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美到中国——从亚洲展看国内山地车运动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图片/文字:CB - MasteR.虐


山地车始于北美,从挑战到乐趣,从征服到设计,经历了近四十年的过程。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山地车运动与山地车本身一样,也在不断革新中发展壮大。大约10年前,国内的玩家还只是将山地车细分为XC、AM、FR、DH四类,而现在恐怕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了,有时还得想想是不是漏了什么。细分化的骑乘方式和相对应的车型,多元化的线路以及越来越精湛的骑行技巧,使山地车的发展方向和空间也越来越广泛。


把问题拉回现实,作为山地车运动普及发展较晚的中国大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爱好者的数量非常少,而且上升也非常缓慢。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器材,在销售渠道没有畅通之前,虽然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外界的信息,但没有一台像样的山地车又如何让你看上去像个“骑士”呢?!而且高端器材的售价也不是大多数消费者可以承受的,所以有多少屏幕前的读者曾经把摩托全盔、球鞋、登山包当做披挂上阵的“铠甲”呢。


在“改革开放”后,不仅渠道开阔了,而且越来越多的自行车品牌也入驻国内,一时间许多车友反倒是患上了选择困难症。但当你拥有了梦想中的战车,也披挂上了世界冠军同款的套装,那你还在烦恼什么?!没错,你所烦恼的,也正是目前国内山地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当器材得以满足,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去哪里骑,怎么骑?


线路及场地


当然了,光有车还不够,还得有地方去骑车。骑行线路和场地对山地车运动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有部分爱好者为了能更多时间骑车而选择异地求学和工作。


在最初的时候,和那些创造山地车运动的骑士一样,我们也学着在林间小道、岩石峭壁间骑行,目的是放松身心,离开城市的喧嚣,并且在大自然里找寻现代文明的刺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加上多元媒体的广泛发展,我们不断接收世界各地的山地车文化,我们也开始修缮线路,设计场地。而那时开始,我们对山地车运动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慢慢地,大家对线路的设计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原先青睐于颠簸、陡直以及大落差的风格,转向灵活多变的技巧性路线,而国内各地山地车公园如火如荼地建设也为这项运动推波助澜。可见接触外界文化对于自身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而北美作为山地车运动的发源地,每年都会有数不胜数的车友从世界各地去往山地车届的麦加——惠斯勒山地车公园朝圣,感受山地车的魅力,同时也带走“火种”,在另一片土地传播。


Pump Track,压抬练习场,这个概念在国内也仅仅是这几年才开始时兴。与BMX、滑板场不同,Pump Track是针对山地车基础练习而设计的场地。其中具体侧重对压抬、弯道、腾跃等基本技巧的练习,这可以帮助初学者安全且快速地提高。同时,设计合理且具有一定难度的Pump Track也具有一定的乐趣,适合玩乐和比赛。尤其在这两年中,国内车友对Pump Track的重视程度已经慢慢提高,除了江西丫山和上海SMP等这样的专业级Pump Track外,也有许多的车友自行修建小型的练习场地。


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的线路和场地,不仅为骑行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同时也为这个运动的发展衬垫了基础。在2015亚洲自行车展的展厅内,主办方居然大费心思建起了一座Pump Track压抬场,以供爱好者们体验和试骑,这在国内属于首创。



同时,Specialized、Norco、SRAM、Cube均为场地提供了试骑车辆,让爱好者们可以有更近距离的感受。



教学及训练


刚刚提到了练习场地,自然就要讲到山地车教学了。和游泳一样,别指望你一下水就能掌握本领,即使在山上多摔几次也不一定能让你找到诀窍。是的,对于任何一项技能来说,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教学是循序渐进的,没有地基便无法打造高楼。那些逢包必摔的小伙伴们,扪心自问你在接收挑战之前,是经过了扎实的基础训练,还是仅仅因为一时的冲(duan)动(lu)。但目前国内的现状是,不仅缺少专业的山地车教学机构,更缺少大众对这方面的重视。


2012年在多乐美地举办了一场名为夏之舞的山地车夏令营活动,期间吸引了近百名国内的资深山地车爱好者。此次活动除了让我们感受到还原北美的山地车公园外,主办方iBiking还请来了Matt Hunter、Thomas Vanderham等4位世界顶级车手,同行的还有Endless Biking的4位职业教练。这支由Darren Butler领导的专业级教学团队曾在北美及全世界为无数山地车爱好者讲解授课,而那次中国之行也增进了我们彼此之间的接触。通过夏之舞,让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即使你在比赛中成绩拔尖,在直道上快如闪电,但从专业、系统的角度来看,你还是一个离门槛很远的“新手”,可以理解为:你很会骑车,但不会骑山地车。



图片摄于夏之舞夏令营,Darren Butler正在为大家演示和讲解


不掌握好重心控制如何让骑行更流畅,不学会落地如何让你在空中滞留更久。虽然基础训练要花较长的时间,而且其中大量的重复训练也较为枯燥,但结果是,训练可以将许多动作转化为肌肉记忆,即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身体也可以不通过大脑指令而及时做出反应,正如解锁练习一样。


你要飞得越高,基础就要越扎实


通过场地练习基础,然后再到线路中去寻找速度和激情,在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配合训练的强度和难度适当地改善线路和场地,从而帮助技术进一步提升。在教学、训练和场地、线路的完美结合下,循序渐进方能进益求精,这也正是那些北美骑士们传达给我们的信息,非常简单,但意味深长,不去经历,难以体会。


2015展会中的北美品牌


最后,让我们回到2015年亚洲展展会现场,在今年,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北美品牌正式进入国内。在给国内玩家带来高性能骑乘座驾的同时,也带来它们的理念和文化。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次展会中的那些入驻国内的北美自行车品牌。


Specialized


Specialized作为入驻国内最早的北美自行车品牌之一,在国内拥有众多粉丝。从那时候开始,Specialized在国内举办的骑行活动、赛事就络绎不绝,而每年Specialized在国内车展中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惊喜。


在展中展上,Specialized展示了Demo8整车,这也就是今年Aaron Gwin征战沙场的坐骑,马上就会抵达CB编辑部进行评测。

Ohlins TTX25M后避震器


除山地车外,Specialized同样带来了当下主打的完整空气动力学生态系统,在展台中展出了S-Works Vaenge气动整车。


BG Fit系统可以说是Specialized的一大特色,此次展会中BG Fit系统讲解也吸引了相当的爱好者驻足。


Cannondale

国内很多车迷都非常亲切地将其称为“大C”,也有部分人直接称之为“左撇子”,而Cannondale无论是产品还是理念都充满了北美风格。Cannondale在本次展会中投入较大精力,展馆布置精美恢宏,试骑活动绘声绘色,这差不多是大C在进驻中国近4年里规模最大的一次投入,而这,或许只是开始。



Cannondale展会现场吸引了许多的游客,Lefty/左撇子前叉的独特造型不仅标新立异,也早已作为Cannondale的代名词。而Lefty前叉在经过几番改进后,现在也有了与之前较为明显的提升。


独臂倒冲前叉、反拉后避震,Cannondale Jekyll可谓是当下Enduro车型中最具个性的一款,Cannondale Enduro车手中的当家花旦——Jerome Clementz骑乘这款车型多次登上领奖台。



Norco/诺客


今年是Norco进驻中国的第一年,但在推广上丝毫没有懈怠。除了在国内已经组织举办了多场比赛和活动外,此次展台也布置得气势磅礴。


作为加拿大国宝级山地车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也非常高,展台前吸引了众多游客。


Norco Sight,140mm的全山地车型,拥有ART专利避震结构以及一切为全山地而优化的集合角度。


KONA


一个无须多加介绍的品牌,可以说这个品牌为全世界山地车运动做出的贡献是首屈一指的。KONA当下的当家花旦——Graham Agassiz和Connor Fearon分别是FR和DH届炙手可热的车手;而历史上驾驭过KONA战车的骑士也是数不尽数,John Cowan、Paul Basagoitia、Fabien Barel、Tracey Moseley等等等等,可以说KONA是将山地车运动推向多元化的一个品牌。


Kona在此次展会中带来了2016款Process 167,强悍且灵活,专为山地车公园线路而设计,也非常适合复杂多变的地形。

167独特的连杆解构和强壮的车身



KONA中国总代理负责人之一的吕翔,也是一名资深的山地车爱好者,不仅自己经常骑车,也致力于推广国内的山地车运动


在最后,我们不说期待,也不说希望,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去推广和发展国内的山地车运动,让这项起源于北美的火种在中国大地上燃烧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CB自行车网!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