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儿向潮头立——三江两岸潮文化(一)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弄潮儿向潮头立——三江两岸潮文化(一)
大禹“谢幕”的幕后
“疏”“堵”两种文化的冲突(上)


文 / 姜青青
编者按:
初秋九月,钱江潮起。全球目光聚焦“G20杭州时间”。
9月3日下午,,特别引用了“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宋词,倡导二十国集团勇做世界经济的弄潮儿。
如果把承办G20峰会的重任交给杭州,是对杭州这些年来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成绩的肯定,那么杭州正是依靠了“弄潮儿”精神实现了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站在钱塘江边,遥望东浙潮生,一线潮头,翻滚而来,令人不觉豪情满怀。历史时空中镌刻下清晰的“杭州坐标”,时代大潮里澎湃着强劲的“中国动力”。
本期开始我们特别推出杭州文史专家姜青青老师的《弄潮儿向涛头立——三江两岸潮文化》系列,敬请期待!

差不多在良渚文化消失的时间下限,中原文明则开启了一个至今被人奉为“神话”的夏禹时期,而且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就是“治水”。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面对天下洪水滔天的局面,大禹治水的主要做法是“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浍致之川”,就是说,疏通九川让大水流向四海,疏浚田间沟渠让积水流向大河。此外,大禹在天下粮食的统筹安排方面也有措施,“调有余补不足”,使得“众民乃定,万国为治”。大禹因治水有大功,而且有品行、有智慧,在舜帝去世后被天下诸侯朝奉,遂即天子位,开创了夏王朝。
称帝十年后,“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司马迁在《夏本纪》最后的议论中说道:“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名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也许在司马迁写《史记》时,有关大禹事迹的史料就已经残缺严重,尤其是大禹到会稽的诸多事实已经漫漶不详了,所以,对于大禹在其人生最后阶段的叙述,只能是寥寥几笔了,甚至用“或言”的语气表明了他司马迁掌握的史料对当时事实的语焉不详。这就给历史带来了诸多疑问。
良渚遗址
由于那时钱塘江北岸的良渚文化已经消落,古杭州地区的地理位置并不重要,至多是一个过江的“渡口”而已,在当时九州之一的扬州疆域中,钱塘江流域惟有会稽(今浙江绍兴)称得上是一个区域中心。所以,大禹东巡来到会稽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但是,、军事和文化均要强势的中原地区,是一个偏僻蛮荒之地,而大禹东巡为何千里迢迢跑到这个僻壤来大会诸侯?在会稽大会诸侯又算计的是哪些方面的重要功劳?大禹东巡来此的目的究竟又是为了什么?
模糊的史事已经遥不可寻,只有求诸后世的方志野史,甚或神话传闻,方可略见一二。
“杭州”一名初见于公元589年,即隋文帝开皇九年平陈以后废钱塘郡而置杭州,由此发端沿用至今。然“杭州”名称的由来,则传说是夏禹治水,会诸侯于会稽,至此舍舟航登陆,因名禹杭(“航”“杭”相通),后讹“禹”为“余”。一说大禹南巡会稽,至此造杭(浮杭,即方舟)以渡,越人思之,且传其制,遂名“余杭”。陈桥驿的解释则是:“杭州得名于余杭,也正和越州得名于大越一样。”
记载大禹治水的《遂公盨》铭文拓片
而今大禹要去钱塘江南岸的会稽,却又为何要舍舟航登陆于钱塘江北岸?看来,几种传说中,还是“造杭以渡”的说法比较合理靠谱。但不管怎么说,大禹的到来,给杭州带来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字,而且,还具有名人效应,估计后来秦始皇来杭州,也是循着大禹的足迹在杭州缆船停留,并打算由此渡过江去的。
当然,大禹的史事总是让后人充满了疑问。他的“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浍致之川”,在当今严谨的考古学家眼里,好像根本没有这回事儿,因为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根本不足以人工疏导正处于洪水泛滥的大江大河,而且,有充分的地质资料证明,当今中国境内的著名大江大河,其河道基本保持着原有自然形态,丝毫未见有一定规模的人工痕迹。
不过,今人未必能够理解古人的做法和说法,大禹治水以今人的视角和认知予以彻底抹杀,也是不靠谱的。先秦典籍如《尚书》《禹贡》《诗经》《孟子》等都说到大禹治水的事,2002年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西周中期青铜礼器“遂公盨”(又名燹公盨),其铭文记述了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献。专家认为,这件青铜器在文物例证中最早证实了大禹及夏朝的存在。而以《史记》的记载来看,大禹的主要历史功绩就是治水,他之所以为诸侯所拥戴而即帝位,主要也还是靠治水安民的这一政绩。承认大禹治水,也即能为我们今天合理地去解释大禹为什么要来到僻远的会稽,并且要在此大会诸侯。
屈原《天问》向大禹功绩发问: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应龙何画河海何历?
在当时,黄河、长江都是大禹治水的重点,而大禹到会稽也有治水的目的,这就是《越绝书》上所说的:“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清人顾祖禹说:浙江“亦曰浙河。《山海经》曰:禹治水至于浙河。庄翼云:浙河之水,涛山浪屋,雷击霆砰,有吞天浴日之势。”以会稽边上的钱塘江来说,它对于人类的主要威胁,或者说在当时已需要摆在“救民”的高度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就是潮汐之患。因此,大禹来浙江需治之水,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消除钱塘江的大潮之患。
东汉王充《论衡·书虚篇》认为:“儒书言:‘舜葬于苍梧,禹葬于会稽者,巡狩年老,道死边土。圣人以天下为家,不别远近,不殊内外,故遂止葬。’夫言舜禹,实也;言其巡狩,虚也。……舜至苍梧,禹到会稽,非其实也。实禹舜之时,鸿水未治,尧传于舜,舜受为帝,与禹分部,行治鸿水。尧崩之后,舜老亦以传于禹。舜南治水,死于苍梧,禹东治水,死于会稽。贤圣家天下,故因葬焉。”
清人梁玉绳也认同王充的说法,在他的《史记志疑》中附会道:“纵使禹曾至会稽之地,必是治水时事。”
杭州G20峰会钱江新城灯光秀
这就是说,大禹来到钱塘江畔这一当时的“边土”,巡狩并非其目的,治水才是他要做的实事。以大禹的经历来看,他最为擅长的本事或最具经验的工作,就是治水。所以,当中原华夏大地的洪水已经平息安澜以后,桀骜不驯、狂澜滔天的钱江大潮便顺理成章进入了他的视野,并最终成为他欲征服的对象。而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挑战,大禹肯定也作了充分的考虑,在人力物力上调集了各方力量,所以才会有“大会诸侯”于会稽的事发生,而且还会有为“会战”诸侯“计功”的需要。按照神话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得到“应龙”的协助,这种神龙以其龙尾在大地上凿河开江,为大禹疏通川流。这其实就是把广大民众在大禹治水中的殚精竭力,全部“替换”在了这条“应龙”身上。所以也难怪屈原在他的《天问》中发出了“地方九则、何以坟之?应龙何画、河海何历”(禹分天下为九州是如何界定的?“应龙”凿河开江是怎么做到的)的质疑。
当然,尽管有众多“诸侯”参与,大禹的这次治水仍有可能并不成功,因为钱江大潮的水性和为患,与一般洪水之灾完全不同,如果大禹仍然用“疏”的办法,必将失败,因为钱江潮的逆流而进、忽高忽低的“禀性”,是无法以疏通手段来解决的。后来的历史证明,治理钱江潮恰恰就是用了大禹之父鲧治水的办法“堙”(《尚书·洪范》中说“鲧堙洪水”),“堙”即以修筑堤坝、大塘和围堰等工程来抵御潮水冲击的方法,但一直以来的历史都认为,这也是鲧治水失败的原因。
同样,大禹如果坚持原来他的“疏”之法,在钱江潮面前恐怕就要无功而返了。如果大禹治水的对象主要是钱江潮水,而其结果多半以失败告终,那么,就大致可以解释清楚为什么他要在会稽大会诸侯,并且以一个根本不是理由的理由,诛杀了当地部族首领防风氏。

防风氏究竟缘何被杀??敬请关注《大禹“谢幕”的幕后:“疏”“堵”两种文化的冲突(下)》。

(文章详情请参阅:姜青青主编.弄潮儿向涛头立——三江两岸潮文化[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朋友圈
精彩观点,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

扩展阅读 

1、

2、

3、

4、

5、


留言功能现已开启,期待您的交流与分享
关注“我们讨论会” 
ID:WMtaolunhui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