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第十二分会场“园林与庭院”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编者按:日前,大会筹委会的工作会议上决定,为方便国内外专业人士提前了解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内容,秘书处邀请每一个分会的主席分别对各自主持场次的主题进行阐述,并且介绍参加会议的人员和将要做出的报告内容。我们此次大会共设21个分会场,每一个分会场由一位国际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组成,这63位主席已经在近两年的准备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智慧。我们将按顺序推送每个分会场的内容介绍,今天呈现的是第十二分会“园林与庭院”。



本消息来自大会官网:

http://www.ciha2016.org/cn/discussion/index/14

听会注册见大会官网http://www.ciha2016.org/cn

作为以“概念: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史”为总主题的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第12分会场,“园林与庭院”(Garden and Courtyard)是一个老问题,但是在大会总主题的映射之下,又呈现出新的色彩。说它“老”,是因为园林研究早已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园林研究大体上都属于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研究方法。说它“新”,则是因为从艺术史的角度来总体性地考察各个文化中的园林现象,是一个新的方式。这里所说的“艺术史”,是一个开放的、包容性的思维方式,正如大会的总主题所示,它鼓励打破文化的、地域的、学科的种种界限,去创造性地思考新问题。本单元将园林与庭院视为进行文化表达的一种寰宇共通的艺术形式。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园林与庭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然而其难点也在于此:究竟该如何去发起一种跨越文化界限、学科界限的讨论和对话,而又能落到实处,避免泛化和空谈?

本分会场的2位主席从42篇投稿中挑选出了13篇论文,期待它们能够对上述问题给出一个回应。本组2位主席,分别是来自巴黎索邦大学的国际主席顾乃安(Antoine Gournay)教授,来自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中方主席薛永年教授,2位主席的助手、即青年主席,是同样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黄小峰副教授。遵循大会的日程,本分会的论文提要投稿已于去年630日截止,入选者的遴选工作已于去年9月完成。从去年9月到今年7月,是入选者完成论文初稿的时间。截至到目前,绝大多数的入选者已经提交了参加大会的正式论文稿。由于本次艺术史大会允许有部分特约论文,因此,经过顾乃安主席的提名,本组还将特别邀请3位国际著名学者提交他们最新的研究。总共16篇论文详列如下:

投稿论文(13):

杜娟(北京):《王世贞的弇山园与其书画鉴藏交游研究》

方晓风(北京):《扬州何园复原研究》

顾恺(南京):《从叶燮<假山说>17世纪中国园林假山营造的多样性》

李啸非(北京):《乡绅的桃花源:<环翠堂园景图>与晚明出版业中的图像消费》

毛茸茸(杭州):《占尽风情向小园——无锡秦氏寄畅园15271751

张省卿(台北):《东方启蒙普鲁士——从波兹坦园林规画到国际风城市景观规划》

Bruno Bentz(巴黎), The Gardens of Marly: The Creation of an Architect

Irina Khmelevskikh(圣彼得堡), From Marly Gardens to Peterhof:  How a French Garden Design Was Adapted to Russia?

HossamMahdy(开罗),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Garden and Courtyard in Arab-Muslim Traditions

Ehsan Ranjbar, Najmeh Motalaei, Elham Bacity(德黑兰), The Effectsof Persian Gardens on Quality of Urban Life in Persian Cities

Oliver Moore(莱顿), Destructive and Generative: Senses of Enclosed Space in Late Qing and the Wests Nineteenth Century

海野聡(Satoshi Unno,奈良), Ceremony and Courtyard of the Nobility in Ancient Japan

Wybe Kuitert(首尔), Borrowing Scenery in China and Japa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Garden Art

特邀论文(3):

Richard Vinograd(斯坦佛大学教授), Looking Over the Garden Wall: Visions and Fictions in Seventeenth-Century Garden Culture

Nicolas Fiévé(巴黎高等研究院教授), The Revival of the Aristocratic Culture Through the Landscape Designof the Katsura Villa in 17th Century Japan

Brigitte dHainaut-Zveny(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Space in the Gardensof China and West

16篇论文体现出多个学术传统,有艺术史传统、建筑史传统、考古学传统等等,也跨越了多个文化圈,基本上能够涵盖东方园林、伊斯兰园林、欧洲园林等几大文化领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域与文化圈中园林文化的交融成为学者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我们所期望的跨文化、跨领域的新研究而言,这些论文值得期待。

根据大会的议程,“园林与庭院”分会场将被安排在918日与20日,于中央美术学院举行。届时16篇论文中将会有15篇论文进行发表,每位发言人将有25分钟来报告他们的研究。莱顿大学教授莫欧礼(Oliver Moore)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到会,稍有些遗憾。实际上,作为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这种遗憾是我们事先就估计到了的。在提交给本组的42篇投稿论文中,入选论文之外的其他论文也不乏精彩之作。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弥补这种遗憾,在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中国组委会的大力支持之下,在林业大学李雄校长和园林学院的精心安排中,“园林与庭院”分会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于今年617-18日在北京举行了“多元文化背景的园林史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既是艺术史大会“园林与庭院”分会场的前期准备会,也是一次相对独立的园林史国际会议,共有中外17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我们邀请了将于9月份世界艺术史大会正式会议上发言的部分学者,来发表他们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学术交流也为他们进一步思考论文的写作提供助益。我们也邀请了给分会场投稿但未能成为最终入选者的部分学者。经过这次准备会,对于即将于下个月召开的正式会议,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本组的主席团正就会议的具体细节,包括板块设置,研讨方式进行讨论。诚挚欢迎大家9月来参与我们的研讨活动,为学术贡献思维的火花。                                                                                           

中央美术学院  黄小峰



关注我们









①点击正文标题下的蓝色字现代艺术档案CMAA

②复制“MODERN-ART-CMAA”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③打开微信手机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与“中国现代艺术档案”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作为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国家基地,承担着艺术与视觉研究、教学和发展的学术任务,其成员为北京大学特聘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该中心由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负责。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一个学术项目,其渊源是198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后迁至北京大学的现代艺术资料汇集工作。“档案”自成立之初,即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代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纳入其学术范围,保存积累了大量文献。“档案”的目的是搜集和记录与中国现代艺术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编制《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研究和发表艺术调查报告,介绍和总结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向国内外学者和机构提供中国当代艺术活动、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详尽资料。“档案”已初步建成网络数据库,以达到资源共享;同时计划将所有资料存放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专门阅览室,供研究者使用。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and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is a national ba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world art history. It has a group of scholars who, though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ll specialize in the cultural and visual studies. The center i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 Dr. LaoZhu of Peking University.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 one of 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Center, was founded in 1986 at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then moved to Peking University) and has been devoted to collecting and archiving document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ork created after the mid-1970s. With the mission of documenting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ic events, CMAA does its research through conducting surveys and publishing the Annual of Contemporary Art of China. The Annual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art events, art works and artists in China for the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CMAA also has an online database,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n open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A special room will also be created for the archives at Peking University's library for public research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