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多数宁波人都是外地人!丨徐春伟专栏13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说起 外地人

你一定觉得这 99% 是个贬义词

而我们这些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人

都莫名其妙地被贴有地域标签

··· 比如 ···

河南人爱偷井盖

浙江人不娶外地媳儿

上海人小气又排外

台湾人说话自带嗲音

东北人动不动让你滚犊子

……


其实,在宁波话中有不少关于外地人的方言

难道也是嘲讽贬低的意思嘛?

要追溯起源,那得从行政区划说起了。


[徐老师课堂开课啦]

  



 ✎|永丰库遗址-图1


永丰库遗址有座照壁,上书“庆元路永丰库遗址”

这里的“路”不是一条路、一条街巷的意思,

它是宋元时代的行政区划名称,起源于北宋。

宁波话“外路人”这个词汇与此有关。


 ✎|永丰库遗址-图2





  行政区划的发展史


宋初取消唐代产生的方镇(藩镇)之后,有一段时间,没有新的行政区划来代替。后来,统治者从唐代转运使的设置得到启发,将这一临时差使变成固定官职,以之转输地方财赋。既要转输,必与交通线有关,因此“又节次以天下土地形势,俾之分路而治”。随着形势发展,路逐渐成为州以上的行政区划,比如司马光曾提议“分路取士”的办法,说明路已经具备一级行政区划的职能。因此,从行政区划体系看,宋代还是可以称为三级制,路的地位相当于当代的省。


吴越国纳土归宋后,北宋在此设立了两浙路,明州属之;南宋三年(1129),分为两浙西路、两浙东路,明州属东路。绍熙五年(1195),宁宗赵扩即位,因其幼时曾遥领明州观察使,升明州为庆元府,仍领6县。


 ✎|北宋两浙路地图


 ✎|南宋两浙东路-西路地图


元代省的地域十分辽阔,加之置于原有的路之上,路成为了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为了奖赏功臣作为食邑,元朝先将金朝的地区大量置路,灭南宋后,江南改置了一百余个路,几乎发展到“每州皆为路”的地步。所以,元朝路名称虽然沿袭宋金,但是建制规模只相当于金元的州府,地位只相当于当代的地级市。


 ✎|元江浙行省(部分)地图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南宋沿海制置使、庆元知府赵孟传献城降元,元朝改庆元府为庆元宣尉司。至元十四年,改庆元宣慰司为庆元路总管府,仍辖鄞、慈溪(传统旧慈溪县)、定海(即后来镇海县)、昌国(即今舟山市)、奉化、象山6县。元代的州比宋代更小,许多州只辖一县或不辖县,江南有些县则因户口多,而上升为州,所以州县近似同级。至元十五年,升昌国县为昌国州。元贞元年(1295),升奉化县、余姚县为州(时余姚属绍兴路)。


 ✎|元庆元路地图


综上

“外路人”里面的“路”指的是宋元的行政区划,

相当于现在的外省人或外市人。




  举例—文献中的“外路人”

古代和近代文献中,也有此词。


《儒林外史》第54回:“有个陈和甫,他是外路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朱博如当下被承辉布置的机谋所窘,看着龙光又是赫赫官威,自己又是个外路人……如何不急。”鲁迅《肥皂》:“她大概是外路人,我不懂她的话,她也不懂我的话,不知道她究竟是哪里人。”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方言篇记载“甬称非本地人曰外路人,亦曰弯舌头,因北方语多卷舌音也”。绍兴话、台州话和温州话也有这个词汇,前两者词义与宁波较为接近,指浙江省(宋两浙路)以外且语言不通的外地人;后者概念更广,指温州(元温州路)以外人。


 ✎|《鄞县通志·文献志》外路人条





  宁波话中的“外国人


宁波话还有一个称呼外地人的词汇叫“外国人”,这个“国”应该是字的古义。“国”的本义是邦国,也是古代的行政区划。


周代,周王统治的是“天下”, 周王因此也被称做“天子”或“天王”。“天下”等于现代意义的“全国”,周初所实行的封邦建国制度,其实质是周王将王畿以外的天下土地分给诸侯建国,诸侯再把国都以外的地域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还可以进一步往下分封自己的子弟和家臣。《左传》称这种制度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于是在西周的版图内就形成天下—国—家三个基本的地域层次,这就是《大学》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地理背景。


 ✎|西周地图


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的地位相当于郡,史书提到人的籍贯,会说某郡(国)人,如《后汉书•郑孔荀列传》里提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节度使先后被封为王,升级为封国(),往往有很大的自主权。


 ✎|西汉扬州刺史部六安国地图


 ✎|东汉青州刺史部鲁、任城等国地图


五代时期,,像吴越等国奉五代为正朔,还有像杨吴称帝。宋代以后,对藩王有很大限制,只有爵位而没实土,“国”这类行政区划就没有出现了。


 ✎|五代吴越国地图





  宁波话中的“采”


宁波话还有个词叫“采”。这个“采”,现代宁波话相当于“地方”。比如说某人“无采庉”,指没有地方可以居住。它也来源于周代,类似行政区划,它的本义当为“采邑”,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也叫“采地”、“封地”、“食邑”。《礼记·礼运》里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意思是天子、诸侯和大夫是把田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这体现的也是分封制。


这类词汇往往蕴含着历史背景,像我国的台湾地区,开发历史较短,在1885年后才建省,所以外地人往往被称作“外省人”了解方言词汇产生的时代背景后,就可以知晓“外国人”、“外路人”等这类词汇没有任何贬义,没有丝毫不尊重的意思。推广普通话以来,这类词汇也慢慢被“外地人”所取代。

 



我是宁波本地分割线:我有话要说


看到这里,你一定知道了宁波方言中的“外地人”都无恶意,只是部分语言文化的产物而已。出了宁波市,我们也都是“外路人”,做好每一次出行的文明,感谢那些在兢兢业业美化宁波家园的外地人!


好啦,本期的专栏就讲到这里,下周见哟!



     文字 | 徐春伟

图片 | ATPC(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 | 小小酥


以上内容来自「阿拉旅游」(微信号:alatraveler),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你的每一次赞赏、分享都是我们坚持原创的动力。

长按下图二维码添加"阿拉君"私人微信为好友,独家优惠福利只在朋友圈告诉你。



【阿拉旅游新媒体X徐春伟专栏】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