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出门买辆捷安特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上周看了王小帅导演电影《十七岁的单车》,本来是奔着高圆圆和周迅去的,最后也还真被剧情吸引了。都说第六代导演就爱搞噱头拿国外的奖,我觉得第六代导演就是敢于切中时代的要害,为什么非要是国内过审、商业成功才是好电影、才是没有噱头?别跟我提战狼,我跟你不是一路人,我觉得这部电影就很真实很好。


你的加利福尼亚男孩



也许是因为有话语权的人都上了高中、读了大学,所以初中那些窘迫的事述说起来都被推迟了。在我的印象里,单车对于我的意义更多是在于初中,远远早于17岁。


初中的我是真惨,那时候还有很多完全不学好的同学,打人没轻没重,我记得有次甚至被打到产生窒息的感觉,也还记得有次被拿刀顶着肚子要钱,真是可怕。那时候同学间选定风云人物的标准只是发育早、能打架,其他都不需要,所幸他们被留在了那段时间,我们用知识走了出来,让他们无权去述说他们曾经的牛逼。


说回电影,在我看来,电影里的单车其实就意味着一件事,受尊重,不管是农村来北京的小贵,还是生活在重组家庭里的小坚,对于他们而言,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好的单车,是能够得到尊重的一件事,尽管一辆价格近千的自行车已经远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



单车在我的初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一方面,那时候,我就觉得它代表了在学校的圈子层次地位、家庭条件、有没有资格追女生,如果你的车够好,那便是很受尊重的人,相应的都能自信起来。


但是车必须得是捷安特的,不管你是多好的美利达,都不行,都会被自动看矮。因为捷安特总是在我们学校门口发他们的广告垫板,垫板上都是他们车的价格,你拥有一辆美利达,别人是不知道你这车值多少钱的,进入不了捷安特人人都知道值多少钱的链条里,一辆车就失去了它的一大半价值,地位。


当时家里也不太富裕,只给我买了一辆800块钱左右的捷安特山地车,在捷安特的体系里属于中下游,其实完全够骑了,但就是不好意思骑,别人玩车经常换零件、泡在店里,我总共也没骑过几次,说来说去就是为了一点地位。



如果非要说这叫虚荣心,我想这不仅仅是虚荣心。


电影里最让我心疼的镜头是小坚被父亲当着好哥们的面打、被质疑车是从哪来的,这种场景似乎似曾相识,在我父母看来,丢人好像是能够让人感到进取的,一定要当众出丑,让你难堪,好让你以后不这样,但是我所感受到的却是相反的,父母越是这样让我丢人,我就越是希望能够重新在哥们那里得到尊重。


就像电影里,小贵看到了城里女人(周迅),想自己也要体面地娶到一个城里女人,他需要这辆车得到同乡和老板的高看,他需要车来赚取收入。小坚看到了同班女孩(高圆圆),要和她一起骑着车去很多地方,他有了车以后就敢每天在胡同口等着她上学、逛公园,他有了车就可以和好哥们一起去玩车,就有了共同话题。


我们三个人都一样,把自己的价值附在了这辆车的价值上,对较少体会到尊重的人而言,这也许是唯一的选择,抓住一切可以体现自己不止于此的东西去赢得至少是被当做普通人的尊重,单车也好,名牌鞋也好,把自己和别人的价值都简单物化。



可是该被欺负还是要被别人欺负,我经常放学发现车胎被扎爆,或者放学想骑车逃跑却被逮住,想想真是可怜,想尽办法去贴近别人的世界,最后还是免不了不受尊重,也许这就是获取尊重的方法错了,但是没有人告诉过我们应该是怎样的,在面对这样的境地时,想成为一个普通人都是那么的难。


豆瓣上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千禧年后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但我却不觉得这两部电影是一回事,姜文作为大院子弟是赢家,尊重是与生俱来的。而小贵小坚从头到尾都是输家,为了一丁点尊重恨不能跪下乞求,甚至最终不得不用极端的方式去获得尊重,想不被别人看不起都那么的难。


看到姜文我就会想到不公平,看到小贵小坚,我看到了我自己。



还好,我现在已经走了出来,我知道单车实际上仅仅是单车而已,但是我发现社会变了,人们又把那套廉价的认识方式搬了出来继续考量。


十三岁的单车,二十五岁的汽车,三十五岁的房子,五十岁的级别,我们刚刚脱离上一场竞赛,便又被卷入了新的尊重与被尊重的游戏。


我想不清楚这部电影为什么被禁,它甚至完全说的都是少年心事,如果非要找个理由,我只能想到是因为它讽刺了这套体系。已经把空间压扁到这一层了的话,那我还是不要说怎样是值得尊重的了。


你的那辆捷安特呢?还是祝你们玩的愉快吧。



电影

十七岁的单车       豆瓣7.7分(79477人)

导演: 王小帅
编剧: 唐大年 / 徐小明 / 焦雄屏 / 王小帅
主演: 崔林 / 李滨 / 高圆圆 / 周迅

上映日期: 2001-02-17(柏林电影节)
片长: 113分钟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线观看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