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首任总行长竟然是寿县人(二)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创办中国第一家华商面粉厂 


孙多森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华商面粉厂——阜丰面粉厂,出任了中国银行第一任总裁,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中孚银行,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金融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孙多森(18671919),字荫庭,安徽寿县城关人。孙家鼐的侄孙,李鸿章的侄外孙,其父孙传樾曾任江苏记名道、南京洋务局总办。家资巨富。光绪十一年(1885),孙多森中秀才,继为贡生,捐候补同知衔。


 

创办中国第一家华商面粉厂

 

在晚清政府的高官中,其子弟能够在实业界有所作为的,除李鸿章的终身幕僚、两江总督周馥的子孙——周学熙三代人前赴后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实业集团,在北洋时期颇能呼风唤雨外,就要数寿州孙氏家族了。周家的实业领袖是周学熙,孙家的首领则是孙多森。,原本是吃穿不愁的公子哥儿,但他们没有学晚清“八旗子弟”的样子,而是选择了一条艰苦的实业之路。


孙多森的祖老太爷孙家鼐,兄弟五个,都是读书人,出了一个状元、三个进士、一个举人。孙家有副对联:“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这样一个书香门弟,后代中理应出大学问家、入仕做官才是。然而,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使孙家子弟大都走向了实业之路,其中与孙多森的母亲李太夫人大有关系。



孙多森的母亲是李鸿章的侄女,是李鸿章的大哥李瀚章的二小姐。受李鸿章办洋务的影响,思想颇为开放。她不主张子孙后代走科举的老路,而要他们学洋文,办洋务。她曾教育孙多鑫、孙多森兄弟:“当今欧风东渐,欲求子弟不坠家声、重振家业,必须攻习洋文,以求洞晓世界大势,否则断难与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孙多森弟兄俩,按照其母的指点,在其父去世之后,发奋创业,先去扬州,向姑夫何维键(著名盐商、扬州何园的主人)借了盐票办盐。他们依靠官僚家庭的背景,运输官盐,赚到了第一桶金。然而,办盐风险太大,他们决定另谋他业。


李鸿章

李瀚章


孙氏兄弟首先调查了当时海关进出口货物的情况,发现外国机制面粉的进口数量日见增多,每年要赚去国人 70 150 万两的关银。虽然洋面粉的售价是土面粉的 4 倍,但因其色泽洁白、粉质细腻,仍然很受国人的欢迎。而当时,国家为了鼓励工商,还对面粉业给予免税的优惠。孙氏兄弟一眼就看准了机制面粉市场的利润空间和广阔前景。


虽然人生地不熟,但两兄弟还是毅然决定挥师东进、抢滩上海。他们把厂址定在苏州河边,这里水陆交通便利,且地价便宜。同时,他还考察了英国人的增裕面粉厂。这家外资厂光绪二十三年(1897)刚刚落成,正在试机出粉。孙家竟然有本事说动英国人,答应他们拿 300 担国产小麦试验。孙多森派人在该厂呆了两天一夜,详细掌握了制粉的全过程,计算了成本和赢利,为孙家面粉厂刺探了军情。光绪二十六年(1900),经过了两年的筹办,阜丰面粉厂正式开张了。孙多鑫花 5 万两银子从美国买回机器,有钢磨 16 部,每天可出粉 2500 包,是英商增裕面粉厂的 3倍。除了外国设备和技术,精明的孙氏兄弟还敢于大胆吸纳国外人才参与管理,使阜丰厂的管理水平迅速提升。面粉上市需要一个商标,孙氏兄弟想来想去,竟然叫作“自行车牌”,因为在当时的上海,自行车是个时髦的玩意,代表着速度,把自己的面粉事业比作自行车是个蓬勃向上的好兆头。为了让自己的面粉迅速占领市场,孙家兄弟一上来就打了个价格战。当时外国人的面粉厂用的全是进口的洋麦,阜丰厂则用洋麦和国麦混合,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而且价格便宜很多。他们把面粉拆成几斤装的小包,一家家饮食店、点心店去推销,很快就成功地打开了局面。



孙多森创办中国第一家华商阜丰面粉公司,自任总经理,他哥哥孙多鑫任协理。公司创办的成功,使他声名远播,从而引起孙家的亲戚、在北方主办实业的周学熙(孙称周为姻丈)的重视,并向袁世凯推荐,进入北洋实业界。




更多精美图文,请点击最上面的蓝色字淮南寿春→查看历史消息。


您的关注与分享

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