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凯路仕自行车董事长邓永豪:自行车产业介绍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i动”可订阅哦!
全球视野专注于体育产业新趋势


分享嘉宾:邓永豪,广州凯路仕自行车运动时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430759)

本文资料来源:方正传媒 杨仁文团队“互联网+”CEO峰会全程纪要

导航
i动

一、自行车品类


二、国际自行车的市场


三、国内自行车的市场


四、国内自行车市场的销售渠道


五、如何进行颠覆性创新


六、凯路仕的市场策略


七、关于智能单车

自行车产业,这是最近还比较火的板块。我从事自行车产业有20多年,从1993年开始从事自行车产业,先后从门店到工厂,一直到国外的营运, 在海外做工厂,以及回到中国做品牌运营。公司在2010年创立,在2014年五月上了新三板,2015年做市。

行车品类

和大家温习下自行车这个产品,大家都接触的比较多。这是最传统的,代步用的城市。这是小童车。这是最近十年比较流行的折叠车。这是有100多年历史的公用单车。这是最近这30年流行的山地运用车。这是欧美比较流行的旅行车。大家看到车的种类就会发现自行车的用途很广,从代步到小孩子的玩具一直到运动休闲旅行,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这是自行车的特性。


际自行车的市场

欧洲市场年需求量是3000万辆,600亿的市值;美国市场年需求量是1600万辆,288亿的市值;日本、加拿大、澳洲加起来大概是270亿的市值,这是国际市场合计1700多亿的市场规模。


内自行车的市场

2014年的年销售量是4000万辆,平均单价是600元左右,整个产业规模240亿元。预期到2020年,销售量将达到5600万辆,比较大的变化是休闲运动类从占比百分之十几增加到35-40%左右,这是比较大的市场变化。事实上,这个变化从过去三年已经很明显。


内自行车市场的销售渠道

有两家做的比较成规模的产业,具体名字我就不讲了。A品牌目前国内有3000多门店,在运动单车这一块占比比较大,B品牌目前国内有2000多门店,两家都是台湾上市企业,其他品牌大概有3000家门店。中国目前的门店大概是8000家。电商占比很少,不到5%。从成本结构来看,门店营收毛利率在40-45%,电商基本接近,因为运费特别贵,所以传统电商在自行车领域发展的并不是特别好。

从趋势上可以看到未来的五到六年,中国的自行车会有非常大的发展机会。很多投资人问我在这个行业干了22年,我从1993年开始第一家门店到现在一直没有离开这个行业。从凤凰、永久到自行车被边缘化再到2000年之后自行车的提升,一直到现在单车的火热,我一直坚持下来。自行车这个产业是百年产业,从发明到现在100多年来,这个产业一直都存在,而且预期未来100年这个产业还会存在,所以这个产业是不会消亡的产业。产业的空间比较大,国际市场有超过1000亿的容量,国内未来5-10年有接近1000亿的容量。有足够大的市场给我们做。我走了全球差不多七八十个国家,我比较清楚自行车的配套以及运营都集中在大众化地区,所以我们预期这一块会有很大的机会给我们产业。

何进行颠覆性创新

接下来讲一下我们怎么去理解产业的创新,怎么借助机会进行所谓的颠覆式样创新。在了解怎么创新之前,先了解一下自行车产业的特性:

(1)它是零件通用性比较强的产品,成本透明度相对比较高,很多的单车爱好者都喜欢在网上买零件进行定制DIY,这是产品的特性;

(2)带有一定的专业性,也就是说当在座想去买一台单车骑行时,你们不会贸然自己做判断,你们会找朋友问一下,所以它的口碑很重要,这个产品性价比重要,口碑也很重要;

(3)自行车体积大,快递不方便、费用高且易损耗,如果通过传统电商来发货有一定的难度;

(4)需要安装、维修、保养、升级,所以它的服务和体验离不开;

(5)它是群体性的运动,需要有圈子的场景才能持续性的把这项运动做的长久。


根据这些特性我们做了这样的行业判断:

(1)自行车的配件是国际标准化规格,形成全球化的分工,所以以单一企业推动产品划时代的改革创新不太容易;

(2)伴随着移动互联的到来,结合自行车骑行社交化、口碑化的特性,我想改变现有守株待兔式的零售模式,去掉中间批发零售环节,以建立自行车社交群体为核心的销售模式,将会是未来快速发展的商业模式。

路仕的市场策略

所以我们的整个营销策略设置了两个不同的国际品牌:

(1)“CRONUS”,舒适休闲,适合不经常骑行的买家,一般看到的单车都是几何尺寸,对于大部分平时不骑车的买家他要进入这个领域有障碍,所以我们做了免维护的产品;

(2)“TROPIX”,专业竞赛,适合专业人士,我们有国际的品牌是走顶尖的专业领域,专门针对动手能力很强、经常骑行的单车爱好者,国际车手代言、组建车队等。

这两个品牌的销售模式以及群体都不一样。前者通过O2O的模式在爱骑汇的体验店落地,后者采取社交群体直接到消费者的手上,我们的价格非常有竞争力。


我们把这个自行车的圈层分为爱好者和非专业群体来做。专业的运动品牌,以接近成本价格的把这一群自行车爱好者、意见领袖发展成为微店长。我们开发了智能APP,主要是自行车的骑行软件,还有活动平台再加上垂直的商城。先把第一层的爱好者吸引过来作为队长,完成直销模式。每年这种群体大概有几百万个,针对的自行车骑行来买车的有几百万,所以这个圈层是第一层销售。然后通过他们来建立各种各样的骑行活动,在我们平台上进行社交,形成非专业骑行者的第二层销售。我们会有落地体验店,最后形成O2O加粉丝经济的结合,自行车整车,自行车装备、户外装备的平台。我们在广州的体验店,这里面有骑的地方有装备,还有自己DIY的地方,还有交流的地方,每个周末都会有很多的爱好者在这里交流,讲他们的心得。



于智能单车

顺便讲一下最近很热的智能单车。从2014年年末开始,不管是百度还是小米或者是很多圈内的IT老大都开始涉足智能单车,智能单车一下子火起来,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品牌在做。百度在去年底做的相对能泊地的智能单车,里面有相当多的智能化功能,包括骑行数据收集分析、活动社交、路线设计及导航、定位防丢失、骑行动能转化为电能等等。还有Bici,精确数据+安全防盗+骑行社区+自发电系统+智能灯光。最近小米也在做智能化的单车,也有很多智能化的硬件出现,特别是这次在上海国际自行车展我看到了很多的硬件出现。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因为我做自行车有22年了,目前看到呈现出来的智能化功能和消费者需求有一定距离,也就是说未必是消费者想要的东西,当然我们希望看到科技带给骑行越来越多的乐趣和功能延伸。但我个人认为,智能单车要走的路还很远,暂时来讲,它能成为很亮丽的产业还为时过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i动
深度 / 角度 / 温度
订阅号:idongvip
i动:体育产业第一内参
移动 / O2O / 智能 / 社群
特别提示:请尊重原创版权!禁止任何方式转载,违者必究(包括追究法律责任)!!只有获得授权,才能转载,并且必须完整注明来源:“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i动【微信搜号码:idongvip ;查找公众号,i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