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之美】《30秒,让听众爱上你》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上课题目:《日食》


□ 深圳市龙华区行知实验小学老师 王立


教师自评:这节科学课我从3个方面切入。第一是教具的改进和创新,让学生可以触手可及,这是我研究了半年的成果;第二是有情感联系,两年前我曾是学生的科学老师,所以学生很想念我的课;第三是科学课也可以渗透生命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理念。只要我们关注到每一个生命个体,让学生自由表达并有所思、有所感,那么学生上课就会心情愉悦,老师的节奏感控制得好,老师也会感觉愉悦。


专家点评


生命教育专委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张志坤:

科学课的生命教育体现在对科学精神的追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维,这是科学课生命教育的体现,我们更呼唤真实化和生活化。王立老师的课以情感接近的方式导入,整节课体现了知、情、意、行的融合统一。在导入课程时,以问题的方式导入,在具体的操作中以实验的方式进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王老师的教具很精致且合适,体现了老师的探究精神。



张志坤


 

上课题目:《为小猫安家》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美术骨干教师 郝岩


教师自评:我的课堂设计围绕两个主线:一个是情感主线。以两个视频开始,让学生去认识生命,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情感去创作有温度的故事,这也是表达生命的过程;另一个主线是美术的技能技巧。中低段的学生有很多想法,所以我采用折剪贴画等变化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表现自己心中的小猫。为了不限定学生的思维,我的课没有强调“为小猫安家”,而是让学生多样表达。

 

专家点评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唐斌:

郝岩老师将美术课进行了校本化的处理,给了我们很多感动。她用美术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对生命的关爱,并且呈现教学资源非常用心。关注学生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郝老师在传达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教具和学具都是可爱的动物,非常招学生喜欢,这也是学生对生命“爱”的体现。郝老师用到了很多方法来丰富课堂,如视频、音乐,美术的表达也用到了很多技法。她还用魔术师的方法化难为简,手法非常吸引学生,让学生观察并亲自动手,这也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这节美术课在故事当中融于技法的学习,并让学生讲述自己创作的故事,这也是一个从感知到表达的过程。



唐斌



上课题目:《完美的正方形》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研究生 吕佳


教师自评:这是一节绘本课,我对这个绘本的感受特别深,我想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学生。我的出发点有三个:其一是深入挖掘绘本内容,传达生命之美;其二是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经历和“正方形”做一个比对;其三是在课堂上也体验生命之美,所以设计的教具和流程等,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

 

专家点评

 

生命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南华大学兼任教授 纪洁芳:

吕佳老师在课堂上都交替使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如谈论法、问答法、欣赏教学法等,课堂互动比较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也很严密,课堂总结非常好。我有几个建议:第一是给学生订立规矩,如要讲话先举手;第二是好的老师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团团转,该让学生自己读的地方让他们自己读;第三是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课堂评语,我们不用“随便写”而是用“随意写”。学生回答问题用了好的词语,老师要及时鼓励表扬。



纪洁芳



上课题目:30秒,让听众爱上你》


□ 深圳市龙华区行知小学教师 苏楠


教师自评:我在这堂课上教学生如何用语言吸引他人,从而更好地传达信息。我以美为主线,讲究语言美、服饰美、礼仪美和姿态美。除此以外,我以精美的PPT故事开场,形成了开场美,还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感受语言的锤炼美,总之这是一堂充满美的课程。这堂课有别于常规的指导课,重在用视频代替教师的说教,讲课时间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各占一半,让学生充分开展自主探讨。


专家点评


河南大学博士后 赵丹妮:

苏楠老师的这堂课旨在让学生领会语言之美,素材丰富,很贴近生活。但当我课后问孩子们演讲的意义是什么时,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表达。所以我建议,老师在让学生领会语言美的时候,也要告诉他们,表达是一种力量,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暴力的,老师可以将两者进行对比,让孩子们对语言力量的认识更为全面。此外,最后的展示部分,可以让学生一个个地上去用一句话简单评价这堂课,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迁移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现学现用课堂上的新知识。生命教育的核心在学生,我们应当多走近学生,多问问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大有裨益。



赵丹妮


 

上课题目:《绿色的呼唤》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教师  马晶


教师自评:音乐课上,我以森林动物的小故事引入节奏,从而带学生进入课堂,让他们在感受节奏旋律美的同时,也唤起他们对环保的关注。我在这堂音乐课里融入了生命教育,课堂上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让学生感受节奏和旋律,分析作品的风格;另一条是暗线,即情感线,让学生在音乐中走进绿色,感受自然的生机,同时突出环保的重要性,呼吁他们保护自然。

 

专家点评


国家开放大学生态体验与网络社会研究部室主任 刘惊铎:

马老师的课做到了心中有学生,追求生命的互动和现场的体现,达到了三重生态的圆融互摄。需要改进的是,课堂有适当的活动,但是深度还不够。例如,当马老师引出旋律和节奏的特点时,第一次是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想象和感受自然,第二次是睁开眼睛再次播放音乐,其实还可以再进行第三次,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旋律,体会自然和绿色的生机。课上给学生讲知识不必面面俱到,有时会显得过多,学生不易消化吸收。



刘惊铎


 

上课题目:《墨色之韵,生命之歌》


□ 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姚霞


教师自评:课上,学生们细致地观察了虾的眼睛、钳子、身体、触须等,也亲自画虾,感受了笔墨的韵味,作品充满了童趣。通过对齐白石作画视频的欣赏,学生也加深了对他的了解,他的艺术成就正是源于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因此课上,学生们感受到了墨色的韵味和温度,从而对生命有更深的认识。我希望找到传统艺术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点,点燃孩子们生命的火花。

 

专家点评


吉林省长春市明德小学教学主任 孙晓华:

这是一堂传递古典文化的经典课,神形兼备,形即美术课,神即生命教育的理念。笔架悬挂、笔洗、眼神、话语等都传递出了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模仿大自然动物的声音、观看齐白石的视频,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注。可以改进的是,学生在观察虾的时候,可以多给予引导,让他们与虾建立交流,明白如何上色,如何表现其形态,这样就带来生命的共振与交流,此时他们画的虾才是他们生命中的虾。此外还可以教学生领悟虚与实的关系,体会情景交融、通感、诗画、音乐等意境,这样对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孙晓华


整理:刘丽 李媛莉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