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玉器代表作品赏析——清代《大禹治水图》玉山子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大禹治水图玉山子”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多公斤,是中国玉雕史上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耗时最久、器型最大的玉雕作品,它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是清代扬州玉雕的巅峰之作。

 

“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刻画的就是禹率领大众开山的场面。在山的前三面,雕刻家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结合玉材的形态,灵活安排人物,遍山古木苍松,重山叠蟑,流泉飞瀑。

在险峻的山崖峭壁上,聚集着成群结队的劳动大军,凿山导水。他们有的用锤钎凿石,有的用镐刨砂砾,有的用简单的杠杆机械提石打桩,再现了大禹率领民众改造山河的壮观场景。

关于这件玉雕杰作的诞生,还要从玉料的开采说起。乾隆年间,新疆和田地区的密勒塔山中开采出了一块重达7吨的特大玉石,这块大玉石色泽青绿,质地细腻,光润如脂,且体量罕见,世间难求。年过六旬的乾隆得知此事,即下旨将玉料运入京城。

京城与和田相距一万一千里,当年,将这块7吨的玉料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完整地运到北京,堪称奇迹。据清代一首名为《瓮玉行》的诗描述,运送一块大玉料,需要使用轴长超过11米的专用运输车,前面用100多匹壮马拉车,后面有上千名役夫扶把推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遇到冬天则泼水结成冰道在上拽运,每天只能走七八里地。玉料运抵京城,用了至少3年。

玉料入京后,被送至内务府造办处,见到这块玉料,乾隆想起了自己极为中意的宋画《大禹治水图》。大禹治水成功,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和爱戴。乾隆皇帝希望自己也能像大禹一样,千古留名,于是下旨,将此画作为玉山子的主题。

清代《造办处活计档》中,详细记载了它的策划、设计、制作全过程:《大禹治水图》玉山子,是以宋人《大禹治水图》为蓝本,经造办处如意馆初步设计,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二月初十画得正、背、左、右四面纸样,由如意馆画匠贾全照图式在玉材上临画,同年三月二十七日造办处拨得蜡样。 

画稿与蜡样完成后,接着就是琢制了,那么《大禹治水》交由什么地方来雕刻呢?当时的造办处,荟萃了中国玉雕艺术的各种人才,是中国最大的玉器加工地,同时,外地也有一些接受钦定琢玉任务的城市,像苏州、扬州、杭州、凤阳等。当年,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造办处苏州的玉,作以精巧见长;扬州的玉,作以大取胜。”也就是说扬州的玉雕艺人,特别擅长加工大型玉雕。 

说到大型雕刻就不可不提山子雕,山子雕是一种把圆雕、浮雕、镂雕、阴刻相结合的雕刻方法,注重因色设物、随形施艺,把人物山水,亭台楼阁,花鸟鱼虫,合理安排在一个立体的多重画面上,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富有诗情画意,是扬州玉雕的代表作之一。

经造办处官员与匠人反复讨论,确定交由扬州的两淮盐政玉作坊。经乾隆皇帝批准,将玉料与蜡样由京杭运河发往扬州。 

闰五月初七两淮盐政收到造办处公文、蜡样、玉料后,“以奉发蜡样,恐日久融化,故照发到蜡样刻成木样一座”。此后,遴选当地最好的玉工,分成几班,昼夜不停地赶工,用了7年的时间,据估算,其总工程量约为十五万个工作日。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八月十六,玉山完工后,又派专差护送回京。 

玉山子回京后,又经过了一年的精琢,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帝阴文篆书“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背面上部阴刻乾隆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功垂万古得万古,为鱼谁弗钦仰视;图画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配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底座。经过三年运输、八年雕琢,共计十一年时间,这件作品终于完工。 

玉山背面刻所刻的《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除了歌颂大禹了大禹治水的功绩,还描述了玉山制造的本末和目的,并且告诫子孙,勿只为追求珍玩,再做类似的事。

关于玉山子置于何处,乾隆经过费心思忖,决定将它置于自己当太上皇的居住地——乐寿堂,于是《大禹治水图》玉山子自清朝乾隆五十三年(公元 1788年)起就在北京故宫的乐寿堂内高高伫立,两百多年来,一直展示着它那看不尽的风姿。



扬州玉器网开通了名叫《传习录》的手机论坛。无论是玉雕大师,还是玉器爱好者、收藏者,都可以经由手机拍摄、上传图片、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藏品。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或点击扬州玉器网微信号底部菜单中的“传习录”,可以直接登录,发表您的作品、您的话题、您的藏品。



微信扫描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登录网上社区《传习录》

这是小伙伴聚会的地方,

图片、作品、话题都可以在这里交流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