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颜值必胜的时代|然后一辆很漂亮的自行车出现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作为一辆城市自行车,700Bike设计感十足,又兼具科技感;作为一个代表生活方式的消费品牌,它的主张坚决明快:通过设计和审美引导消费,为用户提供更愉悦的骑行享受,或者说,是一种更有尊严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设计和审美被笃定地放在700Bike的第一位。


      700Bike联合创始人张向东喜欢不断向产品团队提起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在《工艺之道》中写到的“忠顺之徳”、“谦逊之美”、“慎用之躯”。


      他喜欢这些设计理念,他曾经送了一本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给负责产品的合伙人郭晶晶,看完书,后者理解了老板的意图。“设计东西一定有取有舍。”郭晶晶说,“当我们的自行车放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会跟它有亲切感。它自己有很多的功能来陪伴你,它不去抢、也不会丢你的风头。它就像一个朋友一样,一直在你身边。”


      回想起三年前决定加入700Bike的时刻,郭晶晶感到庆幸。


      那是整个自行车行业发生变革的前夜——即将改变城市自行车出行习惯的摩拜和ofo正在筹备之中。郭晶晶在顶级自行车品牌大行从事了8年的市场营销工作,强烈地体会到了这个行业所面临的瓶颈。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崛起,新消费时代来临,设计和审美在消费需求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城市自行车却像个旧时代的遗老——常见品牌寥寥,产品一成不变,同质化严重,价格区间整体偏低。“在这个行当里面,工艺与技术的发展、人才的流动性、资金的流动性都特别小,创新基本上也都非常非常慢。”


      这也是700Bike联合创始人张向东所观察到的自行车行业的突破点。从2004年联合创办久邦数码起,张向东已经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11年。2013年,久邦数码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张向东却决定换一个赛道。他是一个自行车爱好者,一次偶然的环法公路骑行帮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开始收集世界各地价格不菲的自行车,骑行也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的理想蓝图之中:城市自行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服务于高品质生活的人群,酷、自信,重视设计感和品质,推崇自由、简单的生活态度,喜欢更可控、更舒适、更愉快的生活节奏。”


      张向东就是这个人群中的一份子,常年骑行为他塑造了一副紧实的身材和一双健硕的小腿。每当思考时,他习惯点上一根烟,烟装在一个简洁而复古的黄铜烟盒里,因为“这样漂亮一点”。


      久邦数码的上市帮助张向东实现了财务自由,所以他有足够的资本把爱好和市场空白变成事业。2014年,他加入了自行车社群700Bike,打造新一代城市自行车,建立了“自行车行业的反叛者”组成的战队,规模不大,核心人员约20人。对团队,他有一条苛刻的标准,从业年龄相加必须超过自行车的历史,这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都在自行车领域拥有超过十年的经验。用郭晶晶的话来说,这是一群“有充分的行业经验,但又都对现状不满足”的人。


      经验+想象力+对设计和审美的极致追求+变革的决心,张向东带着700Bike开始了一场任性的独行。


      “后街”是700Bike的第一款车型,被寄予厚望,日后看来,也是引起内部激烈争吵最多的一款车。


      和运动周期规律的西方人比起来,中国城市居民的骑行特点突出——运动时间碎片化。人们在运动与生活之间快速切换,因此要求城市自行车具有“轻运动”的性质——既满足运动需求,又适配城市生活中不同的场合和着装风格,并在功能上尽可能提供便利,比如解决中国自行车车主最大的痛点——易丢失。另外还要增加一些科技元素,更适应用户的骑行习惯。



      设计图纸几易其稿,全新的设计不断增加,问题随之而来。“比如说这辆车有十个特点,我们把十个特点都实现了,这辆车一定是辆完美的车,但可能要卖八千块钱。这会是一个好产品,但一定不一个好商品。”郭晶晶说。


      功能过剩,这是设计团队最大的困惑。大家为“后街”做了几版样车,现实问题渐渐摆在了眼前——“美、科技和运动这些特征不会在一款自行车上同时出现”郭晶晶说。


      为了在设计和商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700Bike团队大刀阔斧地做起了减法。“过程非常痛苦,花了那么久的时间、想象力,但为了达到目标价位,你就要忍痛砍掉一些功能,让它的变得更‘平庸’一点。”郭晶晶说。


      那段时间,设计团队争吵声不断,因为每个人看重的功能不尽相同,郭晶晶记得,有些决定做出后,团队里有人落了泪。但作为产品部门的掌舵人,他依然保持着清醒的意识:牺牲是必须的,否则造价太高了——他们放弃了原先设计中一些成本更高的功能,比如更优秀的轮胎材质和传导结构。


      在众多设计中,变速方式的选择是困扰整个产品团队最久的问题。一般的城市骑行者更适应主动调档的外变速模式,而郭晶晶和他的同事为“后街”设计了相当于汽车自动档的自动变速。用最容易理解的话来说,骑行过程中在踩踏速度到达一定程度时,旋转的车轮会产生一个离心力,让变速器自动跳到二档,想快一点,就用力蹬一脚挂档,想慢下来,就稍稍刹车。


      用户能不能适应自动变速呢?设计团队前后纠结了一个月后,在遵循既往用户习惯和引导新消费习惯这两者之间,张向东“任性”地选择了后者。



      “自动变速的好处在于,整个车特别简洁好看。”郭晶晶解释。2015年7月,700Bike四大产品系列上线——“后街”突出轻运动,“百花”、“美术馆”突出优雅,折叠车“银河”突出便携科技。

 

      700Bike的一些设计细节值得我们格外注意:首先是“后街”的车架采用不对称的h型后下叉,既能减少坐管的受力,又能更有效的吸震;为了解决自行车最常见的掉链子问题,“后街”还使用了偏心中轴的设计,链条自动涨紧,防止松动和脱落;四大系列设计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完全嵌入整块电子屏,既可以像码表一样显示公里、速度,又可以对自行车进行定位、追踪。


      “你离开车的时候设一个防盗模式,别人一碰你的自行车,你的手机就会响。他偷走之后,你根据定位也很容易把车找回来。”张向东告诉作者,防盗定位是700Bike最令人称道的特点之一,有7、8辆车被偷的车辆就是这样被追回来的,“警察听说是700Bike都特别愿意帮着找。”


      周初是千行骑游创始人,拥有多年的自行车代理销售经验。他认为,700Bike的出现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定位——城市休闲骑行族。


      此前,中国自行车行业有很明显的两极分化——高端专业运动市场和民用休闲市场,这个市场以1000块的价格为分界点。运动型自行车厂家一个月生产1000到2000台就已经能算是一个三流到四流之间的品牌;休闲市场的产品标准是越便宜越好,业内管这类车叫“仿捷”,他们模仿捷安特,大量生产,180块钱定位,大多从天津生产,发货到全国各地。


      2010年,国产自行车品牌永久曾面向年轻受众群体推出了一款复古车型——永久C,“永久C让我们看到一个全新的方向,可以不去拼性价比,也不用去拼功能,而真的是去拼好看,拼颜值。”


      周初认为,700Bike的定位或多或少受到了永久c的影响,他记得700Bike刚推出时,圈内人不以为然,主打的很多卖点,在业内人士看来这部车“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比如自动变速,其实早已被专业运动自行车厂商使用过了。”


      “但问题是,消费者吃这一套。当你把这个事描述出来,当你做出一个动画,做出一个漂亮的PPT的时候,客户会觉得这个东西好厉害啊”。周初说,但无论如何,700Bike的出现又再次给了自行车业内人士一个巨大的启发——一个介于运动和休闲间的全新市场分类。“在我的门店,始终宣传的是买自行车实现健康,减肥,让身体变得更强壮,或者‘一起去流汗’。但700Bike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卖单车给用户,只是为了让用户出门的时候更帅一些。这类人群比我们想象中多太多了,这个需求在一线城市尤其强劲。”



      “后街”车主杨程有一次惨痛的经历。


      那是一次长距离骑行,在路边休息的时候,突然开始下雨。又累又冷,他决定返城。连着打了五辆车,司机看到自行车都纷纷拒绝。第六辆车到达时,他几乎不抱任何希望,但司机意外的好心。后备箱放不下,他就让杨程用车上的布把自行车容易剐蹭的部位包起来,两人一起把“后街”抬进了后排座位。


      杨程不敢想没有这第六辆车,自己的那一天将怎样结束。2016年3月,700Bike折叠车“银河”正式上市后,他在第一时间下了单,即便他已经拥有很多辆自行车。


      公司成立之初,在折叠车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郭晶晶和张向东有过一次对话,他告诉后者,涉足中高端城市自行车市场,折叠车是不能避过的产品系列之一。


      虽然国内目前的道路设计以机动车为主导,但随着交通状况和环境的变化,城市居民对骑行的需求复兴,并逐渐提高。这意味着自行车在城市出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结合的模式(Bike and Ride,简称B&R)已经较为成熟,而在中国,这种模式伴随着折叠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的兴起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对折叠自行车应用的场景,张向东有自己的想象——它可以配合搭载各种交通工具,比如地铁、汽车。“你在汽车后备箱里放一个,到了郊外,车停下来,可以继续骑着车到附近转转。”折叠车填补了其他自行车无法照顾到的缝隙。


      折叠车是城市美好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对这一领域的覆盖,700Bike团队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在整个城市自行车系列的研发中,“银河”的开发难度最大,工作量最强。

 

      “折叠车被折叠之后,对骑行感受是有影响的。”张向东解释,“我原来骑一两万的折叠车,过减速带的时候都会颠,不敢骑快。另一方面,很多折叠车,大家都不会叠,尤其是女孩子,就算能叠起来,很多人也不会打开。”


      他决定突破市面上众多折叠车的痛点,设计之初,团队定下了“三个最”——最好看、强度最好、最易折叠。而外观、强度和折叠的容易度的结合,正是过往折叠车难以克服的硬伤。


      又是一个超高难度的任务。


      看到图纸上的“银河”时,无论是张向东、郭晶晶,还是工厂里从事了多年自行车生产的工人都感到吃惊——首先是车架,没有后下叉,中轴由传统的五通变为三通,车架极为简洁、顺滑,只有一根弯管连接。车身上几乎看不到焊道,也找不到凸起的折叠器。


      太难了。没有人认为这辆车可以做出来。


      按照图纸的规划,“银河”采用了3D一体锻造工艺,在自行车历史上非常少见。3D一体锻造和加宽的车架保证了在五通改三通的情况下,车本身具备合理的强度,但仍有大量的技术难题等待攻克。一直以来,主流折叠车的折叠器以焊接两片折叠接头来实现,而“银河”的折叠器隐藏于车架之中,这意味着它的接触面和宽度要比既往的折叠器更小、更强悍。


      同时,车架变宽要求产品团队必须作出有效的轻量化处理。“银河”的坐管采用了全新的水滴形设计,并且底部挖掉了三个孔,见缝插针地减掉了75克的重量。


      细微之处的设计不胜枚举。为了使高难度设计成为现实,700Bike的设计、研发、供应链、生产四个部门进行联合评审,方案修改过上百次。前几次开会,用张向东的话形容,“简直打得头破血流”。张向东每月从北京飞到深圳两次。“工厂说不可能,我就跟他们磨,我们去测试、制作,专门为它做生产线、培训工人。”




      历经一年,“银河”终于从图纸成为一辆实体车,连工厂的工人都感到非常骄傲。他们告诉张向东,做了那么多的车,只有这一辆,大家排着队要试骑。


      “银河”没有辜负700Bike团队的期待。700Bike的用户杨程记得有一次骑着“银河”通过雍和宫大街时,一个骑着公路自行车的男孩在狭窄的道路上特意超过了他,回头说了一句:“哟,‘银河’ 。”


      “他超过我就是为了说那一句话。”这极大地满足了杨程的虚荣心,“那种感觉就是大家都会喜欢我喜欢的东西。虽然它是小众的,但是我希望我喜欢的小众的东西能被别人认出来”。


      2017年由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消费新趋势:三大动力塑造中国消费新客群》中提到,目前,中国消费者对绿色消费和环境保护的意愿空前高涨,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已经扩大到了消费行为和更加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消费方式上。


      共享单车的出现或多或少地满足了人们这种消费需求。谈到共享单车,张向东认为,共享单车和700Bike并不是竞品关系,而是互相补充的友好伙伴。今年,700Bike和ofo合作了一款小黄车ofo Curve,700Bike旗下的700design为ofo包揽了从设计到研发制造,再到发布会的全部过程。这是一次从设计到供应链的完整输出,相当于ofo购买了700Bike作为专业自行车的品牌的制作能力。



      周初认为,700Bike和共享单车的合作是必然的,难以量产,所以为共享单车提供服务更像是在寻找转型。700Bike银河版刚推出并准备量产的时候,周初曾找产品副总裁郭晶晶希望拿下银河的代理权。“他当时跟我讲,量产还需要时间。紧接着摩拜出现了,等到产能提上来,ofo也出来了,真的是“即生瑜,何生亮,没辙。”


      对共享单车品牌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降低运营和维护的成本。700Bike为ofo Curve的链条设计了护链罩,采用一体式弯管,降低了骑行和外部撞击对链条造成的损耗;新开发的拉链器导链轮起到始终拉紧链条的作用,防止掉链子;坐管不可拆卸,避免车座的遗失或损坏;甚至连车筐安装的位置也经过精密计算。


      这是ofo车型里最漂亮的一款。前不久,在美术馆后街路边,张向东遇到一个骑着“Curve”的女孩,当时一辆运送ofo小黄车的三轮车刚好经过,司机对着女孩说:“姑娘你可真会挑,你骑的这个是最好的。”这个场景巧合得有点像电影。那一刻,张向东心里忍不住得意起来,即便是合作车型,700Bike也能够在设计和对方的诉求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

 

      “我们的产品,所有人都觉得看上去很简单。”张向东说,“因为我们竭尽全力去让这个产品显得简单。” 正如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写到的那样:“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北京有九百万辆自行车》(Nine Million Bicycles in Beijing)是张向东非常喜欢的一首歌。“这首歌的节奏,就像一个刚刚送别了心上人的年轻人,想着心事,骑车慢慢悠悠回家,一唱三叹。要说这样的踩踏频率,根本没可能骑长途。”他在自己的书《短暂飞行》中打趣道。


      张向东对长途骑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2007年完成环法公路骑行,2009年、2011年、2012年三次环行青海湖,2010年骑行澳大利亚的大洋路,2011年骑行南非的花园大道……直到2013年在阿根廷,他终于完成了自己骑行五大洲的愿望。


      现在,他依然骑车上下班,虽然忙,但周末偶尔也跟朋友骑车去郊外“爬爬坡,过过瘾”,每年还要给自己策划几场自行车旅行。


      城市通勤的需求被共享单车基本解决,700Bike细化着自己的产品定位:弱化通勤在产品功能中所占的比重,更坚决地往凸显生活设计美感的方向发展。“仅仅有通勤需求的人本来也不是我们的受众。”郭晶晶说,“我们更注重的是为用户提供一种更愉悦的骑行享受,而且是以一种更有尊严和个性化风格的方式。”通过好设计对消费的引导,700Bike能为骑行者打开更丰富的使用场景,提供更美好和愉快的生活品质。


      “你可以说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分类,也可以说他们的定位并不非常明确。”周初认为,700Bike还是偏小众的自行车品牌,影响不了主流。在这条赛道上,跟它类似的企业现在也只剩下700Bike一家。另一方面,周初强调,自行车产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产品智能化受困自行车体积和形态,改造空间不大,700Bike的颜值或多或少改变了一些行业人士,但“一个人,一个产品,一个品牌是很难去改变什么东西的。”





     最近一年,享单车以疯狂的势头扩大对城市的覆盖面。到2017年4月,仅北京的共享单车总量就已超过70万。因为和ofo合作过,找他做共享单车的投资人也不在少数,几乎每个人都告诉他,700Bike的产品研发能力强,在设计上也有优势,完全可以做出体验更好的共享单车品牌出来。


      他拒绝了,“我马上就40岁了,我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是做一个有品质的、能代表我生活态度的消费品品牌,而不是追求一个以大为美的公司。” 


      他似乎抱定了一种坚持,你可以说,也是一种固执的执着。他给700Bike的标语定义为: “一种生活”,因为他们并不满足于与用户间的买卖关系。实体店700store几乎每周末都会举办线下活动,有时是分享会,有时是新品体验,有时是集体骑行。 


      从第一次线下活动到现在,几乎每张合影里都有杨程。他是700Bike的死忠粉,和在700store出现的大部分人一样,这个男孩阳光、健康、爱笑。他在一家公司做法务,一次打篮球时意外造成的脚趾骨折,使他基本告别了之前的大部分运动方式,无奈之下,他开始琢磨起了骑自行车。2015年8月,杨程赶忙订了一辆黄色的“后街”,理由很简单:“700Bike的车漂亮。”从那以后,他开始每天骑车上下班,8.8公里的距离,用时25分钟。


      改变悄悄发生。


      因为700Bike而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他的生活。下班后,在微信上约好晚饭,一群人骑着700Bike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饭馆,饭后一起骑车在长安街上“刷一圈”,或者逛逛小胡同。


      这和他之前的生活节奏截然不同。“以前因为工作,每天在办公室呆着,特别枯燥。”早上被闹钟叫醒后,忍不住还要赖会儿床。但现在,尤其是夏天的晚上,他总会夜骑很久。


      不仅如此,有了“后街”后,他经常找不到公交一卡通。乘坐公共交通的次数骤减,更是基本告别了驾车出游。北到昌平、南到房山、东到雁栖湖、西到妙峰山,几乎每个周末陪伴他的都是自行车。久而久之,家中的宠物狗也学会了主动钻背包,等杨程带它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如果700Bike晚两年出来,也许我现在还是跟之前差不多,每天跟同事一样开车上班,偶尔骑个共享单车。”杨程有些感概。


      在和张向东聊天的过程中,恰好有两个男孩来店里提取新车——限量版的银河。

 

      “共享单车骑完就扔在那里了,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而自己买折叠车,在情感上是有延续的。”刚拿到新车的男孩说,他从事IT行业,家里已经有五辆自行车了,还有一辆汽车,但依然选择购买“银河”作为日常上下班通勤的工具,因为700Bike的自行车很酷,尤其在设计上,骑在路上,“多尖儿啊。”

 

      看到不远处坐着的张向东,他喊道:“东哥,我可永远支持你。”

 

      张向东呵呵笑了,他又点上一根烟,他正努力践行着一条此前少有中国人走过的路,一种自行车哲学,“简单、快乐、自由、爱,它代表着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终极想象。”



撰文:36氪  编辑:猫文谭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