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平:情系农业发展,反哺一方乡亲(2015南通“三名”“三创”人物系列报道)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导语:


5月23日,在南通首个企业家日上,“张謇杯”南通杰出企业家和2015南通“三名”(名企、名品、名人)人物、“三创”(创业、创新、创优)人物隆重揭晓,共二十位企业家获此荣誉。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先贤张謇“实业报国”精神,宣传、推广所有获奖者的优秀事迹,苏商会全媒体中心将对“张謇杯”南通杰出企业家和2015南通“三名”、“三创”人物进行系列深度采访报道,为大家集中展示南通经济领域创新创业发展成果,为全面完成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南通贡献一份力量。

 

他(她)们坚守实业,积极转型,他(她)们锐意创新,运筹帷幄,他(她)们是南通经济的坚实脊梁,是南通这座城市的荣耀和骄傲。


第三期人物:2015南通“三创”人物——海门市旺盛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建平




曾建平:情系农业发展,反哺一方乡亲

文/苏商全媒体记者顾璐璐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一件事情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要寻求改变,生活如此,工作如此,人生亦如此。当一个人贫穷到一定程度时,是默默接受听天由命,还是力争改变打破常规?在南通海门市,有这样一位企业家,他用他的经历向我们诠释了人生也可以这样!

 

从一无所有到坐拥几十亿资产,从一根扁担卖水果开始,到经营涵盖水果种植、仓储、物流、经销等全产业链的“水果王国”,他用了36年的时间。出生在南通市海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不甘心贫穷一辈子,带着一根扁担,他走上了经商之路,作为一名草根创业者,他坚守农民本色、扎根农业生产,几十年的辛勤打拼让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成为乡亲们眼里的“小老板”。他就是海门市旺盛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建平。

 

致富带动众乡亲,让种的人小康


1980年,曾建平从三和初中毕业后,先在家务农,日子过得清苦。年轻的曾建平不愿“脸朝黄土背朝天”干一辈子,他萌生到上海赚钱的念头。曾建平瞒着父母,到几里路以外的农场摸田螺,靠着一根扁担和两个箩筐,挑到上海各大菜市场叫卖。第一次,他赚了20多元钱。他用这20多元从上海批发了苹果、桔子回到海门来卖。虽然辛苦但收入远比在生产队“挣工分”强得多。

 

1983年,曾建平只身来到盛产苹果的烟台,用家中所有的积蓄批发了整整一卡车苹果。运回海门后,曾建平以低于市场价一毛的价格转卖给周边的水果商贩。短短两天时间,曾建平就赚到了以往需要3个月才能积攒的收入。初战告捷,曾建平雄心勃勃,他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先后赴安徽砀山、山东莱阳、浙江黄岩等水果产地,与当地的批发商和果农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

 

瞄准市场,步步为营。这几年来,曾建平先后建起了“绿海”、“ 旺盛”等4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面积达1.5万多亩;办起了由12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组成的“苏合”合作联社;在海门市区及南通市建立了5家平价直销店,吸纳300多名农民进区、进店打工,年均收入2.5万多元。他还在上海、南京、南通、扬州建立了几十家果品专销店。2015年,旺盛品牌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并实现年营业额23.4亿元。

 

曾建平是农民的儿子,他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他常对自己说,富了以后,千万不能忘了乡亲。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一旦需要增加人手,曾建平总是优先想到周边的邻居。

 

“把农民带动起来,很多人说这是理论。但我认为,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如果我去感化他,真真切切的做给他们看,他们自然会相信我,信任我。农民富了,大家富了,社会就稳定了。”曾建平说到做到,2008年,他在三南村从事葡萄种植后,一下子吸收了100多名村民到葡萄园打工,每月定时发放工资,使农民成了标标准准的产业工人。目前,在他的水果加工厂、物流中心、直营超市工作的村民就有700多名,加上生产基地的临时工、季节工,超过了4000人。他还牵头组建合作联社,带动6000多户农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建好一个园区、打造一方特色、致富一方百姓,曾建平“水果王国”的梦想还在延续。

 

谋变而动,力挽狂澜



 

探索新产品:好的产品永远是企业生存的源动力,制造企业如此,农业企业更是如此。曾建平先后与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联系,引进了一批葡萄、蔬菜、草莓、猕猴桃新品种,示范推广了葡萄避雨栽培、基质无土生产、喷滴管、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适新技术,培育认定了2个绿色食品,注册的“旺盛”、“绿海”2个商标成为江苏省著名商标。

 

嫁接互联网:在“互联网+一切”的大背景下,对互联网或传统农业企业而言,“互联网+农业”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如此大的“蛋糕”摆在面前,曾建平哪有拒绝的道理,但对于初中毕业的他而言,互联网既熟悉又陌生。“互联网+农业+基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生手不要做,熟手不要放。我们一定要把农业做成产业化。”2011年,以便利、生鲜为主导,线上线下一体经营的苏洪鲜食应运而生。“我们为苏洪鲜食的客户建立微信群,为他们设置价格区间,让每个苏洪鲜食的客户成为网络销售的一员,让生意依赖于人,而不是快递公司。”

 

谋求产业链:尽管生鲜市场容量巨大,但是冷链物流配送这一块短板仍然限制着生鲜电商的发展。去年,曾建平在园区内建起了5000吨保鲜、冷藏库,把当季销售不佳的食品储存起来,到市场需要时再进行销售,既避免了浪费又增加了收益。除此以外,曾建平还建起了垂钓、休闲观光、自由采摘等特色小区,把一个个园区建成了有规模、有特色、有科技含量的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展示窗口,建成了集高效种植、加工、休闲观光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带动了海门高新区等周围4个乡镇的1万多户农民发展高效特色产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当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时,赚钱已经变的不那么重要。”当曾建平看到市场上一只新西兰猕猴桃卖出十元一个的价格时,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难道中国种不出优质的猕猴桃吗?“我就不相信,我们种不出好的猕猴桃。”说做就做,曾建平开始联系当地植保部门的技术人员对土壤和环境进行监测,通过引进新西兰猕猴桃品种,历经无数次嫁接实验,现在的旺盛猕猴桃种植园里,新型的猕猴桃品种已经进入盛果期。“原本十元一个的新西兰猕猴桃,我们只要一半的价格。”

 

当记者问到,种植猕猴桃是否只是为了打断垄断市场时,曾建平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是农民的儿子,不管我做到多大赚多少钱,我至始至终都是农民。踏实、本份、坚守,这些都是镌刻在农民人骨子里的词眼,为什么种猕猴桃,因为我不想大家花冤枉钱;为什么发展产业,因为我想让更多农民过上好生活。”

 

他,拼搏30多年,用一根扁担挑出几十亿元的产业;他,卓有远见,倾力打造一个“水果王国”;他,致富不忘本,引领乡亲致富奔小康;他,有更大的情怀,只为当初那份出发时的悸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