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的芦浦会是怎么样?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往昔回顾

1[蛮话]清明节,儿媳给公公买手机,要张名片,老板吓尿了!

2蛮话民间小调《带子诗》,平常的几条皮筋,还能唱出纯朴的爱情!

3蛮话人三个女儿出嫁了,母亲编首歌曲骂媒人

4蛮大王新版《十二杯敬酒》,醉了!醉了!!

1300年前的芦浦真的存在了么?当然,唐朝大中年间芦浦有报恩寺!历史记载的:

 大中年间(847-859)陈琪在芦浦舍地八十四亩始建报恩院。

 1300年前的芦浦会是怎么样?当然,那时的芦浦就在海边。

    芦浦,就是这样的啦:

    芦苇+浦道=芦浦

    不懂?就直接上图!



    恍然大悟了?再考你,那个小船是干嘛的?

     有时间,就看下面一些理论:江南垟海积平原的形成。恶补一下。

 

 江浙沿岸流带有相当数量的泥沙,在沿海一带沉积,江南垟属于这种由潮流带来的泥沙填淤而成的海积平原。滨海淤积平原这一类型的平原多数由开敞的海湾逐步淤积而成,组成平原上层的物质主要是海相灰色淤泥质亚粘土,平原沉积层厚度很大,可达上百米。在潮流和波浪作用下,泥沙横向运动,把近海海底沉积物质推向岸边,也有可能河口浅滩和潮间带在风浪掀动作用下,泥沙就在本地往复搬运。

琵琶山以南山地丘陵开阔的岸段上属于强海蚀山地港湾岸,海岸受山地地形制约,复经强烈的波浪作用,形成突出的辉角和内凹的港湾交替的曲折岸线。炎亭以东扁礁到大渔马鞍山一带的海岸最为典型。在较大的港湾处发育有滩地,由于沉积物来源不同,有的是沙砾滩、有的是泥滩或沙滩。如石塘湾砾石,炎亭湾头有成片沙滩,沙滩的物质大多来自港湾附近由凝灰岩和熔凝灰岩风化后形成的中细沙,它们经波浪的推移在湾头集聚。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在《温州沿海平原的成陆过程和主要海塘、塘河的形成》一文中认为:

    温州各沿海河口平原的成陆,经历了相当复杂的过程。南朝宋以前,平原成陆的范围有限,海岸线在距离今天的温州、瑞安、平阳等市县的城区不远处到了唐后期,各河口平原的成陆范围大大扩展,但已成陆的平原除瓯江北岸因从潟湖演变而来情况比较特殊外,飞云江、鳌江的成陆主要在南岸而不是北岸。今天这两条河流的南岸平原在唐后期多已形成,而北岸平原进展缓慢。在鳌江南岸,今天芦浦等地于唐末五代时已经成陆并形成村落.

1300年前的芦浦真的存在了么?当然,唐朝大中年间芦浦有报恩寺!历史记载的:

大中年间(847-859)陈琪在芦浦舍地八十四亩始建报恩院。

咸通年间(860-873)广福寺,俗称西寺,在泥山(今宜山镇)始建;

咸通年间鹿鸣院在泥山始建,清同治五年重修。

咸通年间涌泉观音院在孙店建,旧志在白沙,清同治光绪间重修。

咸通十三年(872)灵峰伽蓝殿寺庙在灵峰(今金乡镇灵峰村)始建。

    这些寺庙的建造表明江南垟的主体部分“宜山——芦浦——灵峰”一带在唐朝时候已经成陆并得到开发。这些寺庙的建造可以表明,北方移民对江南垟一带已经开发,江南垟宜山、芦浦柘园、望里一带已有一定的人口数量,并且已经有思想的传播。江南垟因地势低洼,水灾不断,江南垟的孤屿小山如泥山、灵峰便成了寺庙建筑的选择之所。


作者介绍:





作者:,1973年出生于金乡老城南垟村,现任教于金乡高级中学;出版专著有《蛮话方言史》、《金乡卫:城里的记忆》、《攻柔拳术》(合著)。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