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介绍之安定书院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安定书院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由知州陈垓在胡瑗讲学旧址创建,也称胡公书院、安定讲堂,为江苏省内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屡有兴废,历经多次修缮重建。清末废科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此兴办泰州学堂。辛亥革命后,先后为泰州中学堂、私立淮东学堂、江苏省立代用中学、私立时敏中学。解放后为江苏省泰州中学校区。书院内的古建筑蝴蝶厅(外形似蝴蝶,故名)和胡公祠保存完好,院内还有一株900多年的古银杏,枝繁叶茂,相传为胡瑗栽植。

安定书院在泰州迎春路西江苏省泰州中学内,为北宋教育家胡瑗讲学旧址。书院创建于南宋宝庆二年(1226),是江苏省最古老的书院之一。主建筑为蝴蝶厅(外形似蝴蝶,故名)。书院西侧有960多年的古银杏一株,枝繁叶茂,传为胡瑗手植。高远而博大,精深而亲切,古老而鲜活,泰州诸多遗存中,安定书院最为厚重,最有智性,又最具怀古追圣的震撼。 

安定书院,曾是志名卓著的湖州古代学府。其旧址在今市区劳动路中段“安定书院新村”一带,始建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是当时湖州知州孙觉为纪念他的老师胡瑗而奏请朝廷创立的。 据元代《安定书院燕居堂铭》,为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知州事蔡节改建为安定书院。至元三十年(1293年),湖州路总管许师可将安定书院移建于路治西北观德坊(即现三元洞府北安定书院新村处),并扩大书院规模,新建祠房舍50楹。元统三年(1335年)重修。至明初倾圮。宣德初,都御使熊概扶浙时又建为祠。30年后,即天顺元年(1457年)浙江参政黄誉又改建为书院。此后多有修建。清乾隆二年(1737年)知府胡承谋重修后,中为明善堂、两庑各五间,东为“经义斋”,西为“治事斋”。命七邑(即乌程、归安、德清、武康、长兴、安吉、孝丰七县)生童肄业其中。书院有仪门,又前为大门,门外有东西两坊,东曰“弁山起风”,西曰“苕水腾蛟”,规模宏伟、气势壮观。直至清同治七年(1868年)郡绅陆心源曾捐资重修。安定书院其后迭经变迁,年久失修,房舍大部倾圮,最为可惜的是书院中陈列的历代众多碑刻、安定先生雕像均已荡然无存。现在,只有南郊道场山麓胡瑗墓,供后人凭吊。

早在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泰州就在泰山左侧建安定书院,是江苏省内最古老的书院之一。最初,泰州奉祀胡瑗的祠堂就在安定书院内,清初才在书院中自成院落。明嘉靖初,安定书院移位现址后屡经扩建,至清光绪间颇具规模:有大门三间及左右八字墙、东西过街辕门、客厅、东西执事厅各一进、斋舍三进、藏书楼一座。中国古老书院,大多建筑精致,环境优美。安定书院的东执事厅与客厅,回廊相连,四角飞翘,形似蝴蝶,又称蝴蝶厅。客厅后,建环碧亭、辟荷池、架板桥,具园林之胜。书院既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也以陶冶情操、培养品德为归依。美,不仅可以启迪文思,更有人格塑

今的安定书院前后两进,它是简单的,又是丰富的。这里的每一幅图、每一块匾、每一副联都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精忠上仰将军岳,正学前瞻教授胡”,书院前厅这副板联意味深长:向北仰视,泰山顶上岳武穆祠巍然;向前探寻,蝴蝶厅内胡安定像凝重。后厅的对联“随铸匡时器,分方振铎音”,道出了胡瑗办学的特色:“因材施教”、“分科教学”,当时不同凡响,至今余响未绝。“报来尺素见平安,投涧传称人所难。”乾隆在泰山一首题诗中的句子见出了胡瑗专心致志的治学精神:20多岁时前往泰山栖真观,与好友孙复、石介同窗共砚10年不归,每有家书见“平安”二字便不展读而投于山涧,泰山才有了“投书涧”的景观———“胡安定公投书处”。“竹声度调”亦非虚话,胡瑗(993-1059年),北宋初学者,教育家,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世居陕西路安定堡。据宋嘉泰《吴兴志》,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六月,湖州州学建成,知州事滕宗谅“延安定胡瑗主学,四方之士云集受业”。学者称安定先生。胡瑗官至太常博士,讲“明体达用”之学,设“经义”、“治事”两斋以授徒,严立学规,以身示范,曾先后应名臣范仲淹、滕宗谅之聘在苏、湖两州讲学,生徒以千百计。安定先生在湖州执教时间长达12年,学风纯正,影响深远。范仲淹曾以《荐胡瑗充学官疏》上奏,后朝廷明令以胡瑗教授方法为“太学法”,后世称为“湖学”,在我国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安定先生逝世后,择葬于湖州南郊金盖山(何山)之麓。其后13年,他的弟子孙觉任湖州知州,上疏朝廷请准在湖州为胡安定先生建祠。熙宁五年,宋神宗上诏,定春秋致祭,赐谕文为“学宗孔孟,教行苏湖。有体有用,斯文范模”。孙觉即在州学学宫右侧建安定先生祠。祠改书院是200年以后的事。

 安定书院的掌院王步青(1672-1751年),雍正元年进士,尝官翰林,精于时艺。任掌院时,淮盐巨商江春师事之。陈祖范,字亦韩,号见复,雍正癸卯进士,有贵官敬爱之,欲一见,陈祖范避而不见,作诗云:“平生不满昌黎处,三上河东宰相书。”时人对其高风亮节甚为崇敬。杭世骏(1696-1773年),字大宗,号堇浦,晚号秦亭老民。浙江仁和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主讲于安定书院。一生嗜学,博览群书。于经学、史学均有造诣,尤其工诗文,著有《道古堂诗文集》。赵翼(1729-1814年),字云松,号瓯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一甲三名进士。曾主扬州安定书院,与袁枚、蒋士铨共称“江左三大家”。蒋士铨(1725-1875年),字心余,号清容。江西铅山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改庶吉士。工诗文、精戏曲,著有《忠雅堂集》及杂剧、传奇十八种。主安定书院,受学者多为通儒。在扬州时,与扬州学者广为交游。吴鼒(1755-1821年),字山尊,安徽全椒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入翰林院,升侍讲学士。后任教于扬州安定书院、梅花书院。在扬州期间与著名学者顾广圻、孙星衍有很深的友谊,同时他很重视收集扬州文献,曾藏马曰琯、马曰璐的《小玲珑山馆图卷》。吴锡麒(1764-1818年),字圣征,号谷人,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嘉庆间在扬州主安定、梅花、乐仪书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