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讲《大学》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以下是“小学生”——懒下楼主人2015年在北京、杭州两地所讲《四书》的《大学》讲义的第一讲,承北京师范大学赵明先生整理,此基本按原貌照录。


       我们开始讲《大学》,说它是一部书,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篇两千字左右的小文章,但就是这篇两千字左右的小文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以及它本身版本的复杂程度,是两百万字也解决不了的。


       我们先讲《大学》这本书的影响,如何从有到无,从小到大的影响,接下来再讲文本的复杂。首先我们来讲一下它的影响力。我们知道《大学》这个文章,本来是《礼记》当中的一篇,到了宋朝,朱子把它单独列出来,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也就是我们现在大家看到的《大学章句》这个本子。自此《大学》基本成了单行的本子,比如清朝孙希旦做《礼记集解》,因为《大学》已经有朱子的注,他就不再注了,以示尊崇。


       当然在朱子把这篇文章拿出来作注前,《大学》的影响力已经不小了,因为朱子《大学章句序》中说“河南程氏两夫子出”就很重视这个文章。而宋仁宗当时也用《大学》赐给新进士,说明在北宋时,它应该也曾单行,但影响没有《中庸》这么大。所以《朱子语类》中,有学生问:“您现在《中庸》编得怎么样?”他说:“很难说,因为《中庸》前辈讲得多,所以难下手。不比《大学》,多未曾有人说过。”因此朱子这个理学思想,在《大学集注》里边是集中体现的,因为多未曾有人说过,所以反而好下手。当然,北宋时候已有人讲过《大学》,不过影响不大。相反,《中庸》早在《隋书•经籍志》中就有刘宋时候戴禺《中庸传》,梁武帝的《中庸讲疏》的记载。这些都已经单行了,而《大学》没有单行,虽然毛奇龄认为《大学》自北宋司马光作《大学广义》之后就已经单行了,但这个说法很难相信。    


       从朱子一注以后,再到元朝悬为公令,成了教科书,延续到明清两代。所以说,天下士子无人不读《四书》,也没有人不知道《大学》,因此《大学》在成为公令以后,影响特别巨大,这个大概是对普通读书人。另一方面,《大学》对精英层次的影响也非常大。宋明理学,如果要划成两个东西,最清楚的就是“程朱”、“陆王”两派。那么“程朱”、“陆王”怎么去分它呢?有种种分法。明代末年,有一个浙江名儒刘宗周,过去称蕺山先生,蕺山先生说:“阳明先生跟朱子抵牾之处,总在《大学》一书。”(两人具体对《大学》理解具体的不同,下面会详细讲),讲得很清楚,就是说把“阳明理学”跟“程朱理学”划开来,从《大学》这本书着手就可以了。宋明理学就像一个蛋糕,但是用《大学》这把刀切开来最方便。


       “总在《大学》一书”,就是因为《大学》这部书,王阳明先生对《大学》的理解,跟朱子的理解有极大的区别,这个是大的划分。当然我们讲朱子学一脉下来,跟阳明这一系下来都有内部异化的现象,这在学术史上是很正常的,内部异化的情形我们都可以看,就是从《大学》分开来。打个比方,朱子讲“格致”——格物致知,也是《大学》里边的词;阳明讲“诚意”、“致良知”,就是“致知”,也是《大学》里的词。那么阳明的后学,比如说李材,刘宗周也讲过:“文成而后,,李先生又自出手眼,谆谆以‘止修’二字压倒‘良知’。”也就是说,李材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他开创了一个“止修学派”,黄宗羲的《明儒学案》里面有一个学案就叫做“止修学案”。“ 止修”两个字也是《大学》里拿出来的。还有就是刘宗周本人,他的哲学的下手工夫就是两个字“慎独”。“慎独”也是《大学》出来的。当然《中庸》也有。所以说这部书的影响非常大。包括像阳明先生的弟子——王艮(心斋先生),他的哲学,就是我们讲的“泰州学派”,实际上就是取材自《大学》,所以他说:“《大学》经世完书,吃紧处只在止至善,格物却正是止至善。”因此《大学》这个书在宋明理学中影响非常巨大。宋明理学是非常复杂的,就像是一个江湖,帮派林立。如何把宋明理学划分出来?有好多手段,最好就是用《大学》来划分,是最简洁、方便的。这个是对精英层次的影响。


       此外,《大学》对我们普通社会的影响也相当巨大,譬如说,我们讲“格物致知”,简称“格致”,在社会影响非常大。西学东渐以后,物理、化学这类东西,当时就称为“格致”。鲁迅先生也讲过,他当时在两江师范读书的时候,学的是“格致”、“史学”、“修身”这一类东西。我们之后都讲称“物理”。那“物理”也是从这里出来的,朱子注所谓“事物之理”,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当然,我们早的时候把这些研究物理这一类的东西也可以称为“格致”的情况也是很多的。譬如在中医领域,元朝时“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有一本书叫《格致余论》,讲医学的。这部书的影响也非常大。


       我们现在就简单讲一下《大学》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影响。民国时期,章太炎先生非常重视《大学》,太炎先生在无锡国专讲课时就提出“新四书”的说法。老的“四书”我们都知道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太炎先生先生把《中庸》、《论语》、《孟子》都舍去,但《大学》留下来,然后再配其它三本书成为“新四书”。包括《孝经》、《大学》、《礼记》的《儒行篇》,《仪礼》的《丧服篇》这四部分。太炎先生的“新四书”影响不大,因为他提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日迫西山之时了。


       第二方面,我们讲一下这部书文本的复杂。虽然只有两千字,但实在是太复杂了。在中国先秦两汉典籍当中,没有一篇文章到后来有争论的问题要多过《大学》的。而《大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格物”这两个字。所谓“致知在格物”,这两个字是最复杂的,讫今为止毫无定论。历代名家解释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流派和思想体系。除此之外,其他问题也非常多。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是谁?”朱子认为这本书是“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他认为大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记录孔子的话。而明朝的丰坊认为这本书的作者是孔子的嫡孙子思。这是两家说法。这两种说法都想坐实《大学》的作者,一说曾参,一说子思。还有一种说法是不要去酌定作者,比如说毛奇龄,他认为这部书是孔门弟子所阐述,是儒家的一部经典,但是没有确定的作者。还有一位清代大学者阎若璩,他也认为没有确定的作者。另一位颜李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塨也认为,这本书是孔门弟子所阐述,但是不能酌定是何人所著。还有一位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汪中也是这样认为。这是第三种说法,清代的时候,大部份认同这个观点。


       第四种说法是直接推翻,就是不要说这本书作者是谁,也不要说是孔门弟子所传,持这种观点的是明末清初的陈确,他认为《大学》是伪书,非圣贤之书,陈确在明末清初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是大儒刘宗周的弟子,跟黄宗羲、张扬园同门,他把《大学》一笔否定,认为《大学》不是圣人所传。当时受到非常大的抨击,不仅当时的学界抨击他,就连同门师兄弟也抨击他。把《大学》推倒了,等于把程朱推翻了,把陆王也推翻了,因为阳明先生也是认同《大学》的。陈确的师承,往上追溯的话,是属于阳明这一系的,所以就等于说是把祖师爷也推翻了。我的意思,《大学》是儒家先贤所传的一篇文章,应该是近乎事实的,文献不足,作者不必定为何人。


       第二个问题是这本书的错简问题,这是大问题。《大学》本来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文章,到了二程夫子的时候,都认为《大学》非常重要,但是有错简,要重新编排。大小程都各自编排了一个本子,朱子看了以后觉得不满意,也重新编排了一个本子。总而言之,上述三位都认为有错简,所以要重新编排,二程和朱子的排法不一样。朱子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下面都注好了:“旧本”这段话在哪里,他是说的很明白的。也就是说,我们按照他说的这个顺序,可以排出《礼记》的原本,这个是朱子很严谨的地方。不是编好了不交代清楚,他是说的很清楚的。


       认为《大学》有错简,这就要涉及《大学》改本的问题。这个是中国学术本上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此以后,我只要不满意朱子的,就都要改了。所以后世有了各种各样的改本。阳明认为没有错简,所以要恢复原本,他刻了一个古本《大学》,所谓古本《大学》,就是《礼记》里面的原本。在当时,这个古本《大学》刻出来以后,大家看了以后,都不相信有这样一个原本,可见在阳明的时候,朱子的影响还是非常深的。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有这样一个原本,其实不能怪朱子,因为朱子下面都已经注好了的,按照这个顺序是可以拼出原本的。所以朱子不任其咎。只是当时之人不善读书之故。这是一个问题,阳明之所以恢复古本,是因为他认为没有错简。


       同时又出来一个人,明朝的丰坊,宁波人,他伪造了一个《大学》古本,他说他曾经见过一个曹魏时候的“正始石经”的《大学》古本,这个本子和《礼记》中的又不一样,他说,《礼记》的《大学》已经在唐朝就乱了,朱子的本子也不对,所以这个本子才是真正的《大学》古本。这个本子其实是他伪造的,因为丰坊喜欢伪造书,而且手段比较狡狯,不像阳明相对老实一点, 这个本子我们现在在《丛书集成初编》里可以看到。大家可以看一看,跟现在两个本子都不一样,但文理却也是通的。毕竟丰坊确实是绝顶聪明之人。所以不管他怎么弄一个,但是文理很通,很了不得的一个人。总之,丰坊还是认为《大学》是有错简的问题,同时还涉及一个小问题,就是《大学》有没有阙文?朱子认为有阙文,《大学》传的第五章,朱子就补了一个传。他认为有阙文,所以要补;但是阳明不认为有阙文;丰坊认为“有错简,无缺文”,也是不主张有阙文。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接下来各种改本又出来了,著名的改本,比如明朝人王世贞、高攀龙、葛寅亮,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改本。《大学》从朱子以来,到再传弟子王鲁斋,再到明朝的蔡清、高攀龙等各种各样的改本都不一样,各个系统都不一样。所以《大学》究竟有没有错简,这是个问题。有错简当然要改,所以各种改本出来了。认为没有错简,恢复古本,这是阳明;或者自己伪造一个东西出来,就是丰坊。有缺文就要补阙文,所以说这些问题是很复杂的。这些就是《大学》的错简阙文问题。(《大学》第一讲,完)


打 赏

打赏看心情,长按二维码2秒,识别,可以打钱

✄ 图片素材由范厂长友情提供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