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发展史,这20位大师缺一不可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自殷商始,中国书法历史,绵绵五千年。开宗立派,传承创新,有多少书法大师,挥毫落纸,留下千古传扬之翰墨精品。继续昨天已经介绍了的10位大师,今天跟您继续回顾一下中国书法史中20位中后10位最具影响力的,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欢迎回复意见给我们。


11风樯阵马放笔一戏——北宋大书法家米芾




米芾 竹前槐后诗帖


   在“宋四家”中,米芾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纯粹学者艺术家。在学术研究、书画创作、书画鉴定、收藏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学术方面,他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等著作传世,是书法研究的专业必读书。在鉴赏方面,历史上有不少名帖,都经他鉴定题跋。他的画,在历史上有著名的“米点”、“米家山水”,是中国山水画法的一种样式。

   至于他的行书、草书都是出于“二王”,而变化生姿。他用笔非常灵活多变,自称“刷字”,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八面出锋,用笔沉着痛快,气势超迈飘逸,笔势跳跃,点线俊美,神气完足,把“二王”行草书写出了一种新境界,是书法史上受到追多追捧、粉丝最多的书法家。米芾在书法上的成就,得力于他长期对经典的忠实研究。他曾说:自己是“壮年未能成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他对自己书法相当自负。《宋史》载:“米元章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

12一枝仙桂香生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



赵孟頫 道德经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书法家。楷书五大书体之一“赵体”,就是他的创造。他是唐以后唯一的一位楷书“称体”的书家,可见其成就和影响。但因为他是宋皇室后裔,元灭宋后,他入元廷任职。因此历史上为人所诟病,认为他为人节操有亏,进而批评他书法“无骨”、“软媚”。

其实赵孟頫的书法在元朝“复古主义”思潮影响下回归“二王”,在精心研究“二王”正统经典的基础上变化出新,在楷书、草书、行书各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楷书、行书、草书都是在继承“二王”的基础上,把“二王”所代表的东晋士人贵族风范加以通俗化,使经典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美找到了一种适合大众传播和欣赏的形式。

所以他在中国书法史上,可以说是唯一一个能在纯粹的传统语言样式中崛起、能和历史上那些开宗立派大师遥相呼应的大书法家。


13八法散圣字林侠客——明代大书法家徐渭


徐渭 草书七律诗(故宫)彩


徐渭是明中后期以倡导个性而著称于世的全才艺术家,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文人艺术家之一,在文学、绘画、书法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文、戏剧,在明代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他的大写意花鸟,开写意花鸟新风。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对他推崇备至,曾刻“青藤门下走狗”一印,足见其崇仰之情。近代国画巨匠吴昌硕、齐白石对他也十分倾仰。如齐白石曾在诗稿中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求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14丰采仙姿出尘俗——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

董其昌 行草书前后赤壁赋


董其昌在中国艺术史上也是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他长期在朝廷身居要职,,作为官员,他见风驶舵,玲珑八面,显得十分世故,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知识精英。,推广自己的艺术理念。

在书画理论和创作上,倡导追求“淡”、“雅”、“荒寒”的境界,满足当时知识群体的特殊精神需求,有独到建树。对晚明乃至整个中国以后的书画艺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5身在江湖亦奈何——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


张瑞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说起张瑞图,不熟悉书法史的人可能感觉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因为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在书法史上遭受“冷处理”。原因是,在历史上,他有一段不太光彩的经历,就是和晚明大宦官魏忠贤有牵连。崇祯皇帝清算“阉党”,他也被“钦定逆案”罢官削爵归里。

中国书法历来“书”、“德”并重。有了这样的人格斑瑕,人们自然要对他“另眼相看”。诚然,作为一个知识精英,任何时候不能放弃责任、道义。“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先贤的胸怀和教诲,也是千万年来作为中国历史“脊梁”的知识精英的精神追求。然而生命的踬跌,吸取教训固然重要,我们也大可不必固此而讳言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无论如何,他用他独特的笔墨和心智,凿开了书法形式、语言的一片新天地……


16风云入怀天借力——明末清初大书法家王铎



王铎 行草书条幅


,民生凋敝,社会矛盾尖锐,内忧外患丛结。恰恰是在这时,书坛英雄辈起。如果生活在汉唐盛世时代也许他们一生风平浪静,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在历史上足以光焰万丈。然而时势不然。李自成、张献忠揭竿而起,清兵大军压境。吴三桂、陈圆圆、剃发令、,使文弱的书生也许一夜间立即必须做出一生选择。

有的人慷慨赴节,成为万世讴歌忠义烈士;有的人不忍丢弃身家和荣华富贵,于是无可避免地历史又出现了一批灰头土脸的人。明末清初大书法家王铎,不幸赶上了这一时轮。他在明朝廷任要职,后降清。在《清史列传》里,就列入了缙绅引以为耻的《贰臣传》。这使他承古开新、大气磅礴、本已在历史的制高点超然独步的书法,因此而遭受历史蒙尘……


17脱得俗情便入圣域——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傅山




傅山 草书乾坤唯此事诗轴


十七世纪的中国书坛,傅山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人物之一。彼时正值明清两代之交,天下大乱,王朝嬗替的风风雨雨,酿造出万千人生的悲欢离合,也凸显温文人性的无穷变相。傅山生当其时,历经战乱的凄风苦雨和惊涛骇浪,细数起来,他算得上是一个顶得起、立得住、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男子汉。

无论是他的团团锦绣、气势雄放的书法,还是他那颇引争议的“四宁”、“四毋”理论,抑或是他狱中绝食、晚年坚拒朝廷征辟的豪侠故事,信手拈来,都是足令史章盎然生色的美谈……


18罗纨不御何伤国色——清代大书法家八大山人



朱耷 行书题画诗(故宫)彩


八大山人是中国美术史上写意花鸟巨匠,他的风格卓异的水墨出于孤傲积懑,具有惊世骇俗的孤寒之美,在历史上几乎是破空而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同时代画家所瞠目。

同样出于其内在胶着着亡国之痛的伤痛心灵,他的书法卸尽铅华,听任一根质朴无华而风骨内含的劲线,倔强地延伸悠游盘旋在黑白交织的翰墨生命高空,展示出深沉的生命伤痛和无可慰藉的无奈孤独。书法的点线,汉字的形体造型,在这里又一次接受艺术就性灵的洗礼和锤炼,其不平凡意义再一次得到升华。在中国书法史通向彼岸的狭窄道路上,又一块历史丰碑被竖起,上面刻着:八大山人。


19布衣从此傲王侯——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



邓石如 隶书七言诗(故宫)彩


邓石如是清代碑学的先驱,中晚清碑学运动的奠基人。他也是中国书法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布衣身份、全凭自己艺术傲立书坛的大书法家。

邓石如在艺术上全面,篆、隶、真、行、草诸体皆精,尤其隶书、真书、行书、篆书、篆刻,在广泛学习民间书法的基础上,变化出新,形成了鲜明的个性。拓展了书法的笔法。而作为职业书法家、篆刻家,,为艺术、学术的良性发展点燃了引航灯。


20自我作古空群雄——近代大书法家吴昌硕



吴昌硕 篆书轴


吴昌硕是中国近代书画大师,诗、书、画、印四绝。他的写意花鸟在近代画坛拥有很高地位,为海派重镇。他的篆刻在大胆吸收秦汉民间刻石资料的基础上,天机独造,印风浑厚雄放,将清中期以来的篆刻艺术世俗化倾向推向一个新高峰。

他的书法,不蹈前人轨辙,出古而开新,任情率意,笔墨烂漫老成,尤其是以斜势、破峰作石鼓大篆,气势浑莽,开篆书新气象,有发韧启源之功。其行书用笔率情,笔势翻飞,波澜天成,气势凌厉,亦于二王、唐宋畦町之外,更开法门。


结语:5点历史启示deepreader

第一,艺术它有社会的标准,有历史的标准。

历史的标准,就是经过几百年,经过历史淘汰,历史到底会给它多高的地位。“历史标准”是铁铸的,它千年不变,是唯一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就是要有真才实学。由于他们在艺术上有一个共同的“真才实学”这样一个基础,所以他们在历史上就有机会站到了一起。我们要确立这样一个信念,就是我们应该向有真才实学的大师靠近。这是历史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


第二,我觉得艺术有高低,人品有高下。

艺术的高低、艺术水平的高低,是一把尺度;人品的高下,又是另外一把尺度。同理,历史也不会用艺术的尺度来代替道德人品尺度。这说明,艺术家、艺术大师,艺术上要非常努力,要努力攀登高峰,但同时也要修身,注意提高品行修养。要做到既是艺术大师,同时是人格大师,两者都完美,才是一个完美的伟大的艺术家。所以我们追求艺术,既要艺术上攀登高峰,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是历史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


第三,我们讲到的这二十位大师,他们都是开创性的,他们都是因为在艺术上的开拓性的贡献而登上大师的宝座,没有一个是因循守旧,完全照抄古人而成为大师的。

但是一个国家艺术的发展,不能靠“王羲之第二”来接续,而要靠具有历史开拓性的“王羲之第一”,不断创造新的艺术样式,从而形成艺术连绵不断发展的历史链条。只有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艺术才不断往前发展。所以,如果说你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对此应该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要记住:只有开创才有希望,才有可能成大事业。这是历史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


第四,我觉得,我们强调开创,二十位大师都是开创性的,但是又要回过头来说二十位大师都不是胡涂乱抹去开创,随心所欲、任意妄为地开创。

学习经典是必要的,你学到一定的高度,掌握了技术以后,你再把他们全扔开,所以,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我们不能把初级阶段否定了,把高级阶段的问题和要求拿到初级阶段。如果这样的话,就会误人子弟了。


第五,总结最后一点,中国的书法可以说是貌似简单,实际上它不简单。

如果要了解中国文化,要了解中国知识精英的心灵轨迹,那我们就不能不研究书法。同样,如果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而不去研究书法的话,那就缺了很大一块。所以我们应该很庆幸,我们的先民有这样一个智慧,把我们生活当中很平凡的、实用的文字的书写行为,最后发展开拓为这样一种具有这么深层内涵的,既有表现性、抒情性,又具有实用性的心灵艺术,这样一种具有大众普及的这种适应性的心灵艺术。


来源:网络


==============================



艺融网(北京)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公众帐号:yirongw

客服热线:400-836-2266

官方网站:www.yirongw.com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南路19号联合国际大厦乙段5层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可直接登陆网站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