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 | 中国转系生的南京样本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每年高考招生咨询会上,考生与家长都会询问招生办老师转专业的问题,得到的常是“有政策”或“好好学就能转”这类抽象回答。对于南京财经大学2015级的本科生唐天宇而言,“转专业”则是实实在在的经历。



自由流通——门槛在降低、选择在增多


唐天宇来自江苏昆山,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他,大二时以3.73的绩点转入了法学院。作为转系生,除了要完成本学期的课程,他还得补上法学专业同学大一时就已修完的专业课。“压力肯定是有的。”被问及转专业后有无压力时唐天宇回答说,“毕竟是新的专业。”

除了要补落下的课、适应新的环境外,对于这位理科生来说,最大的挑战还是学习方式和思维的转变。“不像以前天天是做实验,现在是要天天读书,看法律案例,得大量记忆。”唐天宇说。


尽管并不轻松,但能如愿转入自己心仪的专业,唐天宇还是觉得很幸运。早几年,法学院的转入门槛更高。


2015年,南财转专业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施行了十年的”二年级末转,专业组内可转、大类内优秀生可转”的方案被“一年级末转,按绩点择优选拔”的新方案所取代。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按照2014年之前的方案,任意转专业要满足专业排名前10%,而现行的2015版方案虽然增加了绩点需达3.5的要求(加权平均分85分),但名额被放宽至专业排名前15%。对于在57人中排名第7的唐天宇而言,这一划线十分重要。


除了南财,从2012年到2016年的五年间,南京很多高校都调整了转专业政策,有的还不止一次。


2012年,南京邮电大学将大一转专业人数限额由专业年级人数的3%调整为5%;

2013年,河海大学对本科生转专业统一考试不再设报名限制;

2014年,南京林业大学增设报名门槛较低的“非热门专业”选项,同时将人数限额从专业年级人数的10%提高到30%;

2015年也是南京高校转专业政策调整最为集中的一年: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几所大学降低转专业门槛,中国药科大学更是首次推出转专业方案……


左右滑动查看多图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






政策的松紧往往影响着转专业的最终人数。


除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这四所大学转专业政策近年来明显无改动外,南京其余高校基本都作了调整。虽然调整幅度有大有小,但基本呈放宽趋势,转专业的学生数总体人数呈上升趋势。


注:河海大学2015级数据包含常州校区转专业人数


通识教育——告别苏联教育模式


南京高校近年来进一步降低转专业的门槛,无疑也是2002年复旦大学首开转专业之风后,中国高校进一步摆脱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延续性动作。


在《南方周末》2003年的一篇名为《大学加速转型,苏式教育走向终结》的文章中,教育学者杨东平提到中国从苏联移植来的专才教育模式是苏联工业化时形成的,他认为这种教育“强调分门别类地培养立即能够使用的所谓‘现成专家’……专业设置非常狭窄”。虽然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上手快,但适应性不足,跟不上时代,常常“用非所学、学非所用”。


与苏联这种“从一而终”的教育模式相对应的,则是美英等高校实行的通识教育——学生先接受通识课程,之后再学习专门的学科知识。这也是北大“元培”模式,南大“三三制”改革,众多高校试行“2+2”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以往之处。


学生能转专业,甚至能跨文理转专业,正是建立在这种通识教育之上的。


南京大学的沈佳怡去年转入了商学院管理学院,进入新专业后的她并没有感到比其他同学欠缺很多,“大一的课不是特别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就只是先对专业有所了解。”沈佳怡说。


有相同感觉的还有大二时跨院转入会计专业的南京财经大学男生金磊。“以前(大一)学的基本都相同,转进来后补一门专业课就行了,”金磊说,“而且大二上学期的课也差不多,后面才区分开。”


尽管会计专业竞争十分激烈,但金磊上学期依然拿到了一等奖学金。


然而,告别苏联过于僵化的教育模式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完全各取所需,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自由。


纵观南京多所高校跨院转专业学院流向图,学生还是会集中到几个热门专业,更出现开设金融、会计专业的大学转入竞争都十分激烈的情况,尽管很多高校并非以商学专业见长。


针对这种竞争过热的情况,南京林业大学就采取了对冷热专业设定双重标准的原则。在2014年起实施的转专业方案中,会计、园林、城乡规划等往年申请转入人数较多的专业仍维持原来的高门槛,而其他专业基本只要没有不及格就能转入(“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2.0”)。


同样,由于允许自由选择,一些竞争激烈的专业甚至会再现高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景。这一点在专业录取分数线及报名转入人数的关系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不过,多份调查研究均指出就业是大部分学生转专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次为兴趣),所以就业前景好或学校特色专业自然会成为学生的首选。


从2011年到2014年,东南大学每年都有近200名同学申请转入土木工程专业,是东大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但近两年来申请人数不断下滑,2016年只有47人申请转入,不足申请信息工程专业人数的三分之一。契合了近两年与土木工程专业有关的基建、房地产等岗位需求减少、土木就业不如往年的情况。


学生扎堆转入热门专业这一现象本身无可厚非。


与其说是学生盲目功利,倒不如说是市场调节的自然结果。在个人方向兴趣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学一个特色专业并不失为明智之举。只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迟滞等原因,转入热门专业的好坏并不能立即显现,往往要等学生两三年毕业之后才能知晓。

殊途同归——在公平与自由间求平衡


事实上,每所高校刚推行实行转专业政策时,都担心过会出现学生蜂拥而至“热门专业”而“冷门专业”无人问津的问题。


考虑到高校各类教学资源相对固定和一些专业的硬需,无论是转入学生过多还是转出的学生过多,都有可能带来挑战。


上海《新闻晨报》2013年就曾报道过医学院普遍存在的学生“转入少、转出多”的情况,由于学业压力大、就业不明朗以及近年频频出现的医患纠纷都促使很多医学专业的学生转出,“每年转出医学院的学生为30人左右,占交大所有转专业学生的20%。”报道写道。


除了上述担忧,在杜伟也看来学校设置转专业门槛更多地是出于公平的考虑,防止学生先进名校再转专业,“曲线救国”“如果进大学就可以随意转专业,这对其他学生,特别是高分考入某专业的学生就不公平,”这位四川师范大学的教务处处长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说。


出于相同的考虑,南京工业大学禁止二本专业学生转入一本专业;南京邮电大学虽然允许学生申请转入最低录取分数比自己高考分数更高的专业,但两者的差距不能超过2分(江苏省生源,其他省份为5分),基本堵死了低分转进高分专业的可能性。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公平应是每个人都有争取的机会,而不是起初就剥夺一切可能


李关青是2014届的高考考生,有志于建筑学的他,因为东南大学建筑专业的分数很高,所以第一志愿填了东大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并被录取。一年后,经过激烈的竞争,李关青如愿转入了这所大学的王牌学院。


在他看来,要转入一个更好地专业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很多人刚进大学时都想要转到某个专业,但中间自学着自学着就放弃了,或者发现自己挺喜欢现在专业,”这位男生语速极快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也有人报了转专业的考试,最后还是放弃了。”


沈佳怡也反对将转专业与高考成绩挂钩。“高考成绩本身就有一定的偶然,如果你能转到这个专业,起码已经证明了你有这样的能力。”沈佳怡说,“而且大家可能都关注的是你是否转成了,但其实更关键的是你在新的专业里能否学好。”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此外,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从商品经济的角度看待转专业与高考成绩挂钩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99年高校扩招后的高等教育就是一种商品,过分限制(转专业)只会降低对学生家长的吸引力,特别是别的学校都能转你不能转的时候。”


这也解释了为何很多高校在招生宣传中会主动介绍转专业政策。为吸引优质生源,用诸如“在XX,你有五次机会转到更喜欢的专业”这样的介绍来吸引考生填报。


兴趣为大——这一次是我自己选专业


尽管在南财外院转到法学院的学生少之又少,但唐天宇并未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更喜欢法学吧。”他说。


点击图片看动图


唐天宇对法律专业的情有独钟源自家人的影响。他回忆说,小时候父亲在苏州大学准备司法考试时,桌上有一摞摞的法律书,那个情景一直印在他脑中,“可能从小耳闻目染吧,所以在转专业时自然就选了法学。”


巧的是,唐天宇同专业的学姐——2014级的游晓庆,在大一结束时也选择转入了南财的冷门专业——计算机专业。


不过和唐天宇不同的是,一开始游晓庆的父母并不怎么支持她转到计算机。


“爸妈都希望我转到会计或金融专业,毕竟是学校特色专业。”游晓庆说。


游晓庆的妈妈很希望她的女儿能读金融专业,她觉得这意味着将来女儿会有份稳定的工作。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她就帮女儿拿了主意,将南财的金融作为第一志愿。


但是,转专业这一次,游晓庆自己拿了主意。


“我一直很喜欢计算机的构造,觉得学起来很有意思。”这个遵照自己兴趣的女生在QQ里聊道,“虽然开始有些小矛盾,但最后(爸妈)还是理解了,毕竟还是适合自己的好。”

点击图片看动图


从爸妈做主到自己决定,类似游晓庆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在一份针对转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只有36.5%的人觉得自己拥有高考志愿的决定权,与之对比的则是70.97%的学生认为是自主决定了转专业方向。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对专业方向不再懵懂、有了自己的目标……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学生自己做决定。


不过,自主选择并不一定就意味着适合自己,每年的转专业大军中不乏跟风者或冲动者


张樊是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他有两位舍友曾报名转入自动化专业,他觉得这就是随大流。“他们觉得有转专业的这样选拔要参加,但又不清楚要去哪儿。”张樊说,“最后就选了最热的专业,其实他们可能并不喜欢这个专业。”


也正是出于减少学生盲目转专业的考虑,很多高校都对跨院转专业设置了一定的条件。如南京大学要求外院学生申请转入前要拿到该学院的转入课程学分;南京理工大学虽然允许文科专业学生转入工科学院,但要求其参加高等数学考试并达到一定分数;一些学校则通过统一的专业考试来进行筛选。


河海大学的费玲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转专业考试,为此她自学了高等数学B。“因为我原本的专业会计是学高数C的,没有理工学的深。”费玲说,“转专业前这样(高数考试)可以确认学生的数学能力,毕竟高数是电气一直要用的知识。”



失意者们——我还是很想转专业


“绩点就差0.01,还能转会计吗?”去年7月,南京财经大学的李文沁在学校贴吧里着急地发帖询问。


大一下学期成绩出来后,她发现自己的绩点成绩是3.49,距跨院转的分数线只差0.01。


“根本没想到会差那么一点点,当时真的没法接受,还想挣扎一下。”李文沁回想那时的心态说。


宋懿霆也遭遇过类似的没转成经历。尽管过去了几年,已是硕士研究生的他至今记得为什么要转金融。“就业市场不一定在乎你学什么,但你在这所大学学的专业要有社会认可度。在我们学校,金融、会计这类专业的认可度肯定比其他专业高。”


很明显,任何一个转专业成功的人周围,都会有失意者。


以东南大学2016年转专业数据为例,最终转专业成功的人只占报名转专业的总数的四分之一,即便去除主动放弃考试的人(考试总成绩为0),成功率依然只有三分之一。


对此,南京各高校也在尝试增加学生重选专业的机会


(1)在大一新生中进行选拔考试,组成特色实验班,如南京农业大学的金善宝班、南京林业大学的水杉实验班;

(2)针对特定专业的选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紧缺人才类”转专业;

(3)增加转专业次数,如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有大一大二两次转专业机会;

(4)根据兴趣转专业,如东南大学部分文科专业开放了学习兴趣转变类转专业。


尽管转专业的机会在增多,但在教学资源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僧多粥少的情况仍难以避免。


有意思的是,与其他南京地区的高校相比,南京大学的转专业门槛不算高,但南大的同学并不热衷于转专业。2011年至今,南大每一届跨院转专业的人数都只有百人,即使是最热门的商院,也未转满过。


沈佳怡觉得这与南大学生热衷选修二专有关。“南大的二专特别的热。”沈佳怡说,“我身边的同学就有想转专业的,但因为修了二专,就觉得可以考研时再转。”


沈佳怡所说的二专也是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的一部分。根据《南京大学本科生修读第二专业管理细则》的定义,二专全称“第二专业学习”,指全日制本科生在确保修读完成主修专业(第一专业)之外,按照另一专业(第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修完相关课程,获得相应证书的学习方式。


为了保障学生能选修到喜欢的课程,《细则》除了要求各学院应开放所有学科专业课外,对于热门学科还可由教务处聘请老师、增设班级。“因为报商学院二专的同学特别多,还开了周末班,也请过其他学校的老师来上课。”沈佳怡说。


一些学者也呼吁高校应健全辅修、第二学位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实际上,类似第二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也并非南大独有,仙林大学城的几所高校甚至曾在2011年成立了本科高校教学联盟,希望能开展跨学校的双学位培养。但无论是开设的专业数量还是第二专业的认可度,绝大部分高校要达到南京大学的程度都极具挑战。



没能转成专业的宋懿霆最终没报金融的第二专业,他选择了校外辅导。“学校的(二专)太水了,主要是没足够的师资做得像本专业的课一样。”宋懿霆解释说。

教学资源相对固定依旧是一个绕不开的坎。




最近,金磊时常在QQ上回答一些关于转专业和会计专业的问题。偶尔他会说一句“没意思,真没意思”。问原因,“转来转去都是文科专业,能跨校就好了,转到理工大学,读工科。”说完就摇了摇头,他知道这个想法不切实际。


不管怎样,三月以来,南京各高校已陆续推出2017年转专业方案。已在中国推行了16年的转专业政策还将继续,并继续影响着南京七十万本科生以及全国两千七百万本科生。


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杨子豪 陈良贤 | 数据 采访

陈良贤 | 撰稿 视觉



资料


可滑动

数据
1.南京各高校转专业相关公示文件

2.南京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3、2014、2015年)

3.南京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4、2015届)

4.

5.


报道
1.中国教育报《大学生转专业之困求解》

2.中国教育报《大学转专业“无间道”》

3.新华日报《打破院系壁垒,江苏省内多所高校放开转专业申请》

4.南方周末《大学加速转型,苏式教育走向终结》

5.新华日报《三成学生转专业,“南财现象”受关注》

6.新华晨报《医学院学生普遍“转入少、转出多”》

7.南京日报《多所高校取消转专业门槛》


论文
1
.时丽颖《H大学本科生转专业政策研究》

2.葛欢《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后学习适应性研究——以N校为例》

3.贺建刚 李峰《高校转专业的制度安排效率: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4.顾高菲《影响高校大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问题研究——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

5.孙叶青《扬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分析》

6.蔡彬清《大学生专业选择的调查分析及其启示——以福建省部分高校为例》

7.周丽《大学生专业兴趣培养与转专业问题探究》



注:本文所研究的转专业不包含因身体原因、特殊专长等原因转专业的少数情况


本文转自长江记者团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