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巧琢,颂千年素雅——浅说五代寻阳公主墓木雕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1975年在邗江县西的蜀岗之上发掘了一座五代大墓,其规模之大,结构之严整,不难推断墓主人地位之尊贵,但是在随葬品当中考古人员却发现,多数为木质器物,却无金银之物。这些木质随葬品制作相当精美,用刀简练、线条流畅,栩栩如生,上面还残留或多或少的墨线、铅粉和朱红颜料的痕迹,彰显了工匠娴熟的雕刻技法和造型能力,体现着五代时期木雕工艺逐渐从秦汉时期的朴拙之气渐向唐宋精巧入微风格转变的特点,经历了隋唐时期的大发展之后,木雕对于细节的处理更加精妙,对于人物、动物神态表情以及服饰的雕琢也更加灵动。

说到为什么墓中有如此多的精巧木作之物,这多源于墓主人寻阳公主自身的雅韵风骨。昭君出塞此类的以婚姻缓和融洽两国关系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着实不少,寻阳公主便是一例。五代时诸国纷争,战乱频仍。位于东南的吴越和扬吴两国便常因边界问题连年征战,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为了缓解两国局势,扬吴寻阳公主便下嫁吴越。

扬吴以扬州为中心,经济较为富庶,寻阳公主到吴越之后,便在当地推广扬吴先进的医药手工技术,深得百姓爱戴,两国之间休战达几十年之久。同时寻阳公主生活相当简朴,其墓志铭上说:“不以公闱之贵骄人,不以奢华之荣傲物。”故而墓室当中以木器居多也是符合公主至雅至简的风雅操守。

千年乐音,至朴至雅

寻阳公主虽然生活节俭,但是颇爱音律,故而墓室中出土的乐器较多,诸如笙、瑟、阮、琵琶、方响架、拍板等一应俱全,虽多为明器,但并不妨碍我们一窥五代音律乐器之状貌。

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曲颈琵琶,这是我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出土的木质琵琶。此琵琶,长55厘米、宽19厘米,器身实心,造型整体古拙雅致,线条如流水,整体为素面,木料原有的紧致纹理清晰可见,其上原来应该有斑斓多姿的彩绘纹样,随着时间流逝,纹样早已斑驳难辨,但是反而彰显出历经千余年的古风古韵。更为特别的是,这件琵琶四支弦轴分处左右,琵琶的颈却是向后成90度弯折的“曲颈”。

正是这一曲颈才显露了此件乐器的渊源。古代琵琶分为秦汉子和胡琵琶两种,前者历史较古,秦汉时期已然出现,颈为直;后者则是南北朝时期由波斯,经由新疆地域传入中原,颈为曲。琵琶在古乐中地位颇重,王建《宫调》中云“琵琶先排六么头”,“六么”是以琵琶为主要乐调的曲调,至隋唐时期,琵琶已成为乐器的首席,演奏师也享有极高的地位。


寻阳公主墓中此件琵琶发现前,国内并无此类实物,我们只能在敦煌的壁画上略见其浮影,只有日本正仓院中方可得见唐-五代的琵琶实物相貌,此件器物的出土着实弥补了考古界的一项空白。

诸般貌状,瑰丽灵动

寻阳墓中出土最多的当是各色木俑,可分为男俑、女俑、动物俑及神怪俑。其中的人物俑,整体造型、服饰基本上承袭了唐代人物的艺术风格,身材匀称、仪态庄严。男俑有执盾武士俑、昂首执笏俑、跪俑、戴风帽和戴幞头俑多重形制,神态多为自然肃穆,造型饱满,神情庄严,体现出五代时期木雕在人物表情上的准确拿捏和精进。

女俑则分为着衣俑和侍俑两类。前者衣袍大多腐化,但其四肢可以自由活动,整体比例相当匀称,可见当时工匠对于人体结构的认知已然较为纯熟,否则此类着衣之后的人俑不可能拥有如此完美的比例,至于此类木俑的身份,学者大多认为此为舞俑。后者多为高髻,两侧贴鬓发,其发髻上多发现有四处小孔,起初功用不是十分明确,随着考察的深入,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尊保存完整的侍女俑,发髻上保留有两片叶形银饰做工甚为精美,而小孔则为其嵌入之处。

动物俑的数量也不再少数,既有常见的家畜,亦有青蛙灯常见之动物,其造型大多简约,刻画手法精炼,聊聊数刀便可体现动物活灵活现之貌状,可见当时工匠对现实观察之细腻,雕刻功力之深入。

但是寻阳公主墓中代表性的并非人物俑,亦非动物俑,而是神怪俑。五代时期,战火连天,百姓希望借由神灵得以庇护,王君希望借由神灵加强统治,故而此时多见神怪塑像,墓中随葬品也是如此,一则镇墓,一则祈求国泰民安。寻阳公主墓中便出土了十余件此类木俑,多为人首而兽身,人首表情多祥和静谧,兽身则灵动鲜活。

其中最为精妙的一件便是双人首蛇身俑,身体部分犹如双蛇交缠,呈圈装树立,造型古朴。此种形制在国内亦属首次发现,其源头当有二,其一古时吴越,扬吴一代林木茂盛,蛇时常出没,人们颇为敬畏,被认为是灵兽,采取蛇身造型多有辟邪驱害的寓意,其二此类人首蛇身的造型在古代多指向人文始祖伏羲女娲,马王堆、新疆阿斯塔纳古墓地等多处出土文物中早有显现,其寓意在于生息繁衍、太平祥和。

寻阳公主墓中木雕为千年前的物件,何以千年不腐,这要从其材质说起的木雕均为桫木制成,千年杉木为桫,因为数量稀少,今天已经颇为罕见,其地刚密,柔中有韧,纹理通直,这便赋予木雕古朴的韵味。正是因为桫木千年难腐的质地特点,使得我们可以得见五代时期木雕工匠的高超技艺,也借由此得以体悟寻阳公主素雅风骨,同时也展现了五代时期音乐、艺术以及丧葬习俗,千年前人们生活和心理的风貌便在这些洗练而精准木雕线条中跃然眼前。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