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江阴人太牛,宇宙中一颗行星以他命名!领衔设计东方明珠却低调不为人知…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日出以前,往上海的东南方向天空延伸到遥远处,可以看到一颗暗淡的小行星。一个月以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将一颗编号为291633的小行星命名为“何允”




何允


一月前,当命名证书送到他家时,这位平日沉默少语的95岁老人平静地点了点头,只说了两字:“谢谢!”一周后,这位来自江阴的老人悄然辞世,真的化作了茫茫宇宙中一颗璀璨的行星。


由于老人低调而务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何允是谁?



何允简介:  

1921 年 11 月生,江苏江阴人 。1921年出生,194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高级工程师。1954 年加入中国。2016年9月21日逝世,享年95岁。曾任上海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总工程师。



一起了解下,这位“不求璀璨,自有光芒”江阴人的传奇一生。

领衔“东方明珠”技术设计


东方明珠,上海地标建筑。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广播电视塔地址,何老走过了上海的许多地方,领衔了这座广播电视塔的技术设计。



从18岁到80岁,何老一直和他最挚爱的广电技术事业在一起。何老的夫人、著名电视编剧黄允女士回忆,是艰苦的抗日战争岁月,让何老与广电技术结缘。他青年时期曾在上海学习无线电技术,1940年辗转到了重庆,在国际广播电台担任助理工务员。“那时候日本人往电台扔炸弹,他们躲在地下室,只听得见哐哐哐的巨响。轰炸结束后,他们也不害怕,搬到另一个地方继续播出。”


这段经历激发的民族责任感决定了何老的人生走向。1948年他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后,本来有机会去美国攻读天文学,但他心心念念要为国家做点事情,毫不犹豫去了条件艰苦的解放区。随着南通、扬州、南京先后解放,他一路跟着建设广播电台,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1954年他回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正逢上海广播电视事业初创阶段,他成功研制了20千瓦调频发射机,开创了我国自行研究制造调频发射机的先河。同年,他加入了中国。,他组织技术人员研制了彩色电视机、50千瓦调频发射机、100千瓦中波发射机等多项设备,为上海乃至全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直到1954年,电台报时都是由播音员手工敲钟,不够准确。何老自己设计了一套全自动报时系统,利用上海天文台的标准秒脉冲信号用电话专线送到电台播控中心,报时准确度达到百分之一秒,是一项首创的技术,后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特地来取经。


“他对广电技术的执着,可以说是一辈子。”黄允女士说,何老非常愿意学习新技术,有时为了钻研一个问题,一连几个晚上半夜一两点才睡觉。,几乎看不到什么技术类书籍。有一次,他无意中得到一本日文技术书,为了掌握里面的技术,他不怕困难自学了日语。等到有线电视概念出来时,他其实早已经学过了。


与何老共事了20年的上海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总经理冯俊雄介绍,从1990年开始,年近70岁的何老带领团队研发及开通了上海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网络,成为全国首创。此后他毫无保留地将这一技术传授给黑龙江、海南、浙江等地区。在何老88岁时,他因为这一工作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颁发的杰出贡献荣誉奖。


技术高超,美国人钦佩


年过八旬的黄允说了这么一段往事: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了上海公报。美国来了一大批技术人员,希望中方配合把电视信号传回大洋彼岸。此时,整个上海几乎无人懂得电视传输技术,只得将在郊县五七干校下放劳动的总工程师何允找来。

当时,何允正在田野挑着100多斤扁担,两个裤腿打满了补丁。既懂技术又懂英文的何允“出山”后不仅当翻译,还指出了美方有一线路安排有错,保证了电视转播顺利进行。美方人员惊讶道:“你们中国也有这么高级的教授啊!”


爱好天文热心捐赠


2004年5月4日,83岁的何老起了一个大早。为了看到月全食的壮观景象,他和其他“追星族”赶到了苏州太湖三山岛天文观测基地,何老是这一群人中年纪最长的。


何允不仅使上海广播电视走在全国前列,他还是个资深天文爱好者,家中有很多天文书籍和仪器。10多年前,何老花费10多万元,为上海天文爱好者协会捐献了一台直径30厘米的天文望远镜,被命名为“何镜”。上海天文博物馆筹备时,他更是捐赠出自己收藏的多台天文望远镜及文献作为馆藏。

为表彰何允杰出贡献和他对天文事业的支持,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编号2006HY20的小行星命名为“何允星”,HY正好是“何允”拼音的缩写。他也是我国广电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一位低调温和的长者


“何允是一个低调内向的人,他的很多事迹连我都是听别人说的。”黄允女士说,何老平时在家言语不多,就算是拿了什么国家的科技奖,或评上了上海市劳动模范,回来也不声张。就连这次被命名“何允”星一事,也是上海天文学会瞒着老人联络小行星发现者进行申请的。


两位老人多年来一直住在一套上世纪80年代、9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单位几次要给我们分新房,何允和我都觉得,住在这里挺好的。”


临终前几天,何老为了不麻烦保姆,都是自己从卧室慢慢地挪到厨房倒水喝。尽管和这位“很和蔼”的老先生只相处了五六天,在他走后,这位保姆还没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就买了一个200多元的花篮表示哀悼。还有的花篮是小区保安送的,“老先生每次看到我们都热情地打招呼。”


有位校友在何老92周岁时前去询问长寿秘诀,何老当时听了一笑:“其实我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平时对什么都不计较,随遇而安吧。”何老曾经说过:“我一切向前看,对每一件事都充满希望和期待。”


明天,日出之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东南方向的天空。  







来源:解放日报、新民晚报;

编辑:任禾


长按下图,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无锡观察”新闻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下图,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无锡日报官方微信。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