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与古籍保护的完美融合——​“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两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纪实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11月25日,由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复旦大学图书馆主办,安徽省绩溪县良才墨业有限公司承办的“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两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绩溪县举办。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副院长杨光辉,复旦大学校长助理苟燕楠,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及专家学者共60人参加此次庆典活动和研讨会。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杨玉良院长介绍两年来的工作和研究成果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院长杨光辉致辞

杨玉良院长在致辞中说,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两年来,在高端人才培养、中国古代藏书楼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古籍保护实验室建设(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室、古籍保护基础实验室、材料模拟老化实验室、造纸印刷传统工艺实验室)、中国古籍保护传统技艺传承研究(包括古籍修复装帧、雕版刻印、石板刻印、造纸制墨等)、字画书籍收藏、国际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浙江公牛集团、安徽绩溪县良才墨业有限公司、扬州雕版印刷行业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研究院在传统造纸研究和文献脱酸研究上也开展了大量工作。

杨玉良院长呼吁:“古籍保护是个小而又小的行业,但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至关重要,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我们在向前狂奔的时候,更应该回过头来,带上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不要让她在前行过程中失落了。”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指出,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时。杨玉良院长作风雷厉风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动员了复旦大学各院系和行政处室,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古籍保护研究院。研究院规划明确,立意高远,人才济济,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意义在于,将科技引入古籍保护,促进了古籍保护新学科的建立;实现了古籍整理、科学技术和非遗技艺三部分精英人才的汇聚;真正提升了古籍保护的科技水平,培养了社会需要的高端人才,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致辞

复旦大学在科学保护古籍方面的努力,使“古籍保护学”的建立成为可能,也使古籍保护进入古典文献学,扩大了古文献学的内涵,并日益为学界所重视。

副馆长还指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在十年间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法规建设、资金配置、人才瓶颈、科学保护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者同心协力,努力奋斗。同时,热切盼望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在杨玉良先生的领导下,不断取得新成就!

会上,还成立了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绩溪良才墨业实践基地,并向良才墨业冯良才、胡永利、陈东杰先生,上海图书馆张品芳女士,杭州十竹斋魏立中先生颁发了代教老师和特聘专家聘书。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苟燕楠先生向上海图书馆著名修复师张品芳女士颁发特聘专家聘书


杨玉良院长向冯良才先生颁发聘书


杨玉良院长向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刘惠平会长赠送纪念品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绩溪良才墨业实践基地揭牌

此次研讨会上,安徽绩溪良才墨业有限公司冯良才董事长讲解了徽墨制造工艺和与日韩墨的比较;复旦大学古籍保护实验室主任余辉博士介绍了开化纸研究项目(包括实地调研、分析研究和实践恢复的情况);复旦大学唐颐博士介绍了文献脱酸项目的进展情况。


复旦大学古籍保护实验室主任余辉博士介绍造纸植物的采样和检测,并对传统开化纸的研究进行汇报。开化纸廉为14.2根/厘米,主要原料中包括一种较细的皮藤纤维。


复旦大学唐颐博士介绍文献脱酸项目


研讨会合影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