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奥运会零距离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八月份我的好朋友一家去北京鸟巢亲历了奥运会的比赛,我还给他做了节目《我去北京看奥运》。那时,我就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去跟奥运会来个亲密接触。在这一年3月,我去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报道了我县残疾击剑运动员叶华备战奥运的情况;5月,在扬州报道了奥运火炬手传递火炬的盛况……我离北京奥运越来越近了!


残奥会礼仪小姐(我拍的)




01



2008年9月上旬,我跟残联领导一行共四人从扬州乘Z30火车晚发朝至奔向北京,此行就是报道我县残疾击剑运动员参加残奥会的比赛。睡在靠车厢顶的上铺,听到风吹铁皮的沙沙声就像落雨一样。火车在黑夜里奔跑,中间好像在灯火通明的徐州火车站停了一下。我不仅带上了190的摄像机包括装它的拉杆箱以及三角架,我还特地跟鲁借了一部DV掌中宝。万无一失,谁知道咱小地方人到首都北京报道奥运会会遭遇什么呢?也许跨出这一步就是最大的勇气,也许未知的前景才更让人兴奋。


02


翌日清晨,第一抹阳光照进车厢,北京到了。然后就联系家乡在北京的能人。中午一顿丰盛的午餐。下午我们就到北京鸟巢去熟悉地形。我的朋友老沈叫我们稍安勿躁,巧合的是我们还碰到了江苏卫视的新闻记者谢学敏,他们一直住在宾馆,也是很难进入残奥会比赛现场,一些视频资料都是动用他们的资源跟央视调取。这天下午,我心里有些恐慌,我们能完成任务吗?(其实,这完全是我们给自己提出的一个苛刻的要求。)2008年,我30几岁,现在想来,那时还挺有使命感的。就像在心中默默念叨,记者你是无所不能的!(好笑)


03



翻开2008年9月14日的日历,就会发现这是这一年的中秋节。这天,老沈通过武警通道把我们带进了奥运体育中心,作为对记者的基本磨练,就是你总要在不同的环境与条件下,想出不同的办法。老沈就是我的办法。1998年,我们第一次在北京见面,我跟他在北京武警总队宣传部的电视编辑机房待到了深夜,他跟我讲拍摄,讲编辑……故事人物化,人物故事化。对面的三里屯的树林吹来哗哗的响声。十年后,我跟老沈在北京残奥会的现场。再十年,我在看里约的奥运比赛勾起我对2008北京的回忆。



2008年9月14日,北京国家体育馆击剑现场。体育馆门前广场几十面各国国旗迎风猎猎。,,我站起来想拍一个画面,便衣立即示意我坐下。真的是有备无患,我跟鲁借的DV掌中宝发挥了作用,当然我的190是进不了现场的。这是最顶级的国际比赛,击剑队员都是世界顶级的运动员。我们的叶华能拿到奖牌或金牌吗?


04



I HAVE A DREAM!每次报道叶华比赛的时候,我的心头总会涌起这句话,来勾勒她人生拼搏的意义。“我有一个梦想。”幸运的是,我从叶华开始被挑选为江苏省残疾击剑队运动员时就跟踪了对她的报道。她的教练是奥运会冠军栾菊杰的启蒙教练庄杏娣,我第一次采访她是在南京体育学院。我为叶华每一个进步而欢呼,直至她踏进北京残奥会的比赛现场。而每一个进步后面要包含多少的汗水与泪水呢?2008年3月,我在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采访叶华时,她说她的胳膊因为长期挥动击剑而粗壮无比,对于爱美的女孩子来说,这又是多么尴尬与难过的心情呢?


而跟随叶华的比赛足迹,我们也提升了自己的报道能力。9月14日的赛场,我们拍到了叶华比赛的珍贵镜头,她的搏杀,她的怒吼,她的坚持,她的失落,她的喜悦,她的忧伤……唯有体育,唯有现场,才能更好地传递人类的精神与情感,电视在这里就像乘风翱翔的鸟,畅游水中的鱼,奔跑草原的狮!


05


叶华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她改写了扬州残奥会体育的历史。我们也为走进奥运赛场而自豪,我们同样是赢得了另一领域的胜利。回首,竟是如此丰饶。今天,在宝应白田路的街头早晚时间,一位依然青春活力乘着电动残疾车的女子,她就是叶华。你会知道她那段精彩的奥运经历吗?那个最美好的年代,做出过最美好的梦。那个片名——《剑花飞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