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宗师——李苦禅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李苦禅
( 1899年01月11日—1983年06月11日)原名李英、李英杰,字励公。山东省高唐县人。
1899年1月11日(戊戌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农家庭。早年在北大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从徐悲鸿先生学习西画。曾投入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学习油画,是年接受同学赠名“苦禅”。 19 2 3年拜师齐白石,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白石老人赠其手书云“苦禅(第画笔及思想将起余辈,尚不倒戈,真人品之高即可知矣”;认为“英(苦样)也过我,英也无敌,若老死不事大名,是无鬼神矣”。193O年应林风眠校长之聘,赴杭州艺专任国画教授,他深入生活中去速写,以写意思想与笔墨整理成习作与创作,他将西方雕刻、绘画方法、精神融入国画教学。并率先将京戏作为“传统美学与文化艺术之综合”引进美术教学之中,亲自粉墨登台,现身说法,诚如当年《晨报》所评:“年来北方艺坛上创造派的先锋,异帜独标,要算这位大名鼎鼎的李苦禅先生。” 19 3 7年日寇之后,他毅然去取,,实践7他一生力倡的“必先有人格方有画格;所谓人格——爱国第一”之誓言。 19 4 6年,徐悲鸿聘其为北平艺专教授。1950年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任国画教授等职。历经风云变幻而真志米混,终成中国写意画之一代宗师。济南建有“李苦禅纪念馆”。李苦禅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一生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60余年。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的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独到的特色。李苦禅先生笔下的花鸟世界,浑厚、平实而妙得天趣。他经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花、八哥、鸬鹚以及雄鹰等等作为题材作画。他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点与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他笔下的花鸟,既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但又不是对自然物象纯客观的描摹,而是高度凝练之后的再创造。在看似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在自然含蓄中蕴含着阳刚之气,他的运笔线条如行云流水,苍劲朴拙,笔法凝练简约,却意趣盎然。笔墨纵逸豪放、雄健磅礴。他驾驭笔墨的能力,驾驭写意技巧的能力是惊人的。对于他来说,画幅越大就越能自由挥洒。他的作品尤其到了晚年,愈加返朴归真,雄健苍劲,笔墨挥洒中已经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




与天同契》[1981年]此幅雄鸡意象固美,但题字内容尤为重要:“立吾百年,大事之业,亦吉亦利,与天同契。”庄子云“与天合者谓之天乐”,古人云“天人合一”。苦禅大师认为,艺术家之心,创作之意和法,全然与大自然契合,达到苏东坡所云“合于天造,厌与人意”方为最高境界。在此,他提出了一个“与天同契”的最高美学准则。故此幅题字之义殊为典要。


《苍鹰不搏即鸳鸯》[1981年]以黑白双鹰合为一起,是作者独创。黑鹰上设白翅少许,白鹰上设重墨无多,又是早年以“太极图”原理之妙用的再现。古松干粗叶稀,怪石底小上大,乃大巧之拙。通幅笔触颇重,力度之大,古人所谓“金刚杵之笔”又安能胜此?此题源于白石大师,作者说“齐老师说“何为鸳鸯?一双鸟友好相处即是鸳鸯。”故画双鹰曾题此句,我乃效仿题之。”


赤峰白羽图 [1981年]此幅是作者将“金碧山水”画法融入大写意画的一件力作,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老年,这种画法皆不时用之,诚为大胆创新。此图以白描勾鹰,以鹰背与颌的重墨配合朱砂、石青山石之衬托,益显其非常之洁白。松略点石绿,苍翠古拙。泥金点、勒山石,金碧辉煌,更为此图增添了一种神圣之感。


《盛夏图》【1981年】此系作者平生最大篇幅巨作,也是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史首件最大篇幅巨作(由四幅丈二纸联为“通景”)。通幅荷塘,笔墨酣畅淋漓;将一生爱荷之心写荷之功尽倾于此。他边画边说:“只有我伟大中华民族之文明才能有这样伟大的写意画艺术,把她拍下来叫后世子孙、叫世界看看!”题之“盛夏图”则意在企盼我“华夏”兴盛,诚乃苦禅老人一生爱国情怀之表现。



《渔乐图》 【1980年】
此幅丈二巨幅,是苦禅老人一生所绘渔鹰题材之最大者。九只渔鹰或栖或游,姿态各异。画面以近景石岸和远景水口“夹出”一道开阔水域,少许水草、芦苇与点点浮萍益现泽畔生机。渔鹰动态的多变反差可使观众自然产生“良性错觉”的动感,非有娴熟的速写功底和谙察渔鹰生态的体验,是难成此作的。



《濠上之乐》【1980年】
此画,上承“扬州八怪”,合八大山人遗风而尽现自家笔下之“天机”。借庄生典故,题之“濠上之乐”与“游鱼现天机”。“无为而无所不为”之境界非止乎鱼乐而已;图中三鱼各显身手,一鱼全形而跃,一鱼掩于石后仅露首尾,一鱼已出画外,怪石枯木与点点浮萍亮出了开阔水域,作者胸怀则自在其中耳。


《松石双鹫图》【1980年】此幅双鹰章法,同林良、八大山人之鹰一脉相承,但构图更加饱满,笔墨着力尤壮。鹰之造型全系自家风貌:眼、嘴、爪夸张其方形,嘴勾尤显,背、翅、胸、腿亦厚重有加,故其雄壮威猛大胜乎古人,对时人后人影响更为深广。时人遂有“悲鸿善画马,白石善画虾与苦禅善画鹰”之盛誉,播于四海。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