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成果 | 我会会员葛国顺作品集《生活如歌》出版发行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扬州文艺创作研究”可订阅哦!


        近日,我会理事葛国顺的散文作品集《生活如歌》出版发行。

新书发行

《生活如歌》

著:葛国顺

出版社:上海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2017年2月


名家推介


原生态生活的本色呈现和真情歌唱

——读葛国顺的散文集《生活如歌》

陆建华


        葛国顺自幼喜爱读书与写作,但他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处在一个十分不利于读书与写作的生活环境之中。在《取鱼乐》一文中他写道:“我的老家在里下河水网地区,田多河多芦苇荡大,村庄好似在水上,村庄四周都是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门都靠船。”交通闭塞造成的后果不只是出行困难,更严重的是阻碍了人的智力的正常生长,偏偏他的家庭又是姐妹众多。也是在同一篇散文中我们得知,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我上面的三个姐姐都没有上过学”。此简短的一句话中包含着一个不难理解的信息,如果不是“上面的三个姐姐”,还会有今天的葛国顺吗?后来,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独苗”,父母想方设法让他读书,可是,“每到上学交学费都没有那么爽气过,总要拖几天,等家中凑齐了才能交上去,老师催要时只好逃学……”全是朴实的叙述,没有一句形容词,也没有不堪回首的感慨,我们却不难从中想见其家境之艰难。

       我很早就认识葛国顺,缘于他的一位姐姐嫁给我的一位堂弟。他的这位从小没有机会受到良好学校教育的姐姐,却比许多上过学的女孩子知事识礼、真诚待人,国顺常来看他的姐姐,我因此得以与他相识。在以往十分有限的接触中,国顺的聪明、机敏和风趣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并不了解他的艰难成长史。直到两个月前,他专程赶来南京找我,当面把装订得像模像样整整齐齐厚厚一本书稿交给我,请我为他这本几乎花了一辈子心血写成的散文集写序,我在仔仔细细读完他的书稿后,这才算对30多年前就认识的葛国顺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真实的了解。他给自己的书稿取名为《生活如歌》,虽然这书名比较一般,却清楚地显示了他对写作的认识,特别是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正由于他把现实生活看成是一支绵延不绝的歌,于是,什么贫困的童年,缺少良好教育的青少年,以及过早地走向社会、并且只是在乡村基层单位从事农村行政工作的平凡岁月,这些在常人看来不乏艰苦、单调、琐碎的过往日子,都由于国顺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变而成为一支支动听的歌。

        葛国顺的散文是一种对原生态现实生活的本色呈现,厚厚的一本书稿中,写得生动感人的是那些以朴实文字和真诚态度记述乡情、亲情和友情的篇章,比如《家乡荷》《家乡那片芦苇荡》《我的白菜情结》《父亲教我做人》《我对母亲的无限情愫》《萦绕梦中时,歌吹是临泽》等,在这些作品中,生活诚然是不富裕的,但不乏苦趣、且充满向上的精神力量;文化水准都不高的父母平时言语不多、甚至是木讷的,说不出多少做人的道理,但他们长年如一日地勤勤恳恳、善良做人的一言一行,都给年幼的国顺起了无声的示范作用,让他铭记心中,并以此规范自己一辈子的言行;参加工作后的日子是繁琐而艰苦的,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是那么纯粹纯朴与纯真。无需讳言,国顺的写作起点不算高,他是以真情和勤奋弥补了某些先天不足,他的作品吸引人之处,不在于谋篇布局的精巧,不在于遣词造句的精彩,而在于那种真正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不假修饰的真实与真情。在《忆杜老》一文中,他写老书记杜元坤为农民群众谋福利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不但本人身体力行,常年顶风冒雨奔走于乡村田野为发展农业生产呕心沥血,他还一直督促鼓励机关干部下乡去与农民并肩战斗发展生产,挂在杜老口边上常说的一句话是:“机关不长粮食,有时间还是多下乡看看好。”仅此一句话,传神地写出杜老的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可贵的精神面貌。葛国顺是一名细心的生活观察者,也是一名勤奋的生活记录者。他的写作与名利无关,是现实生活中那许多充满真、善、美的人和事,那些在书斋中苦思冥想无法获得的生动细节,感动了他,让他迫不及待地记下来,写入文章之中,这才使他的散文充满活力,有了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对家乡的爱,对父老乡亲的爱,对朋友的爱,归结到一起是对生活的爱。在国顺的作品中,他用一个“爱”字,不但大大化解了生活中的苦难,还从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发现情和趣。我的老家与国顺的老家相距不远,自然环境、风俗民情基本相似。他在《家乡那片芦苇荡》中描绘的秀美风光,在《拜年那些事》中写每逢春节,孩子们一大早出外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赐赠的虽是爆米花、爆蚕豆之类的简朴食物,但却快乐非凡,待口袋装满后立刻回家,“掏空了再跑出去(继续拜年)”。国顺对诸如此类原生态乡愁往事的真实呈现和真情歌唱,常常会逗引起包括我在内的读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激起情感共鸣。难能可贵的是,当国顺在他的作品中回眸这一切时,他的情感始终是真挚真诚的,没有空洞的装腔作势的抒情,没有为写而写的忸怩作态,这不但表现在具体作品中的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从他的另一篇作品的无意叙事中得到感人的印证。比如他写因交通不便,我们那里的村民长年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之中,偶尔一次划船加步行,花大半天工夫去一趟十多里外的临泽镇,便会产生如过节般的快乐,方圆数十里的村民也因此将去临泽镇称为“上街”。料想童年时代的葛国顺一定有过与父母“上街”、因而前一夜竟兴奋得睡不着觉的难忘记忆。让我感动的是,当长大成人的葛国顺走出闭塞的水乡,终于有一天竟到了曾经让他魂萦梦绕的临泽镇工作,他是这样记述自己的心情:“我从1982年2月由川青镇调入临泽区委工作,有一种‘上街’的感觉”。读到这一句,不知别人作何感想,我真的是心潮难平……

       中国是散文大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秦汉唐明清,从古看到今,曾经诞生过众多散文大家,给我们留下无数传诵久远的华美篇章。但哪一个时代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这么多人投入散文写作,这主要因为时代大发展,全民文化素质有了极大提高,也因为散文这个文体相比较于其他文体更易掌握,这才形成当今全民写作散文的气象万千景象。对于广大业余散文写作者来说,我们既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勇于借助散文抒情叙事,努力为时代记录留影,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把散文真正写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既要努力写作,珍惜自己的作品,更要自觉地在写作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万不可浅尝辄止,刚取得一些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

       广大业余作者在写作散文时,往往是从本色写作开始,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坦诚指出:“本色写作几乎是业余作者开始文学写作的必经之路,其长处是生活气息浓郁,读者也会因作者的真实真诚、文中有一种清新之气,从而原谅了作品的文学性不足。但就写作者来说,不能满足于本色写作,否则,就很难走远,读者也会渐渐失去兴趣。……有些人物、有些故事、有些生活场景写得还算生动,但因为停留在模拟和复制生活的最初阶段,缺少提炼和剪裁,就很难达到深刻。语言也是一样,方言土语可以增加生动性,强化地方特色,但如果缺少必要的选择与提炼,那就只能是小范围的读者觉得亲切,小范围以外的读者则莫名其妙,这自然妨碍自己的作品赢得更多的读者,发挥更大的社会教育作用。”借为国顺的作品写读后感机会,我把这段论述重抄一遍,以和国顺、和众多热爱散文写作的朋友共勉。


2016年9月14日于金陵勉耕斋


陆建华,江苏高邮人。。1963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高邮县临泽中学教师、文教局创作组干部,,,江苏省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现任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汪曾祺研究会会长等职。


名家推介

   

挥洒人生

 ——品读葛国顺散文集《生活如歌》

 十三子

   

      大约一年前的春天在家乡,葛兄跟我说,人老了要找点事情做做,生活充实一点,说他正在整理过去写的东西,准备出一本散文集,想请我当编辑,我听了一再推辞。葛兄的散文我并不陌生,我在报社担任晚报专副刊中心主任时,他经常赐稿,只因我只擅长办报纸,那是我的专业、也是安身立命的饭碗,出书却是另外一个行当,隔行如隔山,不懂的去触碰,哪是乱弹琴。然而又盛情难却,我便由衷地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还不时奉上我的想法与建议,期望为葛兄散文集的顺利出炉派上点用场。期间,葛兄的诸多好友、老师也为散文集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关注葛兄散文集的出版进程。也许是我与《生活如歌》点点滴滴的缘分,当步入鸡年新春便捧上了燃放浓浓墨香的文集,我就像是自己突然中了百万大奖,满是喜悦,替葛兄高兴,更为葛兄的执着、坚持、追求点赞。

      《生活如歌》辑集了葛兄大约100篇随笔、散文,从内容看时间跨度较长,涵盖了故乡、人文、社会、时政、变迁等多重元素,从葛兄成文的角度看,可大致可归纳为“回味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三部分,虽零零总总,断断续续,但以其内容的内在逻辑而浑然一体,刻录了葛兄的身份印记、生存环境、工作经历、生活态度……可以说是葛兄人生足迹的追溯,是一个人大半生最有生命价值的“速写”。也可以说是一部葛兄个人的成长、奋斗历史,是“草根人物”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挥洒人生激情的放歌。

       葛兄出生于特别困苦的年代,儿时经常饥不择食,虽生活在苦水逆风中,但旺盛的生命仍不愁生长,这从他的童年、少年、直到青年时期生活的回味,可见一斑,让我们同龄人感同身受:“我老家在里下河水乡腹部、一大片芦苇荡旁边的小葛庄,河网交错,满眼大河小沟,从小喝芦荡的水,吃芦荡的鱼虾、野菜,是这片芦荡的风雨哺育了我成长(见《家乡那片芦荡》)……记得我上初中时生活困难,每到开学交学费,虽然钱很少,但家里没有,老师催紧了只好逃学。为减轻父母负担,我上学之余张鳅鱼、钓长鱼(黄鳝),晚上打着火把到田野里捉长鱼(见《取鱼乐》)……”葛兄从小受家乡那方惠水的滋养、质朴民风的熏陶和善良本性的遗传,虽经历异常动乱年代,时而遭遇无情折磨:“我家中农,,,我痛苦,感觉低人一等,但也无可奈何(见《那个动乱年代》)……”然而人是有命的,心地善良的人命运自然会好,动乱年代,葛兄却未受多大负面影响。还遇到了一群善良“坏人”的教化:“1969年暑期,,,参加批斗教师队伍中的‘臭老九’,我负责看管家庭出身不好的老师,要求记录他们的一言一行。当时我正待升高中,好奇心、求知欲很强,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不知怎的我发现‘臭老九’个个有学问,出口成章,我渐渐放松了警惕,反倒跟他们亲近起来,悄悄讨教古诗词,听他们讲外面的世界,讲做人道理,我记下了许多他们口授的古诗词,助我考上了高中(见《珍藏的手抄本》)……”冥冥之中天择良苗,不知不觉中,“臭老九”开启了消除葛兄玩童蒙昧的窗户。

      《生活如歌》徜徉在希望的田野上,“清晨,农民眼睛还没睁开,乡镇广播站节目就开始了(见《我与广播自办节目》)……”葛兄因爱好写作,与新闻、文化结缘,又因爱之切、爱之深而痴迷,而爱出道道,继而成为职业、饭碗:“起初,乡里广播站是一个插队知青办起来的,后来乡里想要更好就把自办节目交给当文化站长的我,接手后全靠我一个人拳打脚踢,记者、编辑、播音员样样干,起早贪黑,有干不完的事。说来挺有意思,自那时起,我的人生好像越来越顺利(见《我与广播自办节目》)……渐渐地我‘出名’了,央级或省级媒体经常刊登我与的‘豆腐块’,后来我干了12年区委秘书,再后来走上了领导岗位(见《爬格子》)……”虽然葛兄在每个人生节点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尽人意,但历经坎坷而锻炼坚强,而饱经风霜。正因为风雨兼程,葛兄回味起生活来不乏故事,也自豪不曾虚度时光。

       “回味生活”构成了《生活如歌》散文集的骨架与基础,真实而又厚重,记录了葛兄从幼年到少年的成长片段,再到青春年华的追求与奋斗的澎湃,既感叹人的弱小与在风雨中成长的不易,又看到了葛兄的幸运与时代造化的烙印。如果说“回味生活”是全书的主体的话,那么“珍惜生活”、“享受生活”就成了《生活如歌》丰富的两翼。

       “‘花儿舞起来杨柳舞起来/我们和天空一起舞起来/伦巴桑巴 吉特巴疯狂舞起来/我们在这星空下一起舞起来。歌儿舞起来 心儿舞起来/我们和快乐一起舞起来/探戈摇滚 三步踩尽情舞起来/我们在这星空下一起舞起来’,一曲《今夜舞起来》,道出了初学舞者有点狂的心声(见《学舞琐记》)”也道出了葛兄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声。葛兄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回归”家庭后并未看到他有什么心里上的失落和生活节奏上的不适应,而是他一如既往地喜欢爬格子,同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一种全新的生活,一种全新的追求。葛兄也懂得生活:从前的日子值得回味,那毕竟是过去。珍惜当下,珍惜退下来的生活,让日子过得丰满,抓住人生在不同时期的最高介质,累积生活质量,塑造生命厚度,葛兄投入极大的热情《学电脑》,学跳广场舞,记下《学舞琐记》,《陪爱人听音乐会》享受一次高雅,还赶时尚《开个洋荤拍婚纱》,坚持《晨练》,去验证《奔跑吧生命》,不时《闲话微信》……另一个层面,葛兄也享受生活,寄情山水,赶在跑得动的年龄到处走走看看,领略祖国的秀美山川,江海美景,《漓江写意》《雨中黄山》《灵山观佛》《北京,北京》《美哉长安花》《天然氧吧凤凰岛》……处处洋溢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处处散发着追逐时尚的激情,处处体现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不服输劲头。其实,老有所学,老来贪玩,也是需要激情的,有时也遭苦受罪,但葛兄乐在其中。

      《生活如歌》虽是“自传式”散文集,但细细品读鲜有乏味之感,文字朴实,语言乡土味道浓郁,且在叙事抒情时俗语、俚语得到了张扬:“张鳅鱼的卡是用二尺来长的芦苇做成的,中间用结实的线扣着,线的下端扣着一厘米多长的小花丝(即小铁丝),把蚯蚓剪成段,在草本灰上滚一下别在花丝上,那叫挽卡,一般每人都有头二百把卡,挽好后放在太阳下晒会儿,晒后的蚯蚓粘在铁丝上,下水后才经得起水泡。下午放学后,小伙伴们撑船下草荡去张卡,几步远放一把卡,引鳅鱼上钩(见《取鱼乐》)”,书中如此口语化的表达俯拾皆是,如果没有深厚生活底蕰和扎实文字功底,就没法达到“河水煮河鱼”效果的,葛兄用原生态的语言再现了农村原生态的风貌和劳作生活,读来有滋有味,情趣盎然。

       品读《生活如歌》,可圈可点之处可归纳三个方面:一是写出了真情。所辑文章自始至终贯通于一个“情”字,从记录父母的养育之恩、困难时期家中女孩读不起书、全家支持男孩子上学,到《我给岳父剪指甲》《祝寿》,从《病床前的感叹》到《热心肠的二姐夫》,从《母校念想》《恩师》《忆杜老》到《寻找交往中的情谊》《眷恋老家》,亲情友情恩情,跃然纸上。还有,葛兄的故乡情肆意浓烈,从《家乡那片芦苇荡》《家乡荷》《祭祀先祖》《拜年那些事》等文中,都能读出葛兄现在虽然是“城里人”了,但依然十分眷恋生他养他的那片沃土。

        二是写出了心境。孩提时为求温饱,边上学,边捕鱼捞虾,在家乡的芦苇荡里讨生活,那些儿时的事,从心境看上虽有些幼稚,还有点令人心酸,但这是葛兄和我们这代人的童年生活,看《露天电影》,念《白菜情结》,是心境,也是现实。青少年时期又遇上动乱年代,,入党要牵扯到岳父的家庭成份;明明可以获得推荐上大学的机会,却被有权有势的人顶替了,葛兄只能听天认命。刚做秘书那会儿,由于农村有些干部文化底子差,读稿子读“断”了句子、读“破”了字,窘了坐在台下的秘书,如《秘书趣事》《口误的尴尬》,葛兄写到这些时总是怪罪自己写的文稿不够通俗,也看出了葛兄的能力与心智正在成长中,心境恰如其分。退二线后,葛兄心境淡然,遇事《学会淡定》,也主动融入《早聚》中《又闻读书香》,偶尔《话说圈子》,发点《退休生活感言》,不忘在月朗星疏之时《踱步市河》,篇篇文章说到了人的心里,极易引发读者共鸣。

       三是写出了感悟。《生活如歌》书写的是生活,读到的是感动,这里借用葛兄后记《只因与文字结缘》中的一段话,倒是非常贴切:“生命的美丽在于经历,人生的百味在于品尝。那擦肩而过的缘分,那风尘散落的沧桑,那坎坷留下的冷凉,那刻骨铭心的过往……都因跋涉而艰辛,因执着而拼搏,不是不累而是无畏,不是不苦而是坚强。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乐才是生活,走过才知深浅,品过才知苦甜。跋涉的脚步在路上,在心上;无悔的经历在充实,在饱尝;生命的精彩,在斑斓,在徜徉。人生,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失去。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放弃。有些话说与不说都是懂得;有些人留与不留都是离别。不断的缘分,不变的悲欢;不断的擦肩,不变的离合;不断历练,不变的收获。因为拥有了所以无悔,因为珍惜了所以无愧,因为选择了所以无憾,因为放弃了所以洒脱。”

       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生实如钟摆与倦怠之间摆动……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翅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无息。”《生活如歌》就是一部自强不息,追求不止之歌。正因为葛兄的人生没有倦怠,才《一路坎坷一路歌》,且是一路奋进之歌,一路激荡人心之歌。

                                     2017年2月13日,灯下


       “十三子”,又名秦由人,本名张廷豹。1958年4月出生于上海,家中按长幼排序(母亲生的第10个孩子,另有小妈生3个孩子)第十三。从小随父母下放,当过农民、乡政府文书。得益于改革开放、,返城后当过工人、记者(编辑)、公务员,地级报社,曾任晚报副总编辑。


作者介绍

葛国顺(笔名:草页)1954年7月生于高邮,汉族,,扬州师范学院中文专业。1973年4月参加工作,退休前在政府供职,长期从事文化宣传和政府副镇长,扬州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文艺创作研究会理事。擅长随笔、散文、言论、歌词和论文写作,2016年4月出版安全文化作品集《安监之魂》(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散文集《生活如歌》(上海文汇出版社)。



征稿

欢迎各艺术门类的

创作作品和研究

成果文章




扬州文艺创作研究


主    管:扬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    办:扬州市文艺创作研究会

邮    箱:yzwyczyjh@163.com

小    编:13328126511(大松)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