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说中国㊳ | 北京皇家园林建筑来自江南,是想象与忆旧的产物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一部《红楼》,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其中一个大观园,更是在虚实真假之间。多愁善感林妹妹住了潇湘馆,富贵闲人贾宝玉选的怡红院,冷若冰霜的薛宝钗要了蘅芜苑,豪迈开朗的探春则定下秋爽斋……这四处的清幽、华丽、冷静、爽朗,又一一搭配主人的气质,展尽中国园林的趣味精神。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园林之妙在于“意境”,虽是人工所造,叠山理水之间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水相随,水石交融中,天然的情趣自然便呈现了。

中国园林的美表现的方式多为含蓄,当然,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不在此列。最有代表性的造园艺术当属江南私家园林,事实上,到了明清两代,皇家园林在艺术上不得不甘拜下风,反过来师法私家园林。

苏州拙政园

以自然山水为模拟对象的园林,力图再现的是自然丘壑,因此造园的关键环节便是“叠山理水”,同时追求山水之间的诗情画意,而最懂得这种情趣的当然是文人墨客。于是文人情趣的传递在造园艺术中又成了一个关键。白居易酷爱山水园林,他在杭州任上大力开发西湖,在苏州任上曾作《太湖石记》,对园林艺术影响颇巨。这位大诗人在建筑方面颇有创意,他在洛阳修建了一处弥漫着江南风情的水景园林,建水斋于其中,将水和石直接引入室内,造成的效果是:“枕前看鹤浴,床下见鱼游”,在当时可是惊人之笔。

画家,特别是山水画家,在一段时间内也促成了造园艺术的发展。元代文人山水画,以其意境和手法直接影响到当时的造园艺术。元代的四大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擅长山水小景,其画作就成为当时和后世不少造园家的灵感来源。

倪瓒《幽涧寒松图》

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南京、湖州、杭州、扬州、无锡、苏州、太仓、常熟等城市,宅园兴筑盛极一时。留至今日,苏州和扬州等地便成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集中展示地。

从明代开始,职业化的造园师开始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崇祯年间松江出了一位大造园师——张南垣。除了松江的横云山庄、嘉兴的竹亭湖墅等名园之外,他的成就,还在于带出了一个造园家族。他的几个儿子都继承父业,其中次子张然为康熙所征,北上造了畅春园,南海瀛台等,当了28年的皇家园林师。侄子张鉽则创造了无锡的寄畅园,被视为现存江南私家园林的典范之作。

无锡寄畅园

要欣赏中国园林的意趣,不妨读读陈从周的《说园》一书。即便是一处小小园林,其树木、建筑、山石,甚至匾额、石刻、对联、屏风等的运用都大有玄妙可寻。观赏园林,所赏的不止是“实景”,更是“景外之景”。例如拙政园的名景“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使无风无荷,也能觉得风在其中,发人之思。这意趣的发掘,便需游园者和造园者心有戚戚,方可达成了。

(本文为《总说中国》的第三十八篇,未完待续,敬请期待。欲读第三十七篇,请点击“阅读原文”)

杨早讲史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杨早讲史

一三五看“杨早”

二四六听杨早讲史

长按二维码关注


扫码关注“东方历史评论”   ID:ohistory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