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所与林泉——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理想模式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山水] 居所与林泉——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理想模式





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凶吉

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


《周易 文言》






观乎天文——文明肇始的自然本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人类文明发端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

差异化的自然本底培育异质的文化基因。


中国地形图


外部封闭

俯瞰中国的地理版图,

东南是辽阔无际的大海,

北部漫漫大漠,

再往北是茂密阴冷西伯利亚原始针叶林,

及封冻的北极冰原,

西边沙漠、盐原、雪山横亘,

西南青藏壁立。

在这样一个几乎封闭的环境里

孕育了中华文明。

因为较少的外部侵扰,

形成持续发展的超稳定特质。



内部辽阔

相较其他人类文明发源地,

古埃及四万平方公里,

古巴比伦六万平方公里,

古印度十余万平方公里。

中华民族栖息地所在的东亚大陆更为宽阔。

无论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以及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

都有早期文明发生的踪迹。

这些区域的总面积在五百万平方公里左右。

辽阔的领图为中华文明的滋生发展

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山川形胜

东亚大陆背山临海,西高东低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分别有三列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地貌繁复,

山地、高原、丘陵约三分之二,

平原盆地约三分之一,

气象阔达,风景迥异。

江河湖泊在其中蜿蜒逶迤,

不仅是早期先民的生命源泉,

更形成中国独特的山水文化。



以农立本

早期先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在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黄河中下游地区,

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农作物生长,

伴随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分工,

农业逐渐取代畜牧业,

成为最主要的生存方式。

人们遵循四季规律,定期的播种和收获,

农业定居点和农业聚落由此形成。

这种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

造就的、典型的农耕文明,

培育了中国人安居乐业、因循守规的价值观念宗法礼序、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这也是中华文明具有旺盛的内在生命力,

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断裂,绵延五千年,

能够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的重要原因。 






观乎人文——人居模式的文化修成




“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也”。

——《礼记 礼运》



远古时代,

人们注意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

原始崇拜和神话传说赋予自然神性,

山水作为自然力的表征,

成为沟通天人之间的

具有人格意义的五岳神君。

天地不仅创造了人,

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变化所形成的秩序

也给人类社会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准则,

即 “ 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 ”。

在历史的进程中,

儒、道、佛三教逐渐奠定了

自然山水在中国的文化格序。


雪景寒林图  [北宋] 范宽



儒——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儒家 “ 尽善尽美 ” 的理想要求人格修养

达成仪度和品格的统一,

所谓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

将山水比拟君子之德,

造就 “ 山水 ” 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迥然地位

当 “ 志于道 ” 的文人士大夫面临仕与隐的选择时

自然山林就成为不二选择,

丘园养素,所常处也;

泉石啸傲,所常乐也;

渔樵隐逸,所常适也;

猿鹤飞鸣,所常亲也。



道——“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

道家崇尚自然之美,

“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自然界的素朴天然是自然而然的,

需要通过精神上的纯净,

达到忘我,去  “意致” ,

在与万物的齐一中去感受天地之美。

道教追求超凡脱俗的 “ 仙境 ”,

将高山峻岭作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在他们看来,仙人无非,

或者耸身入云,无翅而飞;

或者驾龙乘云,上造天阶;

或者化为鸟兽,浮游青云;

或者潜行江海,翱翔名山。



佛——“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

自东汉传入中国,

就与山水结下不解之缘。

山林幽深邃密的环境,

为信徒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的极佳环境,

而信徒对所居之地的营建,

又使得山水从世人不知而成名山胜水。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长有鸟,寂寂更无人。

渐渐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生态内涵——天人合一 + 奉时而动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管子·乘马》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的生产方式,

决定了优越的山水自然生态环境

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因此,古人在与自然环境

进行交往与斗争的过程中,

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界的尊重与维护,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逐渐形成了一套朴素的生态价值观,

建立 “ 天人合一 ” 的价值观念。

请输入标题     bcdef

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

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不麋不卵,以成鸟兽之长。


——《逸周书·文传解》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古人已经认识到

这种 “ 得养则长,失养则消 ” 的生态规律,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谋求与自然环境的共存与共荣,

并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政策及法令。

如先秦时期的 “ 四时之禁 ” ,

一年12个月分别都有

各自的禁令要求和侧重点。

请输入标题     bcdef

仲春二月:是月也,

安萌芽,养幼小,存诸孤……

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礼记·月令》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除了这些明确的法律,

皇帝还往往以诏令的形式

颁布一些规范和政策:

如汉宣帝制定了一项保护鸟的法令。

请输入标题     bcdef

三辅毋得以春夏摘巢、探卵、弹射飞鸟,具为令。


——《汉书·宣帝纪》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还有关于禁猎、限猎、禁屠、禁贡珍禽异兽、

林木保护与植树、

水资源保护等的诏令及措施,

体现出古代社会朴素的生态保护观念。

从农事活动中总结出来的节令 “ 二十四节气 ”,

也成为百姓的风俗节日,

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开展。







文化内涵——沟通天地 + 界定四方





 “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周易·系辞下》



中国古代价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认为,

物质空间分别由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界定,

垂直方向体现天、地、人的 “ 三材 ” 思想,

三者应处在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

水平方向体现 “ 允执其中 ” 的中庸思想,

认为地势变化万千,

“ 均衡界定 ” 是各要素整体形势关系确立的准则。


 “ 三材 ” 思想认为,

天、地、人是宇宙万物间最根本的存在,

是最有价值的,故称其为 “ 三材 ”,

并形成天、地、人、神多层次的文化结构。

在这种万物有灵的观念下,自然界的山川河流

就成为人们寄托天地观念的重要媒介。


雪山萧寺图    [北宋]   范宽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对山川自然的记载远比其它自然之神多得多,

所谓 “ 山无大小,皆有神灵。

山大则神大,山小则神小也 ”。

最典型的如五岳,以山体拔地通天的自然形态

成为百姓告祭、帝王封禅的神山。


千百年来,

人们创造了众多的山水之神,

积累了丰富的山水崇拜文化,

并且这种祭拜山水的传统活动

在自然山水中也刻下了烙印,

形成了庙宇、宫殿等

举行重要祭祀仪式的场所,

在城市中则形成依托山体的城市轴线。



中国古代理想人居环境


中庸思想认为,

万事万物都要恪守中道,不偏不倚,

追求均衡界定。

这种中和的思想

在中国古代风水中有很好的体现。

风水理论最早将“山水”与“城市”联系起来,

它视城市为天地之枢纽,

城市只有处于

 “ 山水相交,阴阳凝融,情之所钟处 ”,

才能获得发展。

最佳宅址选择

最佳村址选择

最佳城址选择


在古代风水选址中,

从一座城市,到一个村落,

甚至到一栋居住建筑,

风水中完美的均衡图式是 “ 龙虎正体 ”,

龙虎之砂均处于穴山两旁,左右对称,

齐来相抱。

风水理论将 “ 正穴 ” 居中,

一切山川地势和道路系统

都以拱卫之势簇拥着 “ 正穴 ”,

整体上达到向心的均衡态势的格局,

正是利用自然山水来界定四方涵义的体现。


晨光中的婺源古村






审美内涵——以人御物 + 以物御人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唐]  张璪



对于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国家来说,

天地万物等一切自然现象

都会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发展,

这在人们心中就会形成一种自然情结。

这种自然情结作用于人们的情感世界,

就产生了相应的自然审美价值。


竹炉山房图   [明]  沈贞


儒家 “ 以人御物 ” 指的是

以人品解释物品的审美习惯,

《论语·雍也》:“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在这里,

 “ 山水 ” 具备了仁者与智者的品质而令人敬重,表现出自然山水被人格化的审美特质;

除 “ 比德 ” 之外,

这种审美思想还扩展为 “ 德 ”之外的祥瑞象征,

如 “ 海岛仙山 ”、“ 天下太平 ”、 “ 江山一统 ” 等,

构成了古代山水城市及园林的独特意趣,

如隋炀帝的洛阳西苑、

北京北海的琼华岛、圆明园的福海等,

都是这种审美价值观的体现。


仙山楼阁图  [明]  仇英


如果说儒家注重 “人化” 自然的审美感受,

道家 “ 以人御物 ” 则表现出

更多重物轻人的特点,

在这方面,

最具代表性的是将亲和自然的美学精神

发挥到出神入化程度的中国古典园林。


关山行旅图  [宋]  关仝


人们寄情自然山水,

修建园林来满足精神需求,

除了利用自然山水修建自然风景园林外,

还将自然山水搬到城市中,

建造 “ 宛自天开 ” 的人造园林。

这种审美意识摆脱了 “ 比德 ” 的精神性功利,

真正发现了自然山水的自身审美价值。

城市营建与自然风景的结合

成为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征之一。

典型的做法是邑郊风景区的兴起,

如杭州的西湖、苏州的虎丘、

扬州的瘦西湖、长沙的岳麓山等等

都是在城市近郊建设的风景胜地。


云自无心水自闲   孙意绘 


中国古代人居环境

营建理念蕴含丰厚的传统文化精神

“ 山水 ” 与 “ 居所 ” 融合相生

造就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宜居家园

山水之志

既享林泉之趣

又得居所之宜

更谋持续之功


给当代城市建设以启示

。。。。。。







[ 中国风土 ]



山水(中国人的人居环境)

营造(中国人的生活空间)

节气(中国人的时间美学)

风土(中国人的风俗习惯)

雅集(中国人的文艺生活)

   



/ 往期精选 /



[话长安]栏目:

  • 大地密码——关中自古帝王都之地理探秘

  • 八水绕长安之古与今

  • 辉煌与永恒——史上最伟大的都城长安-罗马营城比较(上篇)

  • 方城之界——西安城墙历史述略

  • “寺”“庙”大不同,唐庙皆成灰

  • 另一条丝路——你不知道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探秘



[聊市井]栏目:

  • 曾经的雁塔路,曾经的国槐树

  • 2015年西安的1025棵树

  • 朗读违章

  • 梦想照进现实——《梦想改造家》西安李宅探访

  • “微乌托邦”——回坊鸟笼


[论场所]栏目:

  • 转型期的中国与迷失的公共性

  • 公共空间的萌发——古希腊的文明之光

  • 公共空间的典礼——古罗马的荣耀之作

  • 公共空间的繁盛——中世纪的随性时光


[观天下]栏目:

  • 立秋昙现

  • 罗马天际线

  • 美国新总统就要上班的地方

  • 明城 初雪


投稿栏目:


[设计家微坛](业内方家):

  • 非正式城市以及城中村


[青春档随笔](中小学生):

  • 在这里,我感到了清明与温暖

  • 华阴皮影——在这里,我感到了清明与温暖


[坊间杂事记](文艺市民):

  • 五星街教堂小记

  • 长衫


投稿邮箱:sveee@foxmail.com

欢迎投稿,有神秘定制礼物哟!



木作出品


[ 山  水 ]


2017.03.13
(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本平台)

欢迎点击下方“评论”参与讨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文章


内容征集

你好,西安城志的朋友们!
首先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为了让更多优质的、有意思的主题和内容呈现在大家面前,特此邀请各位向我们推荐您所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或热点话题,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令“西安城志”更加贴近大家的生活,挖掘西安本地的场所精神,发出有态度的声音!感谢您的支持!

西安城志团队




长按二维码 立即关注


入标题     abcdefg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