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娟散文:归村思归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蔡慧娟散文:归村思归 


万般情思,思乡最浓。


“树高万丈,叶落归根。”思乡是人类的千古情结,即使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孔圣人也概莫能外。在漯河的召陵区有一个地方叫“归村”,传说就是因为孔子在此处萌生归意而得名。


“归村镇”在明嘉靖时期就已是郾城十一镇之一,也是清顺治时期郾城八大镇之一。据民国年间出版的《郾城县记》记载:“归村镇,有寨,有孔子庙。传《志》云:县东四十里俗云孔子思归处。”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是汉时民间旅人的思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陶渊明的思乡;“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李商隐的思乡;“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是白居易的思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思乡。千古圣人孔子的思乡又是怎样的呢?我站在孔子思归处的“归村”,感受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风云,体味思乡之意的千古情感。


式微式微 ,胡不归?


《诗经·国风·邶风》中写道“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意思是要不是为了国君事,我怎么会不回家?怎么会餐风露宿?《诗经》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亲自整理的集子,他在读到这句话时,会不会有感而发呢?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有两处记录了孔子在周游列国时,萌生归意,发出“归与”和“归乎”的感叹。两处这样记载:“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孔子在陈国居住了三年,正好遇上晋国、楚国争霸,两国轮番攻打陈国,直到吴国攻打陈国为止,陈国常常遭受侵犯)。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又哀公二年,孔子入陈。四年,鲁人召冉求,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就在孔子发出“不如归去”之叹后,又过了三年,孔子才回到了鲁国家乡,此时,孔子已周游列国十四载,以七十岁高龄时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故国。


至于孔子之所以萌生归意的原因,从《史记·孔子世家》可以看出,一是当时战乱频仍,兵荒马乱,孔子不堪战乱之苦;。孔子在五十六岁那一年,因不满鲁定公接受齐国的女乐而愤然离开,从此踏上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曾被困在陈蔡之间绝粮七日;也曾被当成鲁国的阳虎而被拘留在匡;也曾被人讽刺说成是“丧家之犬”;还曾被隐士讥讽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凡此种种,孔子在渐渐哀老之际,思归之情油然而生。


然而,民间传说不是这样的。我在归村遇到了一位冯老先生,当他得知我想了解孔子思归之事时,就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当地的民间传说。他说,民间有个传说,是说孔子在归村这个地方遇到了两个小孩子,被小孩子问得哑口无言,而萌生归意。


有一天,孔子在归村(当时肯定不叫归村,不知其叫什么)这个地方遇到了两个玩耍的小孩,两儿童在玩一种游戏“垒瓜墙”,两小孩正在为是“城绕车”还是“车绕城”而争论不休,孔子想为其调解,两小孩说:“你说的一定对吗?我们考你两个问题,你要是答出来了,我们就听你的。”孔子就自信地说:“问吧。”一个小孩说:“柏树为什么四季常青?”孔子说:“因为柏树是实心。”小孩又说:“那竹子是虚心,为什么也四季常青?”孔子无言以对。另一个小孩说:“鹅为什么叫的声音那么大?”孔子说:“因为鹅的脖子长。”小孩说:“那青蛙的脖子那么短,为什么叫声也那么大?”孔子亦不能回答。被小孩问得张口结舌的孔子心里想,我连小孩的问题都回答不了,怎么有脸在外面混,遂萌生归意。


其实这个民间传说的另一个版本被记录在了先秦时列御寇所著的《列子·汤问》里,那就是著名的《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日》里孔子因回答不了两小儿的问题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列子·汤问》记载:孔子到东方游学,遇见两个小孩争辩,便前去询问原因。一个小孩认为日出时离人近,因为日出时太阳看着比中午大,东西近者显得大远处显得小;另一个小孩认为日中时太阳离人近,原因是近处东西显得热远处显得凉。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遭到两小儿的讥讽:“谁说你见识多学识广呢?”


孔子思归不容置疑,那么他是在归村思归吗?


归村与孔子思归


乾隆十九年(1754年)传豫纂修的《郾城县志》说,归村是郾城东面的边界与西华境相连,归村镇东门外为通周口、陈洲之路。据《郾城县记·疆域篇》记载:郾城在春秋战国时,就有召陵这个地方。归村古属召陵,系蔡地,距陈地近,而孔子大多时间居住在陈蔡之间,归村的地理位置在理论上成为孔子当时居住地的可能性极大,也就是说,归村极有可能就是孔子思归处。


归村既然可能就是孔子思归处,历代文人雅士怎么可能不利用这个大作文章。所以,归村有很多遗迹都和孔子有关。归村村西头原有唐宋年间修建的孔庙一座,以纪念孔子在此的生活。明代又加以扩展修葺。当地人正德年间进士,刑部主事刘校亲自发动村民捐款,为孔子树碑立传,引起世人对此处的关注。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时任郾城知县的荆其惇为纪念孔子陈蔡之行,在归村寨西门内孔庙立“孔子思归碑”一通,碑上刻《孔子归村遗迹碑记》,《记》是郾城人谢槟应归村人孟觉的请求写的,《记》中写道:“召陵在归村西五里,今独以系之陈,毋乃犹有疑。”又写道:“归与之说,门人既记其语,士人既名其村,惜无人焉取其事以实之,故千古若影响耳,盖应孟觉之请,故为疑似之语,未得察察言也。”谢槟的意思是归村是不是真的是孔子思归地,存疑待考。士人既为归村命名孔子思归处,又引以为豪,村人孟觉又拿着当时归村的地图册,言之凿凿地说,归村就是圣人思归的地方。世界上的幽踪遗事,如果不被记录下来,就要淹没于习俗而不为世人知也。为孔子立思归碑这件事,虽然对于老夫子来说无足轻重,但后人可以由此怀想当年衣冠剑履,琴书罄管,俨然如在眼前一般。谢槟于是就写了这篇《孔子归村遗迹碑记》。至乾隆三十九年,知县周珍为了每年春秋祭孔之便,便将“思归碑”从归村迁立于县城东关以东的高岗处,并亲自策划为此碑建亭,以防风蚀日晒字迹漶灭不清。咸丰二年,归村人录文刻石,复立于村之西门孔庙中。现碑已不存,庙也不复存在。


“归村,有寨,有孔子庙”这是《郾城县记》对归村最简单的介绍。据村民冯文德介绍说,归村寨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四城门的名字还是孔子给起的。当孔子要离开归村之时,村民请他为这四个城门命名,孔子推脱不过,随称东门为“望鲁门”,西门为“望汝门”,南门为“遵化门”,北门为“迎恩门”。从这四座城门的命名可以看出,孔子是何等的思乡情切啊。


归村不只有遗迹表明归村是孔子思归处,更有归村人为此不遗余力地推介之,为孔子树碑立传的归村人明正德年间刑部主事刘校就是其中功绩最大的一位。清代皇帝康熙就曾亲临归村凭吊刘校墓冢,瞻仰孔子归处,使归村更进一步名扬海内外。刘校墓,在归村西南方向,当地俗称“刘大人坟”。


刘校何许人也?能使康熙亲来归村凭吊?


刘校(1477年~1519年),字宗夏,号南潨。郾城归村人,进士出身。授刑部主事。因上疏劝阻明武宗南巡,被施杖刑,而卒。


刘校明正德庚午(1510年)科举考试中举,辛未科进士及第,壬申年授刑部主事。他任刑部主事后,把父亲从老家接到京师养老,刚走到定州还没到京师,父亲死于途中。刘校万分悲痛,光脚奔到父亲身边抱着尸体就悲伤得昏了过去。他苏醒后,看到父亲面目上因长途跋涉而有尘土,他用舌头替父亲舔拭干净。接着就向皇上请求扶父灵柩回家守丧。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仍任刑部主事。


刘校任刑部主事期间,判断诉讼的案件严明公允,素以正直著称。不唯上,从不因上级官员的意见而改变法律。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明武宗下诏书要南巡,欲登泰山,经徐州、扬州至南京,再临苏浙一带,坐船游长江汉水,再到武当山,遍观中原,这一圈巡视下来,年儿半载回不来。当时宁王宸濠早已蓄谋篡位,。翰林院修撰舒芬等和群臣相约一块给皇上上书劝皇上不要南巡。刘校是刑部主事,因此刑部上谏的疏文都是刘校起草。谏书言辞激烈,武宗震怒,命舒芬、刘校等107人跪于阙阶之下一连五日,后又遭廷杖三十,罚去俸禄六个月。刘校在受廷杖后两日去世,年仅四十三岁。当初,刘校在起草谏书的时候,刘校十一岁的儿子元娄,在一侧侍俸,看到了谏书的内容,儿子向他跪下,流露出担忧的神色,刘校叱责儿子说:“上一边去,这不是你该知道的事!”并高声朗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刘校受到廷杖将要去世的时候,引以为恨的是来不及见母亲最后一面。他仰天大呼:“校无恨,恨不见老母耳!”其他的都不提及。他交待儿子元娄说:“要好好待你的祖母和母亲,无愧于你的父亲。”元娄听到这儿,呼天抢地痛哭不已。刘校瞪大眼睛叱责他说:“你书虽读的不多,但是你也应该知道事君要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说完气绝身亡。


后皇帝迫于情势,决定不去南巡。后世宗(嘉靖)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嘉靖对那些上谏者追加奖励,刘校被追赠为奉议大夫尚宝司卿。嘉靖元年二月二十四日,派遣官员到刘校家去发诰谕祭奠。诰书充分表彰了刘校的高风亮节,称之为“效忠死职,固臣子之素心;酬德报功,乃朝庭之彝典。”又把刘校的儿子元娄录为国子生。元娄及仕后,请当地地方官为其父在归村建立了“忠诚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就像孔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归村的孔庙已不复存在,“孔子思归碑”也不知去向,“忠诚祠”早已灰飞烟灭,“刘大人坟”的高大排场也只存在归村老年人的记忆里。思归的人和思归的事只剩下了传说,但思乡之情却亘古不变,直抵人类心灵深处最柔软处。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