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约会方式影响了中国人一千年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 古琴笔记




约会,约谁?怎么约?


宋人给了一个答案:携琴访友。


本来只是约会这件小事,结果发展成了一个经典母题,一种社会行为。


书画上有,瓷器上有,漆器上有,雕刻上也有……


从宋代开始,携琴访友不仅成为一种约会方式,而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把休闲娱乐、自然山水、自我发现串联在一起,一直延续到民国,构成几代人的生活乐趣。





1
谁在赴约?


男主多为中年男子,衣着素朴

但通常携琴的都是小琴童



明 文徵明 携琴访友图 局部)  





(清 上睿 携琴访友图 局部)



2
如何判定赴约者?



古代皇帝出行,有茶童挑着茶镣子,有琴童抱着琴,各种助理各司其职,一应俱全。


能随身携带专业的琴童,主人一般为士(zhong)大夫(chan)或皇族阶层,要么是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要么是皇族官吏。




(清 郎世宁 弘历观画图  局部)





3
如何约?



翻过很高的山,看过许多的云,走过很多的桥

只为了弹琴给一个人听


(清 上睿 携琴访友图 局部)




4
约得谁?



家住云林深处,庭前有松有竹

门外水

草丰美,焚香读书打谱


( 清 上睿 携琴访友图 局部)



(明 文徵明 携琴访友图 局部)




5
为何提琴赴约?



好比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行,在山水云烟中行走,本身就是一种与自然亲密的互动。


再者,知音难寻,两个人的清欢,或者一群人的狂欢,都是排解孤独、安放内心的途径。


(黄山寿 携琴访友图)



从宋朝范宽、明朝文徵明、戴进、清初王翚、“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等,再到民国张大千、黄君璧、齐白石、傅抱石……


《携琴访友图》这个经典题材在不同的画家手里沿着同一条路走了一千多年,山水画中的人文精神从未中断。


携琴访友和登高、听泉、赏月一样,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经典的母题,代表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处世态度。



(清 上睿 携琴访友图 局部)


这是宋代以来最浪漫、最富人文气息的约会方式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琴弦已待,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END









【课讯】2017年 古琴 春季班  报名中




「 课程详情 · 点击阅读原文 」


后台回复 古 琴

获得更多古琴系列文章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