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毅行穿越古今,十大山地古道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春光大好,何不来一场山间漫行,与阳光、绿意和好空气一起嬉戏。毅 行临安,穿越古今。除了天目山、东天目山、天目大峡谷、太湖源、西径山、玲珑山等景区中古道外,散落在临安山间的,还有十大山地古道,行走山间,返璞归真。



杭徽古道
徽杭古道西起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25千米,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点有:障山大峡谷、胡氏宗祠、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第一关等。


百丈岭古道
东起新溪,西至上溪,长20余公里,宽约1.2米。自古就有“百丈岭高高,纤岭涛涛,不带冷饭性命难保”之说,这句一直流传民间的歌谣,足以证明,百丈岭之高之险的处境。但随着乡村公路的全面开花,百丈岭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慕名前来畅游百丈岭的“驴友”和雅客也越来越多。
百丈岭属于龙岗镇古老而神秘的百丈村辖区,平均海拔1334米,最高点海拨可达1558米。一条起点龙岗镇百丈村,途经百丈岭、纤岭、柳岭的古道贯穿其中。




塘岭古道
又名吴越古道,位于大峡谷镇东北群山间,南起柘林村,经千顷山过塘岭关至安徽省宁国宁峰乡大塔村,长2万米,宽1.5米,以自然块石铺就。途经浙西天池,其位于海拔近1200米浙西山巅,800亩水面,湖水清洌幽蓝,水天一色,四周山峦缓伏,视野开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的主要栖息地。贯穿千顷关吴越古城墙,其为1100前吴越国建筑,依山势而建,由大小石块垒成,属军事性建筑,是当地古建筑中的伟大工程。同时是唐末五代十国南唐与吴越国的国界线。吴越古道,整体保存较好,是华东10大户外徒步线路之一,值得一去。


两昌古道
古道悠悠,两昌古道是昌化以北岛石地区、玉山地区与龙岗地区相互交流的重要古道,,过去昌北前往龙岗、昌化,要经过“三座大岭”,依次为柳岭、纤岭、百丈岭。民谣有云:纤岭高高,百丈岭迢迢,不带冷饭,性命难保。旧古道非常繁忙,昌北人挑着山货,翻越三座大岭,到双石边或龙岗换取食盐和大米,挑担从岛石走到许联十字桥头,慢则一天半,快则一天。均为石板路相连,景色优美,运动量适中。
“纤岭高高,百丈岭迢迢,不带冷饭,性命难保”。一句民谣就充分表达了此条线路的强度,临安地界也向来不缺乏风景。


道场坪古道
从昌化镇杨村上岭脚起,上半山岭,过半山亭,经道场坪(旧有黄花关),到安徽宁国境内。


荞麦岭古道
从昌化镇三星村驼坞起,上荞麦岭,经大峡谷到安徽宁国境内。荞麦岭古道是世代两昌(昌化,昌北)人踩出来的,在古道上,每隔五里就设一个茶亭,供过往路人休息。过去昌北山区(龙井,鱼跳一带)人用自己纺织的棉织品,粮食,棉,麻沿古道到昌化换回食盐与布匹,古道成为两地人的生命线。



昌宁古道
临安龙岗龙井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绵延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商贾路人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悠远的上山号子,回荡在山谷、急流上空。如今,古道上印迹仍历历在目:村中的龙井寺,跨越溪流的三渡桥仍屹立在风雨中,仿佛在遥忆着那一片历史的风景。十里青山路,两旁植被丰茂,五华里设有卷门洞一处,供路人避雨休憩。



陆临古驿道
蜿蜒于陆家村南侧群山之间,往北可达湍口陆家,往南可达淳安临岐,大致呈南北走向,为明清时湍口与淳安的必经要道,长约4公里,宽约1.5米,部分路段有石条、块石铺就,古道盘经陆家村翻沈岭而过,蜿蜒曲折,所经之处有溪相右,亦有左石桥,驿亭沿路分布,其中较完整的有鲁氏之墓、麻湾石拱桥、母竹坞口桥、关口边桥、半沈岭石驿亭等。


柳岭古道
位于下塔村南。北起下塔,翻柳岭,南至新桥乡柳川村。长8公里,宽1.2米左右。南北山脚凉亭各1座,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建。北亭旁有一石梁桥,岭顶有一卷洞,内有碑。



马啸岭古道
位于玉山村南马啸湾,建于清代。北起于大峡谷镇玉山村,南至马啸乡,长约7.5公里。半道有石凉亭,呈拱洞状。原为商贸货运的重要道路。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