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隐居“云山”的寂寞哲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文/陈胜乔(微信公众号:狐说天下)


公元1898年9月28日,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一个名叫谭嗣同的湖南人仰天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被清政府砍掉了头颅。一同被砍首的还有广东人康广仁,山西人杨深秀,福建人林旭,四川人杨锐、刘光弟,是为“戊戌六君子”。。当时,围观的老百姓向他们狂扔菜帮子,斥其为乱臣贼子。



王西京“戊戌六君子”油

在六君子被杀后的第13年(1911年10月10日),由黄兴、宋教仁、,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清政府瞬即土崩瓦解,从此共和取代帝制,浩浩荡荡,不可阻挡。而此时,距另一个名叫王夫之的湖南人提出“公天下”思想已逾两百年。


近代以来,走在时代前列的湖南人灿若群星,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黄兴、蔡锷、宋教仁、、杨昌济等一个个名字熠熠生辉。或许大家不知道,在这些人物中,谭嗣同是“另类”,他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爸谭继洵是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堂堂省部级高官。他本来可以安心做贵公子,像“国民老公”那样陶醉于开豪车,泡美女,烧钱炫富,。然而,他却义无反顾参加戊戌变法,并在变法失败后拒绝逃命,用自己的死和血唤醒国人的变法意识。



谭嗣同生前照片

是什么促使谭嗣同“离经叛道”?这要从王夫之其人其事说起。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这是百度百科的资料。


很显然,要全面了解一个历史人物,上面的文字过于笼统,难窥全貌。


作为湖南人,我对王夫之这个湖南老乡曾知之不多。20多年前,为应付高中毕业考试,我曾背下整本历史教科书,记得里面有王夫之的介绍,但当时完全是为考试背书,囫囵吞枣,以至于考试一过,大部分内容都忘了。后来上大学,著名作家唐浩明到学校做湖湘文化的讲座,说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蔡锷、宋教仁这些著名人物都深受王夫之的影响。听完讲座,我看了唐浩明写的《曾国藩》,从中知道了曾氏对王夫之极力推崇,在消灭太平天国、打下天京(南京)后,专门成立书局刊刻他的遗作,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至此,曾经印象模糊的王夫之,在我心中清晰起来,但我从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和他发生联系。


今年以来,我拿起荒废近十年的笔,决意写“邵东名胜古迹”系列小文,为推介我的家乡邵东县的风景尽绵薄之力。上周写到邵东第一高峰大云山时,原以为它最大亮点是壮丽的山水,及至查阅资料方知,最值得写的竟然是王夫之!因为清顺治8-11年(1651-1654),王夫之抗清失败后,从广西脱险返回家乡,他和大哥王介之到邵东大云山隐居了3年。其间,王夫之和邵东当地的文士、高僧、名道交游论道,后来又多次攀登大云山,因此写下《小云山记》《大云山歌》等名篇。(详见拙作《邵东名胜古迹(四):壮丽大云山,蕴藏湖湘文脉的名山》)这是我作为邵东人骄傲的地方。至此,我格外想了解王夫之其人其事,想弄清楚他究竟牛在那里。



邵东县大云山 / 作者:云山摄客

待看了《王夫之年谱》《王船山哲学研究》等书,我已感觉王夫之这个名字高山仰止,并且知道了他是谭嗣同的超级偶像。


少年时的王夫之是一个春风得意的人。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家学薰陶,13岁考中秀才,23岁考中举人,可谓天纵之才。要不是生于明朝末世,他极可能通过仕途成为张居正那样的显赫人物。,击碎了他的梦想。在经历举兵抗清、,他无奈潜伏荒野,隐居山林,苦心孤诣著书立说,“凡四百余卷,八百余万字,淹贯经史,贯通典籍”。


王夫之公认是百科全书式的先哲人物,研究领域包括天文、历法、数学、地学,专精于经、史、文学。他一生主张经世致用,坚决反对宋儒秉持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强调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他所提出的“公天下 ”,“趋时更新、与时偕行”,“道莫盛于趋时”,“宁为无定之言,不敢执一以贼道”,“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等思想主张振聋发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两百多年后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的口号,实源于他“公天下”的思想。



王夫之(1619 -1692)铜像

王夫之在哲学上的成就,举世罕有匹敌,他德谟克利特、费尔巴哈、马克思,并称世界四大唯物主义哲学家。例如针对古人争论不休的“道器”问题,他认为“道”(无形象的,指规律、规则)不能离开“器”(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而存在,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的命题。还有关于“动与静”、“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也有极高价值。放眼西方世界,类似观点只有德国黑格尔最先提出,而他比黑格尔早出生151年!


除了“学究天人”、思想超前外,王夫之的硬气也秒杀古今中外大部分知识分子。


担任明朝礼部侍郎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平时以清流自居,爱国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清军南下后,他非但不参加抗清,也不同意小老婆柳如是陪他投水殉节,反而主动迎接清军入城,并以“头皮痒得厉害”为由主动剃发响应满清的“剃发”令,毫无羞耻做贰臣。相反,一介书生王夫之却拒绝一切强权威逼利诱。杀人如麻的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慕王夫之兄弟之名,要请他当幕僚,他坚决不从,张献忠手下捉住他的父亲来胁迫,他采取自残身体脸涂毒药的方式,前往军营,接回了父亲。


清军“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暴行,激起王夫之强烈的爱国心,他以一介书生之躯在衡阳举兵抗清,失败后,奸佞陷害被捕入狱,经朋友搭救九死一生逃到邵东大云山等地隐居,仍以明朝士子自居,拒绝与清政府合作。



电视剧《南岳奇人王船山》剧照

1675年,明朝灭亡已31年,满清统治中国已成定局,王夫之回湖南老家衡阳隐居,但他始终以大明士子身份自居,誓不剃发,不论下雨天晴,出门必打伞、穿木屐,“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此时的满清政府,为笼络人心维护统治,频频对他许以官职,换作某些文人,求之不得,膝盖早已弯下,但他一一拒绝。


71岁时,王夫之已是个贫病老人,穷困潦倒,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清廷官员来拜访,想赠送些吃穿用品,他仍然拒不接见,也不接受礼物。他因此还写了一副对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王夫之卒于湘西草堂,终身没有剃发。墓碑镌“遗命墓铭”如下:“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左则继配襄阳郑氏之所袝也。自为铭曰: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


王夫之逝世两百年后,被外强轮番侵略的清政府已日薄西山,有志之士纷纷寻找救国良策。谭嗣同因此成为王夫之的铁杆粉丝。他在《论六艺绝句》评价王夫之:“万物招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许多理论就直接师承于王夫之。王夫之的“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节震撼了他的灵魂,这就是为何在变法失败后,他明知清兵将至,却甘愿赴死的根本原因。



谭嗣同狱中遗书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生前的王夫之,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去世后,满清大兴文字狱,他的“公天下”、“趋时更新”、“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等思想属于禁区,无人敢出版他的著作,直到一百多年后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才得以改变。时至今日,人们津津乐道于尘世的享乐,甚少哲学思考,对王夫之著作给予关注者寥寥。虽然如此,它们仍如天上的钻石,恒为星河,在人类头顶闪耀


2016年秋天,我站在湖南邵东老家的土地上,仰望300多年前王夫之隐居的大云山,心潮起伏,只见高峰巍峨,云雾飘渺,难见全貌。我想,我今生无法像先生那样著书立说,也难读懂他全部的思想,但我庆幸自己生在湖南,在家乡的土地上能感受圣贤的呼吸和心跳。


陈胜乔写于广东顺德

2016年11月12日




特别声明:作者非专业历史研究者,写作此文只为推介家乡先贤,所引史料虽然均有根据,但无法保证文章内容无差错。欢迎大家、包括专家留言勘误。


狐说天下(微信号:foxdaily)


  • 狐说天下,只发原创

  • 关注本公众号请"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微信搜索"foxdaily"加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