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拳种——西凉掌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武谈”可订阅哦!
清朝末年,唐殿卿客居扬州,将西凉掌“三拳”及诸器械传给扬州刘襄国、徐文拳、杨恒寿等十多位拳师。再经历代师徒相传,至今已历四、五代,且名手辈出。
 
编者:本文作于1985年9月,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凉掌》一书的前言。作者介绍说:西凉掌是北派少林武术中技击性很强的拳种之一,以丰富多变的手法著称于武坛,在苏、皖、沪一带颇有影响。我师承扬州武术名师田永庚先生。先生出身武术世家,幼承家学,精“戳脚”和“西凉掌”。1936年,先生年二十四,即在江苏省一次国术比赛中夺魁,获奖品银盾一只。先生在日,曾有将西凉掌整理传世的愿望,不料夙愿未偿,竟于1979年病逝。本人不揣浅陋,将先师当年身传口授之西凉掌要诀,结合自己多年练习之体会,编写成集,遂有此书。
  
   
    西凉掌是北派少林拳种之一。它以丰富多变的手法见卓,融踢,打、摔、拿为一体,成为一种以手法见长,技击性很强的独特拳种..故武林中素有“学了西凉掌,打人不用想”的说法。
西凉掌,又名西阳掌,或曦阳掌。该拳种之所以以掌命名,系指该拳种多上肢动作,以掌法为主。
    关于西凉掌的起源,目前众说不一。有人认为该拳种传自三国时代的西凉人马超。马超学习阴阳掌,加以改造而创西凉掌。扬州人金一明先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与拳友郭粹亚合著的《少林石头拳》一书中,则认为西凉掌起源于魏文帝时,为少林僧所创,风行于北方诸省。此外还有另外的一些说法,不一而尽。
而扬州一带的西凉掌“三拳”,是河南名师唐殿卿所传。
唐殿卿,河南武术名师。武林中曾有“南京到北京,神手唐殿卿”之说。据老一辈拳师相传,唐师“人瘦而矮,手长而眼大,手极灵活。每与人搏,常以手法巧而取胜”。唐师年轻时随山东米师傅行镖,并学习查拳(米师傅练查拳),走南闯北多年,深得诸家拳法精要。清末,枪炮巳开始大量使用,镖行生涯逐渐衰微,遂自行解体。唐师便到当时很富庶的古城扬州,住在扬州教场一带,传拳授艺。所传拳种有西凉掌“三拳”、查拳等。人每问他西凉掌拳种学自何人,唐师总笑而不答。而问起其他诸拳,皆叙其根源。加之米师傅之子米传宗后来也随唐师学西凉掌“三拳”,于是,后人皆认为西凉掌“三拳”系唐师所创。

唐殿卿塑像

今之扬州西凉掌“三拳’.是唐师学了西凉掌,为授拳需要,集各家手法之长,以西凉掌为母拳发展而成。
清朝末年,唐殿卿客居扬州,将西凉掌“三拳”及诸器械传给扬州刘襄国、徐文拳、杨恒寿等十多位拳师。再经历代师徒相传,至今已历四、五代。所以,西凉掌在扬州一带很普及,且名手辈出。在历次江苏省及扬州地区武术比赛中,都有练习该拳种的选手获胜.现在,西凉掌“三拳”除了盛行于扬州外,还流传于镇江、上海等地。
唐殿卿当年在扬州传授的西凉掌“三拳”:一曰青毛狮拳(又名夜战八方),二曰石头拳(又名七星梅花势),三曰西凉掌(又名曦阳掌)。下文所说西凉掌,即指唐师所传西凉掌“三拳”。
西凉掌动作灵活快变,拳脚并用。汇擒拿、拳术于一体。内容丰富,技击性强,攻防动作合理紧凑,并以丰富多变的手法为特点,使其别具特色。发劲时,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内外结合。刚柔相济。力发于腰,输于四肢。既强调以巧取胜,又要求掌上的力度和硬功。理论上有三节明,四梢齐,五行闭。内三合,外三合之说。
在技击上,西凉掌主张用“接手法”。闪避进击,手决制手慢,强调一个快字。  “对方出手我出手,见缝插针走前头。指上带打下,使之无招架”。出招要求促、刁、快。促,即是靠近打。越近越好打,越近越易打得狠。刁,即是假。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指上打下,使对方对我的攻势判断错误。快,就是迅速。要做到眼明手快,遇机即打,寻机而打。实践上,要求上身紧凑,下身灵活。紧封门户,灵活步法。达到以身助臂,以臂助掌,一动无有不动。 
西凉掌尤以掌法见长。掌灵活多变,可打,可拍,可刁,可拿,可抓,可点穴,用掌指击人,接触面小而创敌重。西凉掌掌法颇多,往往此手封、彼手打。一手上架、一手护裆,前手出击、后手护胸肋。最为突出的是在行拳走势中常常上掌、下掌、左掌、右掌、明掌、暗掌互相结合,连为一气,排山倒海般滚滚而发,加以结合擒拿、点穴、下踢、上打、身挨、肘靠,周身关节处之头、肩、肘、手、膝、胯、足皆为击打之具,四出击敌,令人难以抵挡。谚云“学了西凉掌,打人不用想”,正此谓也。
西凉掌除了以手法见长,还善于用腿。行拳走势中常常是手到腿到,手出击头,脚起撩阴,指上打下,弹腿、摆莲腿、里合腿、缠丝腿、旋风腿,神出鬼没,防不胜防。尤其善用膝法和震脚,一步一膝,连环发击,配以手法,手脚并用,出其不意地击中敌人。    .
西凉掌的套路招势清楚、节奏分明、身法多变、刚柔相济,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套路中击响尤多。人称“西凉掌一百零八响、三十六响一合(手脚并响)”。整个套路演练起来声形兼备、动静相参、此起彼伏、气势磅礴,在武林中独树一帜。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侪辈共担此责,诚邀您加入“武谈”,从今天开始,让改变成为可能。


 声明:本微信部分内容为“武谈”微信订阅号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未知,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