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今儿说说咱宝坻剃头匠终于有书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盛世华夏提示
今明天气


剃头的,何以宝坻人多?


        郭荣启的相声里曾有“宝坻县,剃头的多”这样的包袱。大清朝时候不用说了,剃头匠几乎被京东宝坻人包圆了。即使民国时期,京津冀及东北等地从事剃头(理发)的老师傅,也多为宝坻人,以至于“剃头挑子出宝坻”成了一句尽人皆知的流行“口号”了。

        据1919年林传甲著的《大中华京兆地理志》记宝坻剃头业:“县东人民多整容业,在京者俗名剃头棚,今称为理发馆,东三省各县,无不有宝坻人操理发业者,虽为毫末小技,却是顶上工夫。吾国殖民海外,赖三刀为业,即剃刀及厨刀、裁缝剪刀也。”



        从清初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前的三百多年间,北京、天津一带的剃头匠基本由宝坻人担任。曾官至礼部右侍郎的景善曾留下一部记载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日记,里面专门记载了一条小史料:“三十日(1900年1月30日)早起在花园溜腿,命刘顺剃头。今晚伊回宝坻县过年。”说明在景善府里的剃头师傅,也是宝坻人。

        直到民国时期,京津冀及东三省地区,剃头师傅也多为宝坻人。《燕市积弊》称北京剃头的“虽然也有本京人,但究竟不多,大半挑挑儿的出在宝坻县,到了京里,大家凑在一块住锅伙儿。”赵丽蓉的父亲即剃头匠出身,据赵丽蓉回忆:“历来咱们宝坻县出剃头的手艺人,我爸爸在老家练就了一手好手艺。到哈尔滨后,爸爸一人开始担着剃头挑子走街串巷去剃头。妈妈在家省吃俭用维持家。”

        由剃头匠延伸到澡堂子,过去北京、天津等地的澡堂子,从掌柜的到小伙计,也多为宝坻人。江南一带的混堂则多为扬州人。宝坻人说话有特点,尾音“儿”字拖得特别明显,还有些独特的乡言特色,如“不知道”总说成“知不道”,“干什么”总说成“怎么着”,因此过去说相声的经常拿宝坻人的乡言乡音编词取笑。有一小段怯音说书词道:“这个黄天霸儿,拿着个修脚刀儿,说道:‘贼儿、贼儿,我给你剃个头儿。’……”这样的包袱,侯宝林、马三立说未必好使,如果让郭荣启说,准响。



  为了诠释宝坻剃头文化和历史,由宝坻区中年农民文学爱好者甄建波编写的《宝坻剃头匠》一书日前付梓。近年来,甄建波先后对宝坻籍的100多位不同年龄和经历的剃头匠进行走访,经过梳理和编辑,汇成《宝坻剃头匠》一书。该书10万余字,记述了100多位剃头匠的故事,为宝坻的剃头文化留下了资料!



公司地址 南关大街111号(区总部经济大厦北侧)

公司电话 29995234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