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到史学——第一届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生论坛”入围论文名单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第一届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生论坛以“从历史到史学“为题,面向全国各高校历史专业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征稿。截止2016年11月1日,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澳门大学等海内高校、科研单位的在读研究生投稿200余篇。经过第一届北师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论坛学术委员会严格审阅,最终遴选60篇入选论文。

1

中国古代史学史方向


 

把梦阳(中国人民大学)《从“变齐变鲁”到“齐不如鲁”:一种思想史叙述模式的形成》

张    楠(南开大学)《刘歆的二元人生与汉书笔法》

樊建增(扬州大学)《“陈寿贬抑诸葛亮案”的历史考察》

戚裴诺(中国人民大学)《功烈与夷戮:北魏末期武装入洛的将领形象》

卢鹏程(中国人民大学)《从著作官制发展看南北史官制度异同》

朱露川(北京师范大学)《唐修<周书>历史叙事初探》

窦禄军(华东师范大学)《唐代三史科名实辨识——兼答“傅璇琮之问”》

马新月(北京师范大学)《论刘知幾的名实观》

冯雅颂(郑州大学)《传统史学独立过程中的两处矛盾:以<史通>“讳书”思想的考察为例》

孙颖涛(武汉大学)《<唐鉴>:从史家之史到理学家之史的过渡》

范宇焜(北京师范大学)《宋人笔记与<汉书>学》

黄晓巍(中国人民大学)《收复燕云的历史评议与书写》

蒙贺昱(北京师范大学)《浅论谈迁的史学思想——以<国榷><枣林杂俎><北游录>为中心》

吴    玢(华东师范大学)《笔记抒志:明清之际士人的历史意识与历史书写----以<枣林杂俎>为中心》

冀震宇(河南师范大学)《洪承畴“贰臣”形象的演变及其评价的时代变迁》

李亚静(北京师范大学)《金兆丰笔下的康熙》

刘    玉(南开大学)《清代有关乾隆英使觐见礼的撰述与构建》

张    剑(扬州大学)《清代官方校勘<辽史·地理志>成绩平议》

程    曼(华东师范大学)《孤傲与通达:章学诚学术性格初探》

薛艳伟(南开大学)《章学诚的方志学说在晚清之回响》

郭蔚然(北京师范大学)《清末西方历史译著中的历史进化思想》

秦艳君(南开大学)《直书传统探研》

邓长宇(华东师范大学)《正史“叛逆传”的成立及其结构》

陈俊达(吉林大学)《他者“中国”:<三国史记>中的“中国”观念》

曾堰杰(南开大学)《东亚视域下的官修史系统与日本的王朝记注体系》

第一小组总凡25篇


 

2

中国近代史学史方向



王    锐(复旦大学)《近代学人对古代“史官”之阐释》

付耶非(华东师范大学)《清末民国史家编修国史教科书中的“上古史”书写》

余一泓(澳门大学)《浅谈刘咸炘对章学诚之学的评述——以“史学为表,理学为里”为中心》

马竹君(山东大学)《顾颉刚“层累说”的再审视——以顾氏大禹传说为中心》

刘   学(兰州大学)《经史张力及其调适——以蒙文通史学史书写为核心》

白悦波  解鑫宇(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新旧之间:吕思勉对胡适史学的三次批评与回应》

屠含章(北京大学)《<通鉴胡注表微>版本演变发微》

王舒琳(北京师范大学)《从“整理”到“批判”——20世纪20至40年代蔡尚思儒学研究理路的变迁》

郭英夫(北京师范大学)《束世澂与十七年史学》

宁腾飞(南开大学)《郭沫若“人民本位说”新探》

王   兴(北京师范大学)《夏鼐、曾昭燏交谊论》

王庆婷(北京师范大学)《论“众手为之”在古籍整理中的作用——50年代点校<史记>的点点滴滴》

何   鑫(南京大学)《“巨石掀起大波浪”引发的风潮及其反思——“忠王不忠”的学术史》

张泓林(北京师范大学)《邵循正与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以<中法越南关系始末>为中心的研讨》

张君婷(华中师范大学)《攻书愿学李时珍——记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编写过程中的三次会议》

丁    乙(上海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拓与传承——基于罗家伦与郭廷以的考察》
张亚东   管  婧(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史学与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视野》

张嘉欣(河南师范大学)《公众史学在中国:发展路径与理论构建》

邓啸林(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众史学的发展与前瞻》

谢春涛(中国人民大学)《记忆的缺陷与口述史料的运用》


第二小组总凡20篇


3

外国史学史方向



王羽飞(北京师范大学)《Aletheia与古希腊史学求真传统》

赵北平(北京师范大学)《求真的两重性:李维对史事的价值判断》

施晓静(东北师范大学)《波里比阿<历史>中的罗马人和罗马精神》

史晓东(河南大学)《语境下古以色列身份认同》

梁道远(西北大学)《白拉祖里及其<贵族谱系>》

裴鹏程(中国人民大学)《新史学视角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例》

赵海艳(北京师范大学)《赫尔德民族思想探源》

施华辉(东北师范大学)《书写帝国:西利、艾格顿、卢卡斯与帝国史(1883-1918)》

任姝欢(四川大学)《卡尔·兰普雷希特:19世纪末德国历史主义史学传统的反叛者》

秦    丽(南开大学)《柯林武德与章学诚史学比较之再思考》

刘颖洁(清华大学)《洛夫乔伊观念史的意义与局限——以其浪漫主义研究为主要考察对象》

张裴桐(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性事件的书写——海登·怀特史学理论的新方向》

尉佩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意义与历史理性的当代重建——以约恩·吕森为中心》

王超群(山东大学)《历史、时间与思想——从时间观念与历史书写角度进行的探究》

张一博(北京大学)《历史主义的中国回响》


第三小组总凡15篇


感谢各兄弟院校研究生同学对第一届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论坛的支持与厚爱!欢迎各位入围同学来京共襄盛会!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