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挽诗:飞来之笔,别有意趣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逆挽诗又叫逆转诗、抑扬诗、陡转诗、雅俗诗。逆挽诗的最大特点是作者在它的开头,故意以极其普通的语句下笔.给人造成一种平淡无奇、甚至是大失所望的感觉,可到诗后,尤其是结尾,却以出人意料的飞来之笔逆转成奇蜂之势,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把读者引入一个崭新的诗歌境界。逆挽诗别开生面,不落窠臼,让人耳目一新,体现构思之巧妙。



逆挽诗之铺垫式


所谓铺垫式(拨叶寻花),是指故意先用数字作铺垫,使诗的前半部显得通俗易懂、平淡如水,最后却用警句作结,使全诗平中出奇,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体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之妙。


《鸡叫》

【宋】赵匡胤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


这首诗前面两句淡而无味,让人看之昏昏欲睡,逆转之后两句忽然豁然开朗,蓬勃而出,大气毅然而生。


逆挽诗之巧补式


巧补诗、妙补诗,逆挽诗之一,犹如续字联。就是在命题写诗或作联条件、背景一变再变的情况下,使得写诗人或题联者穷于应付,这主要考察考咏诗或题联之人随机应变、善于圆说的应景捷才。


《补商人诗》

【清】金农


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初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


相传,清代金农寓居扬州时,曾于平山堂上宴客,乃以“飞”、“红”二字吟诗为酒令。有个商人作诗功底较浅,下笔写了一句讲不通的诗:“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是白的,怎么成了红的?金农马上为其修补,前补三句成七绝一首:“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初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这首化腐朽为神奇的诗,可谓“死句”亦能救活!


逆挽诗之波浪式


波浪式是逆挽诗最为巧妙的一种,诗句意思一转再转,给人造成迂回曲折、豁然开朗之感,诗之构思奇趣尽显。


《祝寿诗》

【明】解缙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奉至亲。


明代才子解缙,思维敏捷,聪颖过人。据说一次解缙给一位老太太祝寿,吟诗以贺,劈头一句是“这个婆娘不是人”,众宾客顿时大惊失色。就在气氛紧张的时候,,解缙接上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老太太转怒为喜,满堂笑逐颜开。可是不等大家笑完,解缙的第三句又出“儿孙个个都是贼”,把刚缓和过来的气氛又弄紧张了。这时,解缙不紧不慢地来了第四句“偷得蟠桃奉至亲”。此诗两次逆转,每部分的前一句语意浅俗,后一句则笔锋一转,堪称点睛传神之笔。


逆挽诗之解疑式


解疑式,顾名思义,就是先有意设疑后再释疑,形成新奇的意境。解疑式与巧补式相似,巧补式是修补别人设置的障碍,解疑式则是自己故意构造存疑的场景。


《雨天祝寿》

【清】郑板桥

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李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有一次,他应邀参加好友李君寿辰宴请。怎奈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宴后,主人捧出文房四宝,诸宾客相继献诗、作画贺寿。最后,轮到了郑板桥。只见他提笔就写下了“奈何”二字。“奈何”是身处困境、不知怎么办的意思。周围观看的人不由得心里纳闷:贺寿理应写些恭维之词,少不了吉庆之言,怎么能以“奈何”二字起句?这时,又见郑板桥接着写了“奈何”二字。此时,主人见了,也暗暗称怪,但又不好意思说什么。郑板桥写罢两个“奈何”后,接着又添写了“可奈何”三字。此时,大家不由得面面相觑,有些人也顾不得礼仪而纷纷议论起来,也有人开始指责他。但是郑板桥毫不理会,蘸了蘸墨,继续挥写下去,顷刻间一首绝妙的贺寿诗写成了: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滂沱雨祝李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众人一见此诗,真是别具一格,禁不住拍案叫绝。


逆挽诗之扬抑式 


以上几种逆挽诗都是先抑后扬,其实,逆挽诗中还有一种先扬后抑的,前面写得很文雅,富有诗意,后面忽然粗俗,造成一种幽默的效果。


《咏雪》

【明】李开先

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

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明代李开先《一笑散》记载了一首咏雪诗,诗云:“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此诗头两句煞有介事,一板一眼,“六出”、“九霄”、“琼瑶”,何其典雅,富有诗意,然而三四句却突然来了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由雅入俗,正是这种急转弯,创造了一种幽默感,令人解颐。


◎本文由【大道知行】编撰整理,参考书目为《中国古诗词精讲趣赏》,转载请注明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大道知行】

                                  

拆字联:字字别有洞天


无情对,领略汉字的无穷妙趣与博大精深


“炉瓶三事”: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