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的生死观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活法”   关注并置顶   每日读好文



士 人 的 生 死 观


在中国古代士人生活当中,还有一个观念很值得注意,就是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按照儒家的观点,“不知生,焉知死”。你连生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谈死干什么 ?这里面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对死亡的恐惧。第二,说不清,死亡是一件很神秘的事。


为什么有人这样死的,有人那样死的;为什么有人这个年龄死亡,有人那个年龄死亡,谁能说清 ?


可是到了东汉末年以后,社会太动荡了,死人成了大家一抬头就看得见的事。从宦官杀太学生,杀党人,,再到后来的军阀混战,中国的人口骤减。曹操的诗,“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许多地方都已经成无人区了。


公元 217 年,一场大瘟疫,许多人家里面都死绝了。建安七子里,好多人都死在那场瘟疫当中,所以到处都是死人。死亡已经回避不得。这个时候人们渐渐感觉到,死是人生的必然,死是人生的归宿。当时有许多诗中反映,人生就像一滴露水,人生就像一粒灰尘,转瞬即逝。这么短暂的生命怎么办 ?于是抓紧时间享乐人生,成为魏晋人的一个特点。我刚才说的那个贵适宜,就有这个因素。


还有一个,就是人们对死已经淡然了。对死亡由过去的不断痛哭、捶胸顿足,变得无所谓了。所以这时候出现一些现象。一个就是唱挽歌。过去在死人的时候会唱挽歌,拉着棺材去安葬的时候,一边拉一边唱表示哀悼。这时候有的人没有死,自己走路的时候也唱挽歌,唱得还挺动听。当时有个人叫袁山松,高兴的时候就唱挽歌。我们现在想也是很怪的,突然怎么奏哀乐了。但他自己很坦然,对死已经很感觉无所谓了。


我想在这里跟大家介绍一首诗,就是陶渊明的《自挽诗》,应该说代表了当时士人,也就是知识分子对死亡的最高境界:“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他是一个死人,这种角色出现了。“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这个过程写的是他已被安葬了,他看到的就是非常肃穆哀痛的场面,连马也叫起来了。


但是后半段大家一听,坦然无比:“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千年不复朝,人死的事连那些圣人、达人都无可奈何,这是规律。由于人们认识到了这个规律,所以那些送葬的人各自归家了。归家以后,亲戚可能还在怀念,还有一些悲伤。别人就感觉无所谓,开始唱歌了。所以人生的死没什么,就是和山合为一体。这个境界应该是坦然了,就是不为死而恐惧,不为死而大操大办了。中国古人的这个境界,到了陶渊明的时候,能把死看得都很淡然,我觉得他的生,一定更加潇洒。


我希望咱们通过今天的交流,更多关注我们的内心世界,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民族。同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更有意义。


本文摘编自《国学十讲:追溯中国人精神之源》


北有百家讲坛,南有扬州讲坛

聆听中国最具价值的大师之声

【往期好文 · 点击即读】

:士人生活 · 入仕生活

:士人生活 · 读书生活

:士人精神 · 不畏

:士人精神 · 忧患意识

:士人精神 · 从道不从军

:士人精神 · 关注社会

:自由的“士人精神

刘丰:信和愿构成内在动力

刘丰:烦恼,是智慧的因

刘丰:世界,随人的心境改变

刘丰:思想方法决定认知境界

刘丰:世界在向更高维度进发

刘丰:意识的能量,隐秘而伟大
刘丰:德,具有高维空间属性

慧宽法师:广结善缘 · 情绪调节法之四

慧宽法师:正面思考 · 情绪调节法之三

慧宽法师:善观因缘 · 情绪调节法之二

慧宽法师:自我觉察 · 情绪调节法之一

颜炳罡:天人合一的生活制度

颜炳罡:以德服人是基本原则

颜炳罡:孔子辨人伦

颜炳罡:孔子使人性开明

蒙曼:是什么造就了一个人的谈吐举止?
蒙曼:我们为什么要读经?
蒙曼:我们为什么要读史?
蒙曼:我们为什么要读诗?


点击阅读原文 · 品读“扬州讲坛”系列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