之内。阅读了《平和县志》,对平和的了解就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走了进去,在认真细致地欣赏。1994年版的《平和县志》,洋洋洒洒一千页,其详尽程度让人钦佩修志者的辛勤劳动,这是一个集体的劳动结晶,恍然可以看到这个集体努力的身影。而道光十三年版的《平和县志》则是黄许桂主修,曾泮水纂辑,我看到的是两个人在青灯之下的奋笔疾书。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人,他们让区域的历史不至断裂,让历史传承延续。(此乃旧文,发2010年9月28日《闽南日报》,如今平和县方志办已经影印了康熙版的《平和县志》,特此说明)

这是黄荣才的个人公众号,敬请关注。

黄荣才,男,1970年出生,平和人。中国作协会员,平和林语堂研究会会长,平和林语堂文学馆馆长,平和县新闻中心副主任。发表文章200万字,有百篇文章被转载或者入选各类选集。获奖若干。出版《我的乡贤林语堂》《闲读林语堂》《林语堂读本》《我不想当典型》《粽香在舌尖舞蹈》《玩笑》《不言放弃》《边走边看》《遥远的炊烟》等书9部,主编图书《走进林语堂》《寻韵奇兰》《尘世之美》《首届林语堂散文奖获奖作品集》等12部。

黄荣才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uangrongcai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