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书法大家都不是中国书法家邪会会员(下篇)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上回我们说到元朝就戛然而止,各位看官是不是很不过瘾啊?吊吊胃口不是蛮好的,有期待嘛!上回提到家门口上博的杨维帧书“一壶天地小于瓜”,大家伙儿去观摩了吗?可曾看到我凝视神作的背影?没有的话,那就太可惜了,本来小月月还期待着一场邂逅呢 !

言归正传,接下来额、让我们从明朝那些事儿继续说下去吧......

续上篇

宋克

(1327-1387年),字仲温,一字克温,吴郡长州(今苏州吴县)人。居南宫里,号南宫生,人称南宫先生。曾官风翔同知。明代初期闻名于书坛道书法家“三宋二沈”之一。


章草急就章 宋克

祝允明

(1460-1527年),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长洲(今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狂草颇受世人赞誉。


杜甫诗轴 祝允明

唐寅

(1470-1523年)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以书画、诗文擅名。


落花诗册 唐寅

文徽明

(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长州(苏州)人。书法各体兼擅,尤起以行书、楷书为人所称道。他年近九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行书七律诗轴 文徽明

王宠

(1494-1533年),初字履仁,后改履吉,号雅宜山人,人称“王雅宣”。长州(苏州)人。他的小楷取法钟繇,草、行法《十七帖》、《圣教序》等而形神兼备。


杂书帖 王宠

徐渭

(1521-1593年),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徐渭的书法极其奔放,他对王羲之的法帖心摹手追,尤爱宋人书,其中取法最多的是米芾。

草书千字文 徐渭

董其昌

(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世称“董香光”、董文敏、董华亭,在明末以书法名重海内。他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行书以“二王”为宗,又得力于颜真卿、米芾、杨凝式诸家。草书植根于颜真卿《争座位》和《祭侄稿》,并有怀素的圆劲和米芾的跌宕,艺术成就极高。


临米芾行书长卷 董其昌

张瑞图

(1570-1644年),字长公,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著名书画家。


行书何年诗轴 张瑞图

黄道周

(1585-1646年),字幼平,一字螭若,号石斋。漳浦(今福建省漳浦县)人。黄道周真、草、隶自成一家,行笔严峻方析,不从流俗,书如其人。


舟次吴江诗册 黄道周

王铎

(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白雪道人等。王铎工真、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世称“笔神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前辈行书轴 王铎

倪元璐

(1593-1644年),字汝玉,好鸿宝,浙江上虞人。其书深得鲁公厚实劲健之笔意,而更为劲峭,结体趋于扁方,呈欹侧之势,以险寓正,风格奇倔刚毅,于明末自成一格。


杜牧《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 倪元璐

傅山

(1606-1684年),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山西太原人。长于书画、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书成就尤高。


除夜行草七言诗轴 傅山

郑簠

(1622-1693年),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工隶书。少时便立志习隶,学汉碑达三十余年,为访河北、山东汉碑,倾尽家资。他倡学汉碑,对后来汉碑之学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其隶书飘逸虚灵,活脱洒丽。


行隶书剑南诗轴 郑簠

朱耷

(1626-1705年)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个山驴、良月等。江西南昌人,为明朝皇族江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是第九世孙。23岁削发为僧,取法名传綮。八大山人受欧阳询的影响很深,稍后学董其昌的行草,又转入黄庭坚的夸张开阔等,多方探索,再追寻魏晋人书法的气质,终于参用篆书笔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行书兰亭序轴 朱耷

金农

(1687-1763年),原名司农,字寿田。一生所署之斋馆别号众多,有冬心先生、江湖听雨翁、金牛湖诗老、曲江外史等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扬州,扬州把怪之一。金农初不以工书为念,然书法造诣却在扬州八怪中成为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别是他的行书和隶书均有高妙而独到的审美价值。


六条屏 金农

郑燮

(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吏江苏兴化人,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竹兰,其书法世称“六分半书”。

行书怀素自叙帖语轴 郑燮

刘墉

(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无、日观峰道人等字号。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有“浓墨宰相”之称。


韩滉行书 刘墉

王文治

(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十二岁便吟诗作书,诗有唐人风范,书学米芾、董,后法二王,得力李北海,喜用淡墨。


行书八言联 王文治

邓石如

(1743-1805年),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

白氏草堂记 邓石如

伊秉绶

(1754—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喜绘画,工书法,其行楷有颜真卿之神韵,博采广收,兼师百家,自抒己意,为时人瞩目。其隶书成就最高,为清代碑学中隶书中兴的代表人物之一。


吴让之

(1799-1870年),原名廷颺,字熙载,后改字让人,亦作攘之,别署让翁、晚年居士、方竹丈人等。在书法方面成就最大的是篆书汲取了邓石如端庄、浑厚的风格,使之更加飘逸、舒展,柔中带刚,法度严谨。


篆书屏 吴让之

何绍基

(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一作猿臂翁,因其执笔悬肘,若开劲弩,故取李广猿臂弯弓之意。湖南遒州(今遒县)人。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誉为清代第一。


篆书五言联 何绍基

赵之谦

(1829-1884年),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绍兴人。其书擅真、草、隶、篆,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


篆书铙歌 赵之谦

吴昌硕

(1844-1927),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喜作书,刻印。楷书学颜鲁公,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后在临写石鼓文中融汇变通;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及黄道周之章法,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篆书临石鼓文 吴昌硕

抱月堂创始人赵抱月始终认为:“书法于今天的意义不再是文字记录,书法是艺术,是心灵、情感的产物,是把生命、生活本身审美化的产物,是形式美和情感因素的直接结合。”中国书法历史还在进行中,我们不仅仅是见证者,也应该是推动者。在现今高科技电子时代,书写不再是记录的唯一必须手段,但是书写艺术的精粹——中国书法其大美早已超越时间、空间、表现手段的束缚,根植于每一个对艺术有态度和追求之人心中。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