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这个百年的金字招牌,始终在做“光明接力”!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2016是通大附院眼科

成立的100周年

作为老牌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历经百年磨砺的她

究竟有怎样的传奇历史?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 通大附院眼科医护人员合影


通大附院眼科创建于1916年,2010年成立眼科医院,是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省临床重点专科、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


眼科学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通大附院首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的5个学科之一。


这个集临床、教学、科研、防盲、文史研究于一体的江苏省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眼科中心之一,目前综合排名已跻身全国前50位




眼科设有白内障防治中心、眼科激光中心、视光学特诊部,分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斜视弱视、眼表整形眼眶病、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等亚专业


尤其是白内障防盲治盲水平在国内领先,从各种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靶向治疗、激光治疗到白内障基因检测分析及预防,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综合、个性化、全方位的白内障诊治。


“从2000年担任科主任以来,狠抓学科研究,一直是我的着重点,因为学科是一个科室生命力的延续。”通大附院眼科主任管怀进教授如是说。



管怀进主任获亚洲防盲杰出成就奖


近5年来,眼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及市级项目15项;获省部级奖7项;发表论文8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8篇、中华系列论文33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2次……


一项项金灿灿的成绩,让通大附院眼科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在眼科百年历史长河中,中国眼科博物馆是它历史的最佳见证者。


中国眼科博物馆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和通大附院历时8年共同筹建而成,它集文物收藏、研究、陈列展示、眼科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于2012年6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眼科博物馆


中国眼科博物馆是中国医疗界的第一个眼科专业博物馆,现已对外开放的是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


现有展区12个,分为中国古代眼科、西方眼科学传入中国、近现代眼科学的建立、眼科诊断及治疗的器械和设备、全国各地的眼科学会、白内障手术发展史专题、多功能展区和科普及教育等展区,这些展品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角度记录了眼科的发展进程。


据悉,博物馆二期建设正在进行,馆址将设在医院医疗服务综合楼内,新址建成后将设中国眼科学发展史展示区、眼科学收藏文物展示区和眼保健科普教育展示区三大版块


作为我国医学门类第一个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博物馆,毫无疑问,中国眼科博物馆意义深远,这里不仅有实物的传承,更有精神的延续。通大附院老主任陈瑛教授的眼球在眼博馆内永久陈列,她用生命播撒光明的故事在一代代附院眼科人心中流传。



△ 70多名医护人员志愿身后捐献眼角膜


2009年11月27日晚,陈瑛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这位在江海大地德高望重的眼科专家,曾在20世纪60年代就成功实施了苏北地区首例眼角膜移植手术,并在从医从教50余年中拯救上万名眼疾患者。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陈瑛牵挂的依然是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眼疾患者,弥留之际,她向老伴表达了自己想捐献眼角膜的遗愿。老人去世当晚,她的两只角膜被取下,两天后分别移植给了扬州和大丰的两名患者。


陈瑛的义举,不仅给患者最后一次送去光明,更在医院中引起一场持续的“光明接力”。在老伴去世后,与陈瑛相濡以沫走过60年的影像科教授陈种也签下了捐献角膜志愿书;2010年,陈瑛的邻居、已80高龄的肿瘤外科教授陈昌谷也毅然决定捐献角膜,还有以管怀进为代表的眼科医护人员先后加入“光明接力”,通大附院眼科人用另一种方式将传递光明的使命与责任延续。


“我们眼科在百年华诞之际将搬入新大楼,病区面积不断变大,发展越来越好,我们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也越来越多,把学科弄上去,做到人才、设备、管理三管齐下,是下一阶段重点要做的”,管怀进教授坦言。



供稿 | 倪丽斯

专业审稿 | 管怀进

编辑 | 陈善良

责任编辑 | 施琳玲

邮箱 | 5119222@163.com

电话 | (0513)85052207

新闻热线 | 18751311122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通大附院多学科协同诊疗团队

带头人介绍



便


挂号缴费免排队

报告结果手机查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官方微信平台

上线啦

轻松实现

挂号服务  候诊查询

诊间支付  医保结算

报告查询  全景导航

……

长按二维码快速体验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轻松就医攻略指南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